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雪山魂塑》的演奏处理

2019-06-14 09:03霍永康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关键词:征途朝霞雪山

霍永康

摘要:二胡曲《雪山魂塑》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作,此曲以流畅的旋律和恢弘的气势,自创作之初,就成为各大音乐会的经典曲目,被指定为2007年10月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决赛规定曲目。本文将从演奏角度,对全曲进行分析。

关键词:征途   雪山   战友   朝霞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11-02

二胡曲《雪山魂塑》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创作。刘文金(1937-2013)是河北唐山人,祖籍安阳,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毕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他所创作的二胡作品如《三门峡畅想曲》《豫北叙事曲》《长城随想》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雪山魂塑》这首作品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作,于2006年7月完成初稿,2007年7月定稿,是一首带有音画性质的单乐章二胡协奏曲。

《雪山魂塑》共分为四个部分,征途,雪山,战友,朝霞。本文将从演奏处理手法入手,对作品进行阐释和解析。

第一部分:征途。这一部分共56小节,可分为三个段落,以G大调旋律开始,发展变化为E大调,再返回G大调结束。第1小节由庄严的钟声拉开了全曲的序幕,厚重且持续的低音瞬间将听众带入炮声隆隆,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第8小节开始,钢琴伴奏声部以快速且连续的符点节奏向前推进,像是红军战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行进,律动感极强,继而引出二胡声部慷慨激昂的主旋律。作曲家在谱面上对二胡声部旋律的首次呈现,标注了“充满自信的”文字提示,所以要求二胡演奏员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诠释红军将士们的飒爽英姿与激昂的斗志。旋律中的四分音符,时值为连弓二分音符,以及连续分弓的八分音符,都需要用满弓来演奏,右手一定要适合发力,使弓毛与琴弦紧密贴合,配以快速的弓头,奏出扎实有力的连续长弓。并且在左手触弦要肯定,需要做揉弦处理的音符,根据乐句的速度和情境,選择频率快且幅度深的揉弦方式,以此来表达红军将士们充满自信心的状态。

第二段E大调旋律的节奏型较为相似,仍然需要保持铿锵有力的运弓。演奏时要注意第21、22小节中,相同旋律在高低音区的重复时,做出强弱起伏的鲜明对比。演奏者可以在高音区加宽弓段,保持快速的连续中弓演奏,以此来加强力度。在内弦低音区缩短弓段,减小右手中指、无名指对弓毛的力度控制,以此来做弱化处理,同时左手指触弦也要配合强弱变化,做出相应的力度变化。

第27小节旋律发展到征途部分的第三段,又重新回到了G大调。在这个乐段中前三十二后十六的节奏型使用的非常多,要求演奏者一定要明确不同时值与所用弓段的划分,并随着音符走向的高低起伏,做出相应的渐强或渐弱的力度变化。第31小节以三个音符为一个单位,做了由低音区向高音区的发展,第32小节中的做#f重音处理,之后随着旋律走向做渐弱的力度变化。在进行类似密集的强弱变化旋律处理时,演奏者可以通过读谱、唱谱来明确自己的处理方法,进而在谱面上标注好旋律变化趋势,以及左右手所要注意的问题,再加以练习。在这一段中,第47-49小节的音程模进部分是演奏者需要多多练习的难点。左手指需要快速而准确的触弦,以及右手由宽渐短的弓段变化,都需要区分开单独进行练习,再逐渐完成双手的配合,最终能够顺畅的完成这部分旋律的表达。

