用奉献书写无悔援藏青春

2019-06-12 02:12张良
四川党的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徐俊硬仗摩托

张良

援藏难得,两年援藏期满,不仅再次申请留下,还主动做妻儿工作携家人共同踏上援藏扶贫路更难得。阿坝州金川县援藏干部徐俊一人奉献,全家来援,他用奉献书写无悔援藏青春,用满腔热忱诠释责任担当,展示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干部真心真意帮扶藏区建设、用心用情服务藏区百姓的风采。

就这么走了,心有不甘

“我家房子一下雨就漏,徐书记帮我想想办法哦……”“徐书记,下期‘农民夜校还是由你来主讲吗?”徐俊听到藏区乡亲们质朴的呼唤,想到援藏帮扶进入倒计时,看到很多帮扶的产业还没见效果,村里定下的规划仍未完成,现在走了,心有不甘。

脱贫攻坚,念兹在兹,唯此为大。作为省委选派的第四批援藏干部,徐俊并非不知道藏区天高地远,并非不知道那里生活艰苦,并非不知道远离家乡和亲人意味着什么。但他更清楚地知道,这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2017年5月,他主动向组织申请下乡任独松乡嘎伍岭村第一书记,并反复提醒自己:千里迢迢来金川一定要干点事情,要把以前在驻村工作中的经验发挥出来,要带领老百姓把钱袋子“鼓起来”。

下农田、走院坝、熟悉县情、乡情、了解藏区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徐俊的走访足迹几乎遍布嘎伍岭村的每个角落。但是,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像陈国富这样的贫困户年均收入仅3000元,离脱贫标准还有近1000元的差距,70余户漏雨房屋的修缮才刚启动,电商产品包装销售亟待提高……“半途而废,不是我的处事风格。”2018年8月,当得知这届援藏帮扶工作即将结束时,面对又一次重大选择,徐俊毫不犹豫地申请继续留下来。

就这么定了,全家援藏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两次援藏的徐俊考虑到每次回家路途遥遠,工作忙时连电话都顾不上给家人打,心中再次闪现那个念头:如果妻子陈丹也能来金川,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陈丹非常理解并支持丈夫的想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也非常愿意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于是便向组织提出申请。但儿子年仅6岁,能否适应藏区生活,学习能否跟得上?在征求孩子意愿时,孩子满心欢喜地回答:“爸爸妈妈去哪儿,我就跟着去哪儿!”孩子的懂事让徐俊和陈丹非常感动,于是一家人共同踏上了援藏扶贫之路。

就这么干了,不负重托

为了克服山高路远,方便工作,徐俊连续骑行15个小时、520公里路,历经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硬是把摩托车从眉山骑到了雪域高原。小摩托,大情怀,他用真诚和耐心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藏民们都说:扶贫小摩托骑到哪里,党的脱贫政策就惠及哪里。

土坯房、悬崖路……海拔约3000米的嘎伍岭村是当地有名的高半山深度贫困村,全村共32户贫困户……嘎伍岭村的重重困难,就这样压在这位第一书记的肩上。“徐书记来了嘎伍岭之后,为了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干起事来连命都不要。”村主任王福国说。

如何才能脱贫?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经过3个月的走访,一张扶贫致富的施工图在徐俊脑海里形成:这里环境好、土质优,宜种植红脆李,饲养生态鸡,成立合作社,打通产业路……这样一来,嘎伍岭村大有可为。

两年间,徐俊在嘎伍岭村跑了5万余公里路,跑废了一辆小摩托,跑出了一条致富路,带动当地45户145名村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2019年3月,嘎伍岭村各项工作都顺利通过省检国评,群众满意度100%,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任务。(作者单位/青神县委组织部)(责编/谢鑫宇)

猜你喜欢
徐俊硬仗摩托
小摩托参赛
“医废处理”也是一场硬仗
看屯留如何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
这个世界,尼比打算和他的摩托一起丈量
爱我就抱抱我
北京现代:硬仗之后更从容
水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