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背景下族群图腾演变研究

2019-06-13 17:49杨帆曲玲玲
艺海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态移民演变图腾

杨帆 曲玲玲

〔摘 要〕图腾是一个族群最为核心的象征符号,包含了大量文化知识和历史记忆。随着生态移民等城镇化项目的开展,一些族群的图腾在环境突变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以瑶山乡白裤瑶图腾为例,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对图腾对象、功能及形式上的演变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根据生态移民项目实情提出了保护与传承族群图腾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图腾;演变;白裤瑶;生态移民

图腾是一个族群最核心的象征符号,是成员以某种自然物的图形作为族群的神灵和标志,用以记录族群独特的文化源流、思维逻辑、信仰追求及价值取向,标识自身和其他族群之区别,从而起到凝聚族群力量、增强文化认同、建构社会关系等作用。虽为族群重要“徽志”,但图腾的内容、功能与形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間、地域的变化,及在新环境、新观念的刺激下,发生不同程度的演变。张胜冰、何星亮等学者已观察到族群图腾演变的现象,并从族群内部的自然进化视角对图腾演变的现象及原因进行描述与分析。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却少有从外力造成的环境突变视角为切入点的图腾演变研究成果。借此,本文将以黔南荔波瑶山乡地区的白裤瑶族群图腾为例,观察与分析其生态移民工程造成的环境突变的背景下图腾的演变历程及原因,为图腾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思路与参考。

一、传统社会中的白裤瑶族群图腾

黔南荔波县、广西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深山中生活着一支瑶族支系,外界按照族内男子服饰特点将该族群命名为“白裤瑶”。 因环境的封闭性,白裤瑶民至今仍保留着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其中图腾就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

(一)图腾对象

白裤瑶民相信万物有灵,因此图腾对象极其多样、复杂。动物是与白裤瑶族群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对象之一。白裤瑶民将鸡、蜘蛛等动物赋予独特的内涵,从而神化为图腾进行崇拜。白裤瑶民认为鸡是具有灵性的,美丽、勇敢、富有生殖力。白裤瑶民会在家屋大门挂上鸡毛,用以辟邪。同时,白裤瑶妇女制造服饰时,也会将鸡图腾绣于腰带及裙边之上。此外,白裤瑶民认为蜘蛛是族群的保命之神,因此不分男女老幼,其服饰上都绣有三到九个“米”字形的蜘蛛网,中央再绣上一个蜘蛛图腾。除动物之外,白裤瑶族对铜鼓图腾极为崇拜。他们认为铜鼓不是一般的器物,而是家族保护神中的一员。同时,白裤瑶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的社会文化信息,最为明显的是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在一些白裤瑶民家门口都立着代表女性的生殖器的图腾石。

(二)图腾功能

白裤瑶族群图腾不仅为氏族的标记或徽号,它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在丧葬活动中,经常可见用以祭祀消灾的各类图腾。打铜鼓图腾是丧葬活动中最常见的文化现象。白裤瑶民认为,“丧事打铜鼓图腾是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使死者能够安然进入阴间。”

此外,图腾还具有祈福功能。每逢重大节日和婚嫁活动,白裤瑶民都会往生殖图腾石洞眼里塞红纸或纸钱,供奉母性之神,以求来日儿孙满堂,兴旺发达。白裤瑶民还会将一些蜘蛛、鸡等图腾绣于衣服上,不仅起着装饰衣服的作用,还希望得到图腾的保佑。这些图腾在白裤瑶民祭祀祈福、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深影响着白裤瑶民的生活。

(3)图腾形式

白裤瑶民通过抽象的艺术形式,对神灵、动物等事物加以描绘,形成了抽象、繁密、且极具装饰意趣的图腾。白裤瑶妇女常将一些附有美好寓意的图腾绣制在服饰的后背、银帽、背带等处,如鸡图腾、蜘蛛图腾。鸡图腾是白裤瑶妇女模仿鸡的形态、色彩,通过仿生意识造就完成。鸡图腾造型抽象、繁密,有经验的白裤瑶民能分辨出鸡头,鸡胸和鸡爪。鸡图腾色彩以黑色垫底,绣以五彩纹饰,具有极强的装饰意趣。蜘蛛图腾常绣制于女装衣角下的“米”字图案的网格交叉处,装饰意趣浓烈。生殖图腾石造型粗放简单,表面光素平整,无纹饰,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

二、生态移民工程后的白裤瑶族群图腾

封闭且恶劣的环境导致白裤瑶地区发展滞后。为了解决当地环境恶化和人口贫困问题,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生态移民项目,同时配套实行诸多细化政策,鼓励白裤瑶民在安置地重新定居。截至2016年8月,瑶山乡内共有352户、1231名瑶民参与了生态移民项目。笔者在移民点实地调研发现,环境突变对白裤瑶族群图腾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其内容、功能及形式方面均发生变化。