第二部分:雪山。这一部分由速度自由的二胡旋律展开,连续上行的八度模进,仿佛将一座座真实的雪山矗立在听众面前。红军将士们在如此恶劣的客观自然条件下,仍然要克服种种压力与困难,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前进。演奏者必须通过扎实的运弓把每个音符的音头做清晰和扎实,以此来表现红军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向前的革命意志品质。旋律发展至第68小节,出现这个段落的最高音d,并用强有力的颤弓奏四拍,仿佛描绘了将士们战胜了一切困难,站在了雪山之巅时的欣喜和兴奋。接下来是每分钟44拍,速度相对稳定的心声乐段,二胡声部用连续的长弓,抒情的旋律来描绘将士们互相吐露心声的画面。在这一段D调旋律中,左手下滑音技巧用的比较多。如第73小节第3拍,第74小节第3拍以及第75小节第1拍均使用了这一技巧。这几处旋律为一连弓演奏两个八分音符,并且都是下行的走向,此时的下滑音处理,是高音触弦手指在时值结束时,随着把位的上移,顺势做出下滑音的效果,而非第二个低音触弦手指主动去做下滑音。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使两个音符之间的衔接更加细腻委婉。第84小节起出现了三次用颤弓演奏的连续下行的旋律,高音区向低音区的进行,外弦向内弦的过度,均表现了红军将士们身处在寒风瑟瑟的恶劣客观环境中,他们不畏险阻、克服种种外在和内在的困难,继续前行的感人场面。接下来转入到速度为每分钟128拍的D调快板,由第93小节开始,二胡旋律奏出了坚定的音符,好似吹响嘹亮的号角,号召着红军将士们在如此恶劣的客观条件之下,依然要站起来,冲上去,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勇往直前。这一段旋律,演奏者可以使用短促而有爆发力的拉弓做弓头,演奏每个乐句的第一个音符,来强化和突出高音区的张力,以此烘托出斗志昂扬的英雄形象。第105小节开始的音程模进,连续且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从内弦空弦低音区逐渐向外弦高音区挺进,好像表达了红军将士们前仆后继、越战越勇的革命风貌。乐曲第159小节开始使用了双弦演奏法,右手用弓根将弓毛紧压内弦,弓杆摩擦外弦发出双弦的噪音,演奏者要随着旋律音高走向,左右手分别做出相应的触弦力度和运弓长短的变化,以此来达到强弱对比的鲜明变化。这一双弦演奏技法,在二胡作品中并不多见,使用在《雪山魂塑》的这一段落,恰如其分的营造出了风雪交加的场面,再合适不过了。

第三部分:战友。首先钢琴伴奏声部奏出了《十送红军》的音乐主题,二胡则以江西民歌的音调与钢琴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描绘了红军将士们在甜美的梦境中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在这一段降B调慢板旋律中,左手下滑音的技巧运用得仍十分普遍,与第二部分中心声乐段十分相似。如第177小节第4拍,又如第181小节第2拍都采用了这一技巧,这使得高低音之间的相连并不突兀。这一段中的强弱变化处理非常之多,作曲家在谱面上也标注非常的详细。这需要演奏者在演奏之前,要做充足的案头工作,进行仔细的读谱、唱谱。在唱谱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二度创作,更为细致的处理标记在谱面上,进而在进行左右手配合训练时,更加有的放矢的去选择左右手不同的触弦力度,揉弦频率幅度以及运弓的长短区分和力度的变化。例如二胡旋律从第176小节第3拍开始做渐强处理,到第178小节第3拍结束,这里是乐句结尾处,必须做到音量渐弱,情感细腻委婉动听,演奏者使用弓段一定要渐短力度轻,左手揉弦采用频率慢幅度浅的方式,才可以完成预计的效果。

第四部分:朝霞。由钢琴伴奏声部奏出了江西山歌,曲调预示着黎明和曙光的即将来临。二胡声部由内弦空弦起,以五声音阶向上发展,仿佛是徐徐上升的太阳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在二胡声部第200小节时值的全音符时,钢琴伴奏声部配以积极向前推动的三连音节奏型,顺势发展变化为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主旋律。发展至第207小节二胡声部变化为连续的三连音节奏型模进,旋律一次又一次的由低音区向高音区迈进。随着音高走向,演奏者需要逐渐作出力度渐强的处理。到第211小节,逐渐加宽弓段使用滿弓演奏做渐慢处理,第212小节使用颤弓演奏的全音符预示着革命的胜利即将到来。随着旋律的推进与发展,情绪越来越激昂,气氛越来越热烈,直至第226小节突慢,二胡旋律再次奏出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旋律主题。在短短几小节的深情慢板后,进入了最后一段快板。这一段快板对演奏者要求较高,左手换把要做的清晰利落,音准无误,右手内外换弦、换弓都必须扎实肯定。尤其是第237小节开始的音程模进部分,对内外弦换弦的清晰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演奏者一定要由慢到快的,区分左右手的进行练习。掌握好基本的音准,把握好内外弦的清晰度,循序渐进的提高速度,完成乐曲的需要,达到预计的效果。

《雪山魂塑》这首作品歌颂了革命先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人民奋斗终生,甚至献出生命的大无畏精神,描绘了红军长征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险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革命一线的英雄气概。随着音乐的发展与变化,听众仿佛能够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场景。这首作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与传承。

猜你喜欢
征途朝霞雪山
“征途”等十二则
相聚在花开的季节里
七绝·朝霞印月
等来一场雨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