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传绘画的五大绘画流派及其风格演变

2019-06-14 08:57李世奎
牡丹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画风唐卡流派

藏传绘画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后最终形成了诸多地域性绘画流派,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有五种。本文试图结合五种绘画流派的产生、发展及主要风格特征,梳理和总结它们的表现方法。

藏族传统绘画有壁画、唐卡、匝尕利等几种主要形式,其中尤以唐卡因其形式内容等诸多特殊因素而备受关注。据文献记载,藏族唐卡的形成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唐卡艺术在积极适应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了周边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因子,不断丰富和壮大自己。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地域之间审美情趣的不同,唐卡艺术也形成了诸多绘画流派。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唐卡艺术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人们对唐卡艺术的历史、形式、题材以及表现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迄今尚未见到一篇综合性强、简单明了的特征描述性文章。笔者利用专业知识并结合相关实物依据,就唐卡绘画中五种主要风格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性研究,以求为唐卡爱好者和学术界提供基础服务。

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卡有尼泊尔、齐吾岗巴、勉唐、钦则、噶玛噶赤等五大绘画流派,在五大流派的基础上还有许多地方性或区域性画风。

一、尼泊尔风格

藏传绘畫最早吸收外来因素始自公元7世纪前后,随着佛教文明的传入,来自南亚印度和中原的绘画风格一并传入西藏,其中来自印度的波罗画风和造像艺术对西藏的影响较为深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那一批具有明显波罗风格的帛画就属于最早的唐卡作品,波罗风格因借道尼泊尔传入西藏,所以习惯上将这种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一带的波罗风格称为尼泊尔风格或流派。

尼泊尔风格在萨迦时期尤其得到了重视和支持,现存于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夏鲁寺的早期壁画属于典型的尼泊尔风格,从绘画的角度而言,注重色彩、构图、线条等关系,尼泊尔所绘的佛像动态没有很大的柔性而且表现得比较僵硬。主张以红色、蓝色、绿色为主的颜色进行平涂和晕染,佛像面部较长,上身呈裸体状况或极少的飘带(与尼泊尔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有关),下身穿紧身裙子等,首饰、头饰等表现宽大,佛像首饰以卷草文为主,并绘有宝石等。

佛像的背后多填充纯色或以树叶、水兽、大鹏鸟进行装饰。佛像眼睛呈“弓”字形,面部略带微笑,全身仿佛提气,身体再用单色进行细微晕染,主佛身体比其他佛像放大了几倍,突出佛像的主体地位,背光多以卷草纹为主,其余旁边填充众多小的客佛。这样可以增加艺术的表现力,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语言。尼泊尔画风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在藏区的建立,从而为以后的唐卡风格奠定了基础。

二、齐吾岗巴流派

波罗风格或尼泊尔风格对藏传绘画的影响可以说自公元七八世纪一直持续到了13世纪的齐吾岗巴时期。公元13世纪,藏族著名的画家齐吾岗巴在系统学习尼泊尔画风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审美经验和需求,创立了藏传绘画历史上第一个本土绘画流派——齐吾岗巴流派,其作品主要保留在西藏萨迦、协噶、昂仁等地,用藏式染色方法绘画的阿底峡、萨迦班智达等唐卡,背面均有“雅堆·齐吾岗巴绘”的题记。

齐吾岗巴师承尼泊尔风格,在构图、色彩、造型方面与尼泊尔风格显现出不同之处。比如,从佛像的造型来看,面部趋于圆滑,略带微笑,结合藏族本土审美意识,在佛像的晕染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处理效果。特别是善面佛像和怒神像,善面佛像造型运用写实手法,佛像的上身出现了飘带等衣物,极具动态感,对于构图而言,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是在佛像的首饰以及背光方面,运用众多卷草纹样装饰佛像,例如,将树木、动物等用卷草纹样绘画,使得齐吾岗巴风格时期极具创造力,它也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特点。

怒神像明显区别于尼泊尔风格,首先怒神佛像眼睛比善面佛像要大,黑眼珠用红色晕染,嘴巴略微张开,呈现獠牙,身体多用藏青色,手掌多半是红色(尼泊尔人手心与身体的肤色有明显差距,佛像早期是依据尼泊尔人体特征绘制),怒神佛像的火焰都是用卷草纹样描绘的。齐吾岗巴风格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而江孜白居寺十万佛塔中绘画佛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齐吾岗巴风格在后期的发展中对藏族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藏一带至今还有该流派的继承者和追随者,其影响地域一度发展到了甘肃、青海一带,部分作品保存至今。

