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异流文化视角下的中韩“非遗”手鼓舞比较研究

2019-06-14 09:03李欣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关键词:非遗

李欣

摘要:在漫長的历史演进中,为高山大海相隔相阻又借助各种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的广袤世界,孕育出难以尽数的各民族舞蹈。藏族热巴鼓舞与韩国小鼓舞因其各自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生成环境而具有独特性,又在世代传衍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交流而悄然变化着。本研究以同根异流的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就藏族热巴鼓舞和韩国小鼓舞的历史文化积淀、外壳形态、美学视觉特征等方面进行舞蹈生态的比较研究,探索其舞蹈语汇中的异同,及其各自内在的文化与美学特点。

关键词:“非遗”   热巴鼓舞   小鼓舞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57-05

法国20世纪哲学家、思想家梅洛·庞蒂说“文化是民族得以存在的力量之源,而舞蹈就是其中一种载体。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在舞蹈中不仅有着人类自身发展留下的特殊印记,也必然存在社会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烙印。和生物一样,舞种的分布区有可能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迁而变异,某个环境中所固有的舞蹈形式可以传播到另一个环境中生根发芽和壮大。同时,相近的环境因素也能够促成外形相近的舞种萌芽,但其内核又独具其萌芽环境的特征。对于民族差异性的辨识,除了生物学的识别外,也可通过其文化来加以区别。中韩文化同异共存,传统舞蹈语言也具有文化与美学上的异同。

一、文化之根与流

汉字文化圈,又被称作“东亚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主要指历史上受中国政治与汉文化以及古代中国皇帝册封影响的周边国家或民族、区域。这些中国周边的国家或民族、区域从中国历代王朝引进国家制度、政治思想并发展出相似的文化与价值观,其最大特征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广。这些地区主要为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

朝鲜半岛在产生现韩文(朝鲜语)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只能依靠汉字来记录文字。由于秦汉文化的先进,不同种族频繁与我国交往,汉字文化对朝鲜半岛甚至日本、越南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韩国学者认为,汉字大约是在公元前2世纪随着位于半岛北部的卫满朝鲜的建立而传入的,日本学者也认为,公元3至6世纪间先后有汉人和朝鲜人进入日本从事汉字、汉语的教学、翻译、记录等工作。文字承载的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与书面的交际,它还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等多个层面的传播,其内容涉及儒学、宗教、传统风俗、文化艺术以及各种制度等。7世纪中后期,朝鲜半岛的新罗王朝早就从官到民系统的学习吸收了唐朝的文化,包括汉字、儒学、中国化佛教、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科技发明、先进工艺、风俗礼仪等。公元10至14世纪,高丽王朝统一朝鲜半岛后,更是全方位系统地借鉴、吸收中国的朝政体制、宋明理学、佛教禅宗、文学艺术等政治、文化元素。

二、手鼓舞之源

(一)手鼓舞起源

“手鼓舞”,顾名思义手持鼓起舞,舞中以击鼓传音并配以各种舞蹈动作为主要特点的舞蹈,是道具舞蹈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各民族中现存的手鼓舞种类超过四十余种,但因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性的差异,这些手鼓舞所使用的手鼓形态、击鼓方法与舞蹈特点都有一定的区别,但我们又可以从中发现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与朝鲜半岛地理相接、文化相通,各自曾经或现存的民俗民族舞蹈形态也有极其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点的出现有的是因为自古以来文化艺术相互交流、相互传播而造成的,而有的则是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过相互影响的痕迹的后期形态相似,其中中韩两国的“手鼓舞”便是后者的范例。从历史文献中我们不能找到关于藏族热巴鼓舞通过唐朝与吐蕃的交流传入当时的新罗现朝鲜半岛的相关记载,也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出历史上的朝鲜半岛的农乐舞蹈文化对我国除朝鲜族以外少数民族舞蹈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在同根异流的文化背景下,在两个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极其相似的舞蹈形式的原因,与其内在的异同点值得舞蹈理论学术界的深究。

