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

2019-06-13 00:37吴奇峰
新财经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探讨建设模式

吴奇峰

[摘 要]生产实训基地作为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能否切实提高,而且关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新方向,旨在更好地实现教育改革,建设设备先进、资源优质的实训基地。这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举措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7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技能和实际能力,想顺利实现就业必须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实际应用能力是人才素质的重要考核标准。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在相应的职业环境中实践,才能有效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1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国家提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度重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过由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受到生源素质、学校师资力量、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仍旧存在不少问题。

1.1 实训基地学科专业失衡

由于学校资源有限,一般高等院校都拥有十个乃至数十个专业,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的专业都集中到实训基地中,加上专业性质不同,行业人才需求不同,这些都影响着实训基地具体专业分布。目前,实训基地专业覆盖极不均衡,过于偏重理科。而且在具体教学中,由于长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实训基地教学仍然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并且缺乏科学的体系,严重制约学生实训效率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另外受制于校企合作深度,学校对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改造和建设数量有限,可供学生实践学习的岗位有限,和学生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1.2 教学规律和企业运营规律之间的冲突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生产性活动具有连续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实训教学是周期性教学活动。企业经营会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而生产性实训基地势必会占用部分资源,这种矛盾制约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影响实训效果。

1.3 激励政策与实训基地具体情况契合度不高

政府部门大力倡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制定了许多激励校企合作的措施,包括为相关校企单位提供相应资金、技术和社会资源补助,但是因为不同的学校和企业具体情况存在差异,一些政策沦为表面,不仅没有推动实训基地建设发展,对于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2 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

2.1 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途径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建立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需要建立符合实际的职业环境和工作场所。校外实训基地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冲突,无法和教学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存在冲突,长期的校外实训显然不切实际,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必要。校内生产实训基地能很好地结合课程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

2.2 实训基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生在实训基地操作学习,通过对应工作环境的模拟,让学生切实了解到实际工作环境和性质,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工作流程,接受专业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3 实训基地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素质

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平台,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通过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可以让教师接触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2.4 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加强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会与企业密切沟通联系,有助于校企加强深度对话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员工可以接受科学理论的熏陶,同时学校师生也可以了解到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和经验,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3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3.1 政府主导型实训基地

政府主导型实训基地是指由国家财政部门、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出资或政策引导建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政府出台了政策优惠、全面协调的新型融资机制,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实训基地融资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等院校应该充分了解自身优劣势,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国家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专项资金。政府主导型实训基地服务面广,有助于实现地方院校交叉辐射,促进资源整合,帮助地方院校共建实训基地,使共建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实训、师资培训、职工技能培训以及科技研发中心,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投资效益。

3.2 学校自建型实训基地

学校自建型实训基地是学校自主筹资建立的实训基地,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在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环境的同时,还具有生产产品、对外技术服务和科技研发等职能,可以实现学校师资的充分利用。自建型实训基地主要有:校办企业、教学工厂、科技服务等。学校自建型实训基地由学校主导,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训工作场所,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师素质的同时,通过自身经营为学校创造收益。

3.3 校企合作共建型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型实训基地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提供场地、设备、技术资金以及其他资源而建设的实训基地。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方式灵活多变,可以是学校投资为主,可以是企业投资为主,还可以校企共同投资。

学校投资为主:学校可以自主研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是学校缺乏专门的运行和管理人才,所以学校会主动寻找企业,委托企业提供专业性人才对生产实训基地实行专业指导,将实训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投资为主:学校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学校并开展完全自主经营,企业利用自身的设备、师资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承担学生的生产性实训任务。

校企共同投资: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双方平等协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满足校企双方的不同需求,既能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又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4 结 论

生产性实训基地注重真实性、高效性和多样性,有多种建立模式,但是不管以何种模式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都必须根据专业行业特点、学校实际,在借鉴现有建设途径基础上,开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渠道,拓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不断推进实训基地管理及运行机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杰.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2):228-229.

[2]韦华红, 李为祥. 校企合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5(6):161-162.

猜你喜欢
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探讨建设模式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以“三赢”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