三、勉唐流派

公元15世纪是藏族绘画艺术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划时代的艺术家和绘画流派。14世纪末,藏族著名的齐吾岗巴画师朵巴·扎西杰布曾收取两位青年男子为徒,一位来自山南洛扎勉唐地区,另一位来自山南贡嘎岗堆地区,他们两位是少有的艺术天才,各自创立不同的艺术风格——勉唐和钦则。

勉唐画风的创始人名为勉拉·顿珠加措,年轻时曾与家庭产生众多矛盾,最终使他走上了绘画这条道路。据说,当勉拉·顿珠加措路过羊卓达龙这个地方时,意外捡到画笔和范本画,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拜朵巴·扎西杰布为师,系统学习了齐吾岗巴绘画风格,通过自身的刻苦钻研取得了很深的造诣,并在藏族绘画史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修订了以往的佛像量度,撰写了《造像量度如意宝》,确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在绘画实践中,他注重对佛衣的描绘,更改了佛像的背光,在群青上面勾金代替了齐吾岗巴卷草文的形式。其次,画面上出现了雪山、石头、河流、树木、动物等,并且对善面佛像和怒神像进行了大变革,静态佛像描绘得更加细腻,更加具有女性化特征,佛像面部圆滑红润,眼睛细长,大大缩小了佛像的肩部,趋向于世俗化。怒神类佛像更是短小威严,吐放獠牙,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火焰,栩栩如生。

对于色彩而言,齐吾岗巴风格以红、蓝等色为主,而勉唐风格以青绿山水为主,主张平涂色彩和湿染相结合,融合了汉地绘画特点,面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勾线方法处理。例如,佛像肉体的勾线被称为铁线描,要求勾线纤细,佛像的衣服等要出现粗细不同的勾线变化。现遗存于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大经堂一楼内部有勉拉·顿珠加措的亲笔画,以至于发展成最为深远的绘画风格。

四、钦则流派

朵巴·扎西杰布的另一位弟子钦则钦莫也是一位划时代的艺术家,也创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钦则流派。钦则钦莫与勉拉顿珠师出同门,二人的绘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藏族历史上被称为“一文一武”。其中,一文指勉唐风格,一武指钦则风格。钦则钦莫善于绘画怒神类佛像以及坛城(曼陀罗),钦则钦莫的亲笔画至今还留存在山南的贡嘎曲德寺。钦则画风也是在齐吾岗巴风格的基础上对藏传绘画的一次变革或发展。钦则钦莫的作品中佛像的胡须、眉毛等都用卷草纹样代替,怒神像背后的火焰用卷草紋代替,极具装饰性。观察贡嘎曲德寺无量宫殿二楼的壁画可知,怒神像佛像延续了齐吾岗巴画风的特点,又在佛的背后采用风景装饰,描绘天葬等,色彩多半采用红蓝为主、青绿为辅,打破单调的布局。《西藏美术史》一书记载:“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需要绘制宫体绘画,由于勉唐善于绘画善相佛,钦则善于绘画怒神以及坛城,因此,五世达赖喇嘛认为这两种风格都不能绝迹,因此令勉拉·顿珠加措完成善面佛,钦则钦莫完成怒神像和坛城。”这两大画风的出现,标志着西藏本土绘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钦则画风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后期的钦则传人慢慢趋向于勉唐风格,以至于中断。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等,民间也出现了为数不多的钦则派传人。

五、噶玛噶赤流派

噶玛噶赤流派是16世纪由噶举派高僧南卡扎西创立的。南卡扎西最早以埃巴贡觉班德为师,学习勉唐风格绘画,后期又参照印度的金铜佛像的比例尺度,将汉地的丝唐(中原绘画)相结合创立了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史称噶玛噶赤风格。噶玛噶赤绘画在构图上尊像要么偏左要么偏右,注重“经营位置”。在背景和色彩方面,则吸取了汉地建筑、山石、流水和树木等风景画的表现方法和用色方法,对衣纹和飘带的处理极为严格,讲求线条的功力,色彩淡而薄,不像勉唐多半是以纯色平涂或湿染。噶玛噶赤画风用点彩或淡彩绘画风景,更是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在画面布局上表现透视的关系,给人一种理想化的美。此流派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甚至不丹一带。

六、结语

藏族传统绘画艺术在其发展历程中曾借鉴了周边地区的艺术因子,但是外来风格也曾被当地艺术家选择和提炼,最终融入自己的绘画中,形成独具高原特色的绘画艺术。人类的发展历程本来就是从原始到先进、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藏族传统绘画艺术——唐卡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必将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及需求的同时,创造出新的作品。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世奎(1998-),男,藏族,甘肃积石山人,本科,研究方向:藏族绘画流派。

猜你喜欢
画风唐卡流派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画风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真实存在的怪异植物:“画风”太诡异
不走寻常路 拥有独特画风的VR设备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