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荆浩“似”与“真”绘画观

2019-06-14 09:13冯珂
艺术评鉴 2019年8期
关键词:隐士禅宗影响

冯珂

摘要:荆浩是我国唐末五代著名山水画家、绘画理论家。他所著的《笔法记》一书内涵丰富,其中“似”与“真”观点尤为重要,此观点是对前人“形神”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在禅宗思想和隐士般的生活态度影响下,使得“似”与“真”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标杆,也对后世山水画家的创作有一定意义的影响。

关键词:“似”与“真”  禅宗  隐士  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039-02

一、荆浩的简介

荆浩,字浩然,沁水人,是一位博通经史,善于书画的文人雅士。由于唐末的战乱频繁跌荡,故隐居于太行山中,自号称洪谷子。他由于居住于北方,长时间游走于北方山脉,对其北方山脉的雄伟壮丽,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与感悟,其笔下所画的山水大多为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将其北方山脉的恢宏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开创了北派的雄浑山书画的风貌。其对唐代的山水画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后,为山水画开创出全新的山水图式——全景式山水。荆浩不仅在山水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使关仝、范宽、李成等画家将他作为学习的榜样,为后来的山水画创作奠定基础。同时荆浩写下一篇著名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笔法记》全文大约两千字左右,是一篇内容简练,文笔流畅,具有哲理意义的绘画美学思想著作,也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理论最系统的、最完整的一部著作,并为其后世中国山水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者是采用虚拟人物的手法,假设自己是一青年学画者,在石鼓岩间遇到一位老人,两人以相互间问答的方式,讲解了“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四势”(筋、肉、骨、气)、“二病”(有形、无形),“四品”(神、妙、奇、巧),及“图真”“华实”“形质”等绘画本质问题。而我们着重探讨“似”与“真”的观点。

二“似”与“真”的观点

《笔法记》中的“似”与“真”观点是对“形神”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在先秦之前,《庄子 ·渔父》篇中就谈论到孔子对“形神”美学思想的回答,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①再到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其实践经验所著《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等代表其绘画的美学思想,其理论的核心都围绕“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和“迁想妙得”等的美学观点,对其“形神”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再到南朝宗炳《画山水序》也提出山水也有神的观点。荆浩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图真论”,首次将人物画中的“形”“神”移用到山水画中。“形神”实质指的是对物象本体的外在“形似”与内在精神的关系,即所谓的“似”与“真”。

除此之外,“似”与“真”二者也有所区别。《笔法记》中记载:“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岂此挠矣。叟曰:不然,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②在文中,“华”指的是物体的形象华美,即对应表面物象的“似”,“实”指物象本体的内在精神,即对应的是客体内在特质的“真”。如过想要达到“真”需通过“度物象而取其真”,“度”有测量、法则之义,又有心理上考虑推测之义。在本文中“度”是指绘画主体创作过程中需细致的观察、品味及揣度,才能领会到事物的内在精神本质。荆浩所谓的“真”不单单是指上述所描绘的物体外在形式的真实,而是将其主观感受寓于客体之中,从而使客体的外在形式与主体的精神感受二者合一,最终达到山水画中所谓的“形”“神”统一。同时荆浩的“似”与“真”观点的提出受唐代的佛教禅宗思想以及隐士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

“真”原是道家先提出的,后来佛家受道家影响对“真”赋予了新意义。唐代佛教禅宗思想兴盛,于是唐代都喜用“真”论诗或论画。白居易的《论画》中也有提到学习要追求“真”,符载观张璨画的《序》中有“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以及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论顾陆张吴用笔时,也谈到:“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畫也。真画一划,见其生气”③,尤其是荆浩《笔法记》的“真”是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首先,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荆浩生于一个藩镇割据,连年战乱的时代背景。文人士大夫有的与统治者避难到蜀地,有的也无心于朝政,从而过上隐士的生活。同时因统治者的逃难南下,当时的佛教重心也发生了改变。而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也受当时佛教禅宗思想所影响。其次,从有关荆浩生平的文献记载:时邺都青莲寺沙门大愚尝乞画于浩,寄诗以达其意日:“六幅故牢建,知君瓷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籍墨烟浓”④。后浩亦画山水画以贻大愚,仍以诗答之日:“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⑤。荆浩与僧人大愚的来往,从侧面反映出荆浩与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再次,从荆浩《笔法记》中看,“真者,气质俱盛”,荆浩认为“气”是将“似”与“真”连接的桥梁,且气源于“心”,换而言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主体需要保持一颗不受世俗事务干扰的“心”去创作,将不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用心去感悟,这就是禅宗思想所体现的扫除自心尘埃,保持清净本心。《笔法记》中的“忘笔墨而有真景”,也与其意思相通。“忘”指的不仅仅是忘物,而是要在创作过程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心理状态,即禅宗所说的“顿悟”。通读《笔法记》一文,其到处渗透禅宗思想的理念,以及他对禅宗的深刻理解。荆浩运用禅宗“中道观”的思想与自己的绘画创作,即不执有无,于相离相,于空离空的思想,表明山水画创作不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是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否则会受到迷惑,使得画作失“真”。画道犹如禅道,“真”只在其有无之间,似与不似之间,荆浩对禅的理解有其感悟。

三、“似”与“真”美学思想的影响

据宋初画家刘道醇在《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中记载,荆浩为了躲避时代的战乱,于是选择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荆浩在山中過着自给自足、悠闲自在的生活,与魏晋田园派诗人陶渊明一样,为了躲避世间的烦扰,过着亲近山水,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同时在《笔法记》中也描绘了荆浩的生活:“游于天地山川,观松听涛,尽兴而归”。荆浩所幸存的《匡庐图》也证明荆浩过着隐士般的田园生活。《匡庐图》表现了在太行山的山峰与山脚下独居中的景象,荆浩自认为正是太行山的雄伟巍峨,险峻无比,草木茂盛等这些生命成为他绘画创作来之不尽的源泉,在《笔法记》中记载荆浩在登上山峰眺望时,看见了一棵棵古树,对其描绘是:“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荆浩正是受到崇山峻岭中鲜活生命的感染,体悟到人生之道,从而推动荆浩对山水画的创新,也开创了属于北派山水画的雄伟气势,对其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似”与“真”观点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盛世,关仝、李成、范宽等人都曾师法于荆浩。关仝曾对荆浩的艺术思想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其山水画形象具有“上突危峰,下瞰穷谷”,“石如刮铁”,景物融于一体,表现出北方山川的巍峨雄伟的气势。范宽也曾进入大自然中,仔细观察了山水在不同自然天气等情况下的形态变化,从而将观察到的山川壮丽景色融于绘画创作中。以上两个例子表明,荆浩“似”与“真”的观点被北宋山水画家得以继承,对山水画的创作不单单表现其“形似”的真实,而是将其上升为富有内在精神特质的“真”,从而形成情与景、物与我二者合一的自然山水。二是对我们现代人山水画写生具有借鉴的意义。现当代人山水画的写生摻杂着西方写实主义,片面注重对形、色、光的临摹,从而使得山水画缺失了艺术的本“真”。在山水画创作中,我们不止需要去学习临摹古人的画作,提高其技法,还需深入自然,观察山水的变化,将其自己的所感所悟,融于绘画中,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画作。

注释:

①刘文典:《庄子补正》,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荆浩:《笔法记》,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第三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③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④⑤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第·神品 》,陈高华:《隋唐五代画家史料(增补本)》,北京:中国书店,2015年。

猜你喜欢
隐士禅宗影响
50 years of social distancing experience雪山隐士的50年隔离生活
隐士
灵 山
落叶禅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隐士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