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吃的菜

2019-06-14 06:55王小山
视野 2019年12期
关键词:粉条酸菜火锅

王小山

1

东北人最爱吃大锅炖菜,并以此自豪,其代表作是猪肉炖粉条——如果要纯正的东北style,粉条后面要加个“子”——猪肉炖粉条子。

四十年前,我跟小眼睛作家慕容雪村一样,生活在东北,逢年过节,便会去乡下,看见过大批粉条晾晒时的情景。

在稍好一点的年份,人们会有些多余的土豆或者地瓜,可以制些粉条。在东北,地瓜很少,所以主要是土豆粉。

冬日里凛冽的阳光下,压榨出来的粉条们,被挂起来,在风中吸纳人世灰尘后,瑟瑟发抖。

之后,粉条在东北乡下大锅里与半肥的猪肉相亲相爱,裹一身油腻,宛如暴发户。

很像另一个东北作家李海鹏,给一点阳光,就灿烂。

如果你想不出主妇们炖这道菜用多少油,马上去任何城市的东北菜馆,点一道地三鲜,大致就能明白了。

不同的是,现在油多,当年油少。

四十年前,每个东北乡下的农家,都像是把一年所有的油都用在那一道菜上了。那个时候,即便在城里,每人每月只供应三两豆油,是全国平均的60%。另外40%,据说是拿去支援隔壁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去了。

把粉条置于眼睛和太阳之间,粉条外表晶莹如玉,但内里充满了各种杂质和肮脏的东西。

制作过程的不讲究和工艺的粗糙,造成了这种结果,这种粉条在咀嚼和吞咽时,会给人口腔沙化之感,用东北话说,叫“牙碜”。

牙碜如你我的生活。

东北另一道菜,酸菜炖土豆,如果是天下第二难吃,我实在想不出哪个敢称第一。从小被这道菜荼毒,以致现在吃饺子蘸醋都只敢蘸一点点,被酸味折磨怕了。

当年的东北,物产丰富而人们收获甚少,粗糙的主食(苞米面、高粱米、小米)外,冬天大体上只有白菜和土豆。白菜不易保存,人们便将一部分压入缸里,喂了咸盐,腌成酸菜,供全家人冬天食用。家家户户院子里有这样一口大缸,整个街道,味道宛如17世纪的巴黎。

酸菜除了包饺子外——别想多了,酸菜馅的饺子,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因为平时并没有白面——只能用来炖土豆,它最大的能力,就是使炖过的土豆表面坚硬,放进嘴里,像石头。东北人把这种现象编成一句歇后语:土豆熬酸菜——硬挺。

酸菜本身的味道,像100个有脚气的汉子,夏天集中在不通风的房间八个小时之后,一样一样的。

2

重庆,最没法下嘴的是火锅。

我尽量避免去重庆,因为重庆的朋友太热情,总会请你去吃火锅。

西南朋友,最爱炫耀吃辣,一说起哪里的人更能吃辣,湖南的看不起四川的,四川的看不起云南的,贵州的则看不起他们全体,但没人敢看不起重庆人。

重庆人对吃辣的最大妥协就是“好嘛好嘛,那就微辣嘛~”,重庆人对外地人最大的善意就是允许你点鸳鸯锅。

But,重庆火锅最厉害的,还不是辣,而是麻。

辣,不过是对味蕾轻微灼伤;而麻,则是使神经放松警惕。

大块牛油,大片牛肉羊肉,各种菌,各种菜,大家筷子齐刷刷地搅拌,没多久,锅里血肉模糊,各自的口水更是在火锅里融会贯通,无分彼此。

男女为什么要接吻,莫非别人口水真的好吃么?

二十几年前,认识一位重庆美女,请我吃火锅,当然,“正宗”的。

大盆子端来,架在炉子上,红彤彤。

美女笑意盈盈,拿起筷子,从火锅汤里捞出若干残余的白菜、肉片等,扔到边上盘子里。

“这个……”我问,“汤里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美女说:“上一拨客人吃剩的啊。”

“什么?你的意思是,这火锅汤不是新的,而是前边顾客剩下来的?”

美女说:“当然,老汤,才有味道。你别担心卫生,高温能消毒。”

美女打开煤气罐,不多一会,火锅汤咕嘟咕嘟起来。

高温能消毒,我信。

那天,我跟美女聊人生,聊了很久,看她吃得不亦樂乎,但终究没有勇气把筷子伸进火锅里。

3

天下最难以下咽的食材,莫过折耳根,又称鱼腥草。

我吃它很多年,味道极差,但是能满足人人都有的受虐狂倾向。

很久以后,才知道,折耳根伤人,能损害人的肾功能。

它原产于甘肃、陕西一带。

西边来的,中药。

我呸。

猜你喜欢
粉条酸菜火锅
酸菜味是什么味
泡酸菜
火锅
猪肉炖粉条
天阳6FT自动蒸熟粉条机
중국 기차여행의 ‘필수품’, 컵라면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
五花八门的火锅
火锅飘香
两颗“大白菜”遇到一颗“小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