(二)热巴鼓舞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热巴”是流传在我国西藏东部昌都、工布、那曲、四川以及云南藏区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目前学界关于“热巴”二字的解释主要包括三种:1.“热巴”被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热巴所创,因此被称为“热巴”;2.“热巴”男演员服饰腰部所系的穗子藏语称为“热巴”,因此,这个表演形式也被称为热巴;3.汉语“热巴”的“热”字,藏族意为“布、布料”,而“巴”藏族意为“人”,这是因为大多热巴艺人穿布制的藏袍而舞,因此被称之为“热巴”,即布衣舞者。“热巴”的历史极为悠久,其内容也独具神话色彩,因此关于“热巴”起源的说法也有数种,但其内容几乎相同,仅在时间、地点以及寺庙上有所不同。在修建寺庙期间,工匠们白天辛勤修筑,但到了夜晚妖魔鬼怪们便出来将其拆毁,这时人们集合热巴表演队,舞者以精湛的技艺与高超的表演降服了作怪的妖魔,使得寺庙能够顺利的建成。这种神话般的起源说在整个藏区到处流传,但不管怎么神话,热巴艺术是在寺庙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历史痕迹,却是不争的事实。藏区各地分布的热巴鼓舞其表演形式与内容基本一致,但在风格特点上由于地理环境与文化素养的不同有所差异。“热巴鼓舞”作为从传统“热巴”这一综合表演艺术中脱颖而出的表演形式,逐渐在当今社会传播与舞台表演中占据了主流。它将“鼓舞”这一典型形态提炼式地从“热巴”中解刨出来,简化了传统“热巴”中繁琐的表演格式,但完整的保留了传统“热巴”中最为典型的体态、动律与风格特征,同时赋予其符合现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高难度技术技巧与表演形式,使其本体在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传播着藏族文化与精神。

(三)韩国小鼓舞

自古以来,韩国庆尚南道晋州作为韩国庆南西部的中心地带,集合了文化、交通、行政、教育、产业等功能。作为当地名人的各地农物巨头和风云板的巨头们,定期在集市上组织、开展跳神活动,由此形成的丰物戏,自然而然地衍变为晋州特色的样板戏,并且规模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了。而在庆尚南道一带巡回演出、卖艺维生的“耍杆的人①”,也就是跳小鼓农乐的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萌生。“耍杆的人”与当地晋州农乐团成员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并不断地传承开来。以晋州农乐团为基础加入“耍杆的人”成立的新农乐团,内容上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展示部分“以演艺人为主”的形式延续了之前的传统,具有浓厚的游艺性。舞蹈重视展示性的晋州农乐队兼备了大众性舞蹈和艺能性舞蹈的特质与风格。大众性舞蹈与生产劳动生活以及礼仪庆典活动息息相关,它主要出现在巫术或者农耕仪式中,以“游艺”的朴实性质为舞蹈特点。而艺能性舞蹈是一种技术性的舞蹈,具有职业性、专门性的表演特点,因为其具有“展示性”的特点,因此可以把其视作为具备民间性与艺能性的综合表演形式。韩国小鼓舞的舞蹈形式与其风格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鼓舞中都难得一见的。韩国小鼓舞按体系分类可分为农乐小鼓舞、地区小鼓舞与立唱小鼓舞三种,按类型可以分为象帽小鼓舞、彩球帽小鼓舞与立舞小鼓舞等。小鼓舞因其独特的舞蹈动作与艺术特征,近年来被艺术与舞台化后活跃于各舞台。

从藏族热巴鼓舞与韩国小鼓舞的源流可以看出,源自古代人类取食、求偶、征战、祭祀祭神等生活、生产活动的各种舞蹈,即可见于今日的舞蹈文化遗存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们也如同一些传统职业的消亡,或被替代一样多已丧失了其原初功能,衍变为民俗娱乐或舞台艺术内容。藏族热巴鼓舞与韩国小鼓舞都起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但随着人类的农耕性逐渐工业化与现代化,人们物质条件和精神需求不断提升,两种舞蹈的文化属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群”到“独”,从“俗”到“雅”。如今,我们从视觉上直观看到的,主要是它们已经相对稳定与沉淀下来的舞蹈形态,这也是每种舞蹈其独特、可辨识的特殊“形态标记”。