(一)图腾对象

搬迁到安置点后,白裤瑶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必然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直接造成图腾对象的变化。部分被视为“落后”“不雅”的图腾对象被删除,而一些适宜新环境的图腾对象则在政府及旅游公司的推动下开始放大。鸡、蜘蛛等图腾在移民点很少出现,对白裤瑶民生活的影响日渐削弱。在移民点,新修建筑为二层洋房,地方政府在白裤瑶民入住时会向其发放对联,以装饰大门。许多白裤瑶民贴上对联后便不再在大门上挂鸡毛。同样遭受弱化的还有生殖崇拜。移民点进行旅游开发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其中。在一栋栋干净且整洁的钢筋水泥房前树立女性生殖图腾石显然不合适,因此整个移民点已无一件生殖图腾石。与之相对,铜鼓图腾和牛图腾的影响在逐渐增加。在瑶山乡生态移民区,地方政府和旅游公司在核心广场区新建了一座大型雕塑,其内容为牛头和铜鼓。雕塑高约8米,中间部分为牛骨造型,其中两牛角间距为12米。牛角旁边为公、母两座铜鼓,直径为3米,距离为6米。铜鼓的鼓面为十二生肖图。当有游客等外来者经过雕塑,导游会热情地介绍铜鼓和牛是白裤瑶最原始的图腾。

(二)图腾功能

牛作为白裤瑶的图腾,原来是用于祭祀活动和丧葬活动。牛是代替死者,用于给众人分食。如今树立在白裤瑶村口的牛图腾雕塑,更多的是起装饰作用。在牛图腾的旁边还树立了两个铜鼓雕像,白裤瑶把铜鼓视作神,并不是普通的工具,对铜鼓百般呵护,毕恭毕敬。平时不使用铜鼓时,一定会小心保存和隐藏起来,如需使用,也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才能起鼓使用。如今树立在牛图腾旁边的铜鼓,只是作为雕塑向游客展示,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神圣性和功能性。由于白裤瑶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铜鼓现在已经作为乐器使用,在旅游旺季,经常会打起铜鼓,跳起铜鼓舞,铜鼓的使用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肃,铜鼓作为“神”的地位也在人们心中慢慢淡化,更多的则是作为表演的工具使用。

(三)图腾形式

白裤瑶民的审美意识也受到外界审美观念的影响,从而造成许多原始图腾的形式发生变化。生态移民点没有土地,因此白裤瑶民需要依托旅游业维持生计。一些白裤瑶民在生计的压力下,开始向外来游客兜售自己制作的服饰、器物。白裤瑶民为了迎合外来游客的喜好,在一些服饰、器物上绣制“龍凤”“十二生肖”“福”“爱心”等图案。笔者了解到,白裤瑶民基本是按照一些外来书本或者网络图片绘制此类图案。他们并不会对图案的形式及色彩进行改造,而是完全照搬。而对于之前的一些原始且神秘的图腾图案,白裤瑶民则显少绘制。虽然一些年迈者会在一些服饰上保留有白裤瑶特有图腾,但形式变得简化,而且色彩单一,材料粗糙。同时,随着旅游工艺品的大量销售,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生产,以前图腾形式的装饰性,多样性也逐渐变成单一且规整的批量化图案形式。可见,在旅游市场的外力影响下,白裤瑶地区的图腾形式正在单一化,且数量逐渐减少。可以说,图腾文化正在逐步衰落。

总结与建议

生态移民是国家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恶化和人口贫困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利民工程。生态移民带动了瑶山乡地区的经济发展,使白裤瑶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增加了瑶民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然而,生态移民对白裤瑶地区的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图腾面临着被动演变。笔者认为,让白裤瑶民在移民点适应新的生活的同时依然保留住珍贵的图腾文化,地方政府还有不少工作要做。首先,管理者和旅游开发单位要加强对白裤瑶地区的文化学习,深入了解白裤瑶地区图腾文化的内涵,尊重与之相关的文化习俗。地方政府要安排一些文化精英,深入了解白裤瑶民的文化观念、文化习俗,定期对白裤瑶民的文化演变进行观察。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围绕图腾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地方政府可以联合部分村民,开展节庆仪式、祭祀仪式等相关文化活动,从而让图腾文化得以活态传承。再次,地方政府应该做好图腾传承人的培养工作。地方政府需要加大人力及物力的投入,吸引更多的白裤瑶民投入到图腾艺术的创作与传承中,使图腾艺术得到合理保护与长期发展。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张胜冰,图腾艺术的神秘性及象征意义演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2]何星亮,图腾禁忌的类型及其形成与演变[J].云南社会科学,1989(03)

[3]雷文彪,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的审美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2010(03)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生态移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6YBA118)

猜你喜欢
生态移民演变图腾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一些辩证关系的处理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陕南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评价及后期扶持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谈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进程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城镇化研究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