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019-06-14 09:03韩淑玲王芹王慧敏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自主性

韩淑玲 王芹 王慧敏

摘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教师对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实施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学内容选择的丰富性、教学方法设计的多样性、指导方法的有效性、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等方面探索幼儿自主美术活动的新途径。

关键词:自主性   美术活动   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141-02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感受美、表现美并创造美的特殊艺术活动,是从小培养幼儿审美情感,陶冶幼儿美的情操,引导幼儿身心、志、情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幼儿美术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机械的模仿与技能的掌握,教师始终主宰着幼儿的学习方向和过程,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中,扼杀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施新型的、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探索幼儿美术活动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幼儿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美术活动,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丰富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开展自主性美术活动前,要注意挖掘幼儿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因素,教学内容要体现丰富性。

(一)与幼儿生活相结合,拓展自主美术活动的范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这句话充分指出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节日活动、园本课程活动开展美术自主探索活动。如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以及幼儿亲身体验的活动;围绕潍坊风筝、剪纸、泥塑、年画等内容开展自主性美术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剪、画、折、捏等方法,表现出喜爱的动植物、人物等内容。因为有生活基础,在引导下,幼儿就能摆脱“范例”,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体验创作过程带来的快乐。

(二)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渗透自主美术探索的理念

在开展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探索和创作。如: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让幼儿创设环境,动手操作,体验主动参与环境创设的快乐。在开展《多彩的秋天》主题中,鼓励幼儿把捡到各种落叶,自由的进行拼贴和创作等,主题活动激发幼儿探索创新的愿望,效果也更好。

(三)与创新课程相结合,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養

从我们的《创新智慧游戏课程》内容中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进行美术探索学习活动。如:“小小面点师”“做个小厨师”“手形画”“拓印画”等,这些内容本身具有极大的创造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美术创造的自主性,幼儿可以大胆表现和创作。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体现多样性

自主性美术活动强调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即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构图、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也要有所创新。

(一)环境创设法——激发创作愿望

为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经验,增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教师与家长、幼儿一起搜集相关的材料和实物、图片等资料,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并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和探索。

如:开展《漂亮的风筝》活动前,可以带幼儿参观风筝博物馆,欣赏风筝,放飞风筝,课前和幼儿一起将带来的风筝布置到活动室中,创设“美丽的风筝”主题环境,为幼儿的自主创造和学习创设好环境。

(二)游戏训练法——学习方法技巧

基本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是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前提。如:泥塑活动中的团、压、捏、搓等一系列基本方法;剪纸活动中的剪直线、曲线、对折、镂空剪等方法;绘画活动中的点、线、构图和色彩以及涂色等技能技巧,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向自主性美术创作活动过渡。

我们可以运用游戏法逐渐渗透基本知识的学习,如添画游戏、涂色游戏等,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物体分别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幼儿就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由地运用各种基本形表现物体主要特征,从而创造性地表现物体,达到自主创作的目的。

(三)自由观察法——寻找表现方法

运用课件或实物,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事物外形和特点,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再分析事物构成要素,思考应该如何表现事物主要特征。如:绘画活动《杯子》中,幼儿观察各种不同造型的杯子课件后,再观察几种实物杯子,知道杯子是由杯口、杯身、杯把等基本部分构成,如果想画出与众不同的杯子,可以自由设计杯口、杯身、杯把形状,自由设计杯身图案和色彩,就能表现出不同造型、色彩和图案的杯子。

(四)开放提问法——启迪幼儿思考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以刺激幼儿感知、操作、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如《花儿朵朵》活动中教师提问:你见过什么样子的花?花瓣有哪些形状?花朵是怎样开放的?你想用什么方法制作一朵层层开放的花?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的?

(五)自主讨论法——引发有效创作

创作前讨论: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

如剪纸《蝴蝶》,教师出示范例后并不讲解剪的方法,而是启发幼儿讨论:你们觉得这只蝴蝶是运用什么方法剪出来的?翅膀上镂空的花纹是怎样剪出来的?让幼儿自主探讨操作的具体方法并尝试。

创作后讨论:帮助幼儿将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从而获得更新的信息。如:引导幼儿对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构图或比较成功的地方进行讨论、分享。

随机讨论: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遇到的问题随时讨论,具有针对性,完善和补充教学活动过程,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创作。

三、指导方法的运用具有有效性

自主性美术活动尊重幼儿美术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于幼儿的创新,强调幼儿自主,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适时指导——及时帮助点拨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适时介入,与幼儿平等交流互动,当幼儿学习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

(二)探索在前——指导、帮助在后

如:在绘画《一瓶花》活动中,当幼儿画出主体物不同形状的花瓶后,教师可以启发幼儿:“你想在花瓶上画什么图案,让你的花瓶看起来与众不同?”有的幼儿想让花瓶变成鱼缸,于是就画上水和鱼;有的幼儿画上人物和动物;有的画装饰花纹。

(三)总结提升——激活参与兴趣

“刚才小朋友画出了不同形状的花瓶,非常漂亮。花瓶里的花是什么样子的?这么美丽的花会吸引谁呢?”于是幼儿画出了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花,并添画上了蝴蝶、蜻蜓、人物、动物等背景,使画面更丰富。

四、幼儿作品的评价体现科学性

评价作品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展示幼儿独特个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性。

(一)评价内容注重“情感性”

幼儿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在评价时,不要以“技巧”为唯一评价标准,应多从想象力、创新力、色彩、美感等角度进行评价。要用儿童的眼光去想幼儿所想,看幼儿所看,感幼儿所感,真正的儿童作品不拘一格,没有成人的经验和眼光的“烙印”,体现着鲜明的个性特点。

(二)评价主体体现“多样性”

评价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进行。如:幼儿互动分享评价、师幼互动评价或者家长参与评价等方式,使评价活动具有多样性,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美术活动的信心,逐步提高幼儿的鉴赏水平。

(三)评价标准体现“层次性”

幼儿之间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不要用一条水平线去评价幼儿作品,而应从活动目标的达成、孩子原有发展水平、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三个层次进行综合评价,让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得到肯定和鼓励。

综上所述,开展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使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学观念有了较大转变,教学经验有了初步积累,逐渐形成了自主性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自主性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成员自主性视角下社会组织自主性探析
国内教师自主性研究的回顾与建议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