三、手鼓舞之形

(一)鼓之形

“藏族热巴鼓”又称“那额”,汉族广称为“藏族手鼓”。热巴鼓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的昌都、林芝等地,安多地区的玉树、甘南等地以及康巴地区的甘孜、迪庆等地。热巴鼓鼓框用一块薄木板条煮后弯曲而成,外形成正圆状,鼓的两面蒙羊皮,并用鼓钉固定皮面。鼓面的直径约25-30厘米,最小也有20厘米,鼓框厚度为5-7厘米。鼓面中心区有的沒有任何花纹,而有的绘有色彩鲜艳的藏族案纹饰,有的还在鼓框上端系以一块红绸或彩色绒球为饰。鼓框下端连接一根用松木制成的圆柱形鼓柄,柄长20-30厘米,鼓柄外涂棕红色漆。鼓棰用细藤条烘烤制成弯弓形,棰头包以布或皮革,棰柄木制,手握部位有龙头雕饰。

小鼓是韩国鼓种类中的一种,因为鼓的外形较小,故被称为小鼓。虽然今天的小鼓也因为地域关系鼓型大小有所差异,但大体上直径约22厘米,高4-5厘米。鼓框厚5-7厘米,鼓两面蒙以牛皮,两面鼓面间连接处,即鼓框侧面用牛皮绳缠绕编织。鼓面上没有任何花纹,以牛皮的本色为主色调。鼓框正下端连接一根木质圆柱形手柄,手柄长约20厘米,手柄颜色与鼓面颜色相同。手柄从鼓心贯穿至鼓框正上段,并露出1厘米左右。鼓槌用鼓手柄相同木材制成,呈1字圆柱形状,长约25厘米。此外,在传统性的小鼓舞表演中,舞者头戴象毛并转动象毛白条的独门绝技是小鼓舞的最明显特征。

从藏族热巴鼓与韩国小鼓的鼓体外象来看,两者的形态与制作手法几乎相同。不同处在于热巴鼓的手柄与鼓框下部连接从下端支撑整个鼓面,而韩国小鼓的手柄从鼓框下端一直贯穿出鼓框上端,从鼓中心固定整个鼓体。其次,热巴鼓与韩国小鼓最大的不同在于鼓槌,热巴鼓的鼓槌呈弓形,而小鼓的鼓槌呈1字型。

(二)舞之形

在热巴舞中热巴鼓既是舞蹈道具,又是伴奏乐器,其鼓点与女子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形成了藏族民间传统舞蹈中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加之热巴鼓舞技艺性较强,其特有的击鼓、翻身、旋转等高难度技术技巧等使“热巴鼓舞”备受包括藏族群众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欢迎,于是,热巴鼓舞便成为了我国雪域高原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热巴鼓舞者的肢体形态大致可分为“定态”动作与“活态”动作。“定态”动作为直立上身的准备姿态和上身直径内击鼓的基础动作;而在“活态”动作中多以俯身、拧身、躺身移动形态为主,同时配合多种类型的翻身与自转加公转等动作。热巴鼓的移动路线以立圆、平圆、斜圆、八字圆居多。鼓与身体出现划线、转、绕中等线型形态,鼓位在头顶、肩上、耳侧、身旁前后一边击打一边变换位置,身体与鼓产生的离心、向心、顺势、逆势之力相融相生,宛若一体,犹如在海浪中翻滚,即所谓“身鼓相合”,给人以独特别样的审美体验。

热巴舞还是典型的“点线”互配、动静相宜的艺术。“点”是舞动过程瞬间的静止,“线”是舞动过程中的轨迹。在女子的热巴鼓表演中,既要有固定击鼓的位置点,又要有运动过程中流畅的线条。舞者在快速运动过程中要像流星一样划过空间,又要在击鼓时位置明确,鼓点清晰干脆,快而有节奏点。如“带鼓平转”“猫跳翻身”“正反转”“高低击鼓”等动作,变化多端,热情激烈。舞蹈通常是以人体作为传达美感和情感的媒介,而热巴舞更加强调人体与道具的巧妙配合,以及由此形成的协调之美,特别是热巴鼓舞中人体与鼓的协调配合。

从韩国小鼓舞的基本动作分析来看,小鼓舞也可分为“定态”动作与“活态”动作。“定态”动作主要指舞者在身体没有移动、变化的状态完成击鼓的动作。如:舞者直立上身、重心放到一只脚上,另一只脚松弛状态下前脚掌前点地或旁点地的状态下,左手持鼓,右手持槌,在身体正前方击鼓后左右手向各自方向换两个半圆,不能重复。虽然“定态”动作是在身体动作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完成,但是与其它韩国传统舞蹈一样,小鼓舞几乎所有的动作也均是在呼吸的配合下完成。在击鼓与划手的同时,上身丹田的呼吸与下身膝盖的屈伸(呼吸)始终配合动作进行的,因此小鼓舞也体现出了韩国传统舞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风格特点。“定态”还包括在半蹲、全蹲的身体状态下完成的击鼓动作。而韩国小鼓舞的“活态”动作主要指在移动或跳跃的过程中进行的击鼓动作。如:“喜鹊步”,与我国古典舞中的错步相似,舞者在向旁或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左右脚交替吸腿小跳跃,两臂稍微打开后在身体斜下方击鼓,然后拉弓式向两侧打开又在身体斜上方击鼓。小鼓舞的舞蹈形态是十分复杂且具有难度的,需要表演者一边击鼓一边完成鼓点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身与鼓”融为一体的高度统一。小鼓舞虽然起源于韩国的农乐游艺,但其舞蹈动作也具有韩国传统舞蹈的风格特点,肩部动作主要以配合上身呼吸的“耸肩”为主,但耸肩的发力点并不是肩部,而是由上身丹田的呼吸引起,给人松弛、自然的感觉。手臂的动作较为丰富,左手拿小鼓,右手持槌。脚下的动作也相对灵活,主要以“跑跳步”“单跑步”“弓箭步”等动作为主。转的动作有“原地转”“移动转”等穿插在舞蹈当中。男舞者的技术技巧动作有“大蹦子”“拉腿蹦子”“躺身蹦子”等。

四、手鼓舞文化与美学特征

(一)文化特征

藏族热巴鼓舞在悠久的传承、变迁、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苯教的法器用具。热巴鼓舞中的道具——柄鼓,源自古老的苯教并作为苯教重要的法器,至今延用于藏传佛教的法事仪式之中,并融入了藏传佛教的教义哲学。藏族作为一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其文化与艺术形式都与藏传佛教具有天然的依附性,互为关联,互为影响,不可剥离。热巴鼓舞的表演形式、服饰道具、艺术语汇等也与藏族的原始宗教有着明显的渗透与融合。热巴鼓舞使用的道具及其象征意义都与当地人的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藏族人民运用自然资源的智慧创造,因此在热巴鼓舞者的肢体语汇中呈现出厚重的历史痕迹与文化底蕴,鼓舞技巧的表演都异彩纷呈、扣人心弦,激烈紧张的节奏和纯熟精妙的表演体现了藏族人民的粗犷豪迈与英勇气魄。

而韩国小鼓舞作为从韩国传统民俗农乐中“进化”出的一种舞蹈,它的形式与特征,同样沿袭了韩国传统民俗舞蹈的文化性特点。小鼓舞的动作语汇多取自于生产生活劳作、自娱游艺等,这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生活的再现,更是民族性格的肢体外现。小鼓舞与热巴鼓舞的击鼓方式、动作语汇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受韩国农耕文化与韩民族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的原因,小鼓舞的动作幅度、节奏变化、技术技巧等并没有热巴鼓舞那样“激进”,小鼓舞舞蹈语汇间流露出的是韩民族古朴自然、优美庄重的文化气概。再加上韩民族从古至今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传统民俗舞蹈动作一直表现出含蓄、刚柔并济的文化特点,这与小鼓舞出自韩民族农耕劳动、并具有古代祭祀、军事演练的特征密切相关。也因为热巴鼓舞与韩国小鼓舞在历史起源于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祭祀、驱邪以及军事目的等功能性,因此,在“活态”动作上两者的肢体语汇与动律风格有很多极其相似之处。

(二)美学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当今的热巴鼓舞也将人们的审美变化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从舞蹈语汇与舞蹈風格上给予人感官享受与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热巴鼓舞在韵律特征与肢体运用的不断变化过程之中,始终严格遵循藏文古籍中对舞蹈论述的主要理论与舞蹈美学思想,强化了“活态”舞蹈遗存与舞蹈史料相互印证的可行性,这也使其在历史的变迁中保持了其舞种自有的可辨识的特殊“形态美学标记”。

热巴鼓舞与韩国小鼓舞因均为手鼓舞的共同性,其“动态”与“定态”动作都具有“点”与“线”“阴”与“阳”的美学特点。“点”与“线”的交融在空间中呈现出力学之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节奏特征体现出肢体在时空中的气韵之道。“点”是肢体语汇“讲述”瞬间的静止,而“线”是这一过程中在空间里留下的轨迹。热巴鼓舞与韩国小鼓舞在运动空间中既有固定的击鼓点,以及动作在空间中的停顿,又有在其运动过程中流动的线条。两种手鼓舞在空间中呈现出的线条均以立圆、平圆、8字圆、半圆为主。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影响,“圆”也是韩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圆”的哲学意义从根本上说是圆满、圆通或圆彻,它具有无限的包容性与变通性,这种“圆”的观点在从中国传入韩国的佛教思想中亦有共同之处。手鼓舞舞者在快速的线型运动过程中像流星一样划过空间,又在击鼓时位置明确,鼓点清晰干脆,快而有节奏点,将“点”与“线”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热巴鼓舞与小鼓舞的“动态”动作中快速地击鼓、翻身、旋转等动作流露出的是豪迈、劲健、厚重的“阳刚之美”。而在“定态”动作中热巴鼓舞的基本动律屈伸、晃手等;小鼓舞中的肩部、丹田呼吸等又渗透出与阳刚之美相对应的“阴柔之美”。《易经》为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以阴(一—)阳(==)两个基本范畴作解释,遂形成我国上古时代“观物取象”的朴素唯 物主义思想和观念。《易经》思想传入韩国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韩国国旗的设计也出自《易经》的“阴阳”“太极”思想。这种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见刚的美学思想,既体现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统审美经验与概括中,也在东亚地区受中华文化圈影响的各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得到呈现。“阳刚阴柔”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理论范畴,不仅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而且在不同的艺术载体中流变出丰富的艺术辩证形态。

注释:

①样板戏中的主角。

参考文献:

[1]丛帅帅.复合型的热巴舞之美[J].舞蹈,2017,(03).

[2]周波.论“圆美”的美学内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3]觉嘎.略论热巴艺术[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朱卫新.汉字与汉文化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7,(01).

[5]杜怡萱.从施光南作品特色中探索云南民族音乐传播与发展的新理念[J].北方音乐,2015,(16).

[6]杨和平,葛兆远.施光南音乐创作研究叙事与历史评价[J].音乐创作,2014,(12).

[7]曾晓安,任晓芸.浅析川东北地区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以云童舞的研究为例[J].大众文艺,2012,(23).

[8][奥]阿诺德·勋伯格(ArnoldSchoenberg).作曲基本原理[M].吴佩华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9][苏]霍洛波夫(Холопов,Ю.Н.).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M].罗秉康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非遗
“非遗”视角下岭南武术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
河南“非遗”项目圣门莲花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非遗”乐种:宜昌丝竹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非遗”影片的文化接纳与精髓消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古村落非遗项目数字化展示、传播应用示范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