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艺术教育的融合创新初探

2019-06-14 09:13李超
艺术评鉴 2019年8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融合创新中等职业教育

李超

摘要:职业教育是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成长的重要国民教育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中职教育对舞蹈艺术教育普遍缺乏重视的现状,分析舞蹈艺术功能特点,阐述了其对中职教育促进作用和深度关联,从教学理念、目的深化、手段和方式等方面,探究二者融合创新、协同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舞蹈艺术   中等职业教育   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36-02

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当前仅次于K12教育的第二大细分教育市场,中职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舞蹈艺术教育,都包含了职业人所需的职业文化、技能、道德、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全面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的本质有着较高的一致性。而经过前些年中职教育机构大整合,中职教育机构对舞蹈艺术教育普遍缺乏重视问题逐渐显现,如何改变中职业教育院校舞蹈艺术教学边缘化现状,找准新形势下中职舞蹈教育的定位,发挥其在中职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有的作用,是中职舞蹈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中职舞蹈艺术教育进行创新思路建议。

一、中职舞蹈艺术教育边缘化成因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业技术工人缺口巨大,在政策、市场的引导下,产业技术、技能教育等具有高度市场属性的中职教育专业得到蓬勃发展,而舞蹈艺术中职教育却遭遇了逐步被边缘化的尴尬。

首先,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人才需求决定了综合类中职教育机构舞蹈艺术教育被边缘化的趋向。工业经济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支柱,而文化产业尚未成为产生规模效应,因此,以培养产业技术工人为主的技术、技能教育成为中职教育的主流,与人才市场无直接关联的中职舞蹈教育自然逐步被综合中职教育机构边缘化。

其次,中职舞蹈艺术教育就业压力成为被边缘化的催化剂。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尚未规模化,但专业艺术院校在中职教育整合后快速发展,本身体量不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对舞蹈艺术毕业生的可选择性更多,专业化要求也更高。

第三,生源质量是制约中职舞蹈教育抵抗被边缘化的硬伤。由于舞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生较早进行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训练。目前,我国早期舞蹈艺术专业培训成本较高,专业技能基础较好的生源,拼命的往专业艺术院校挤,极少选择综合中职学校。面对大量零基础的“大龄菜鸟”,中职舞蹈艺术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实施专业精准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谈何容易。

二、新形势下中职舞蹈艺术教育的嵌入式定位,共生式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表现为特定知识门类的出现,都是人类发现并遵循事物间内在关系(客观规律)的结果,教育则是引导人这一自然和社会主体从已有知识中发现和挖掘未知,而其积极性的产生依赖于这种发现和挖掘带给人们心灵的愉悦感。艺术是人产生心灵愉悦感的重要源泉,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对事物积极接近、热衷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积极态度和心灵习惯。每一种价值创造都是在特点的社会环境下,使用某种材料,通过特殊的工具及技术生产的,同时倾注了创造者对知识、技术、情感和对社会的认知态度等。这是艺术和工业技术创造活动的共有属性。

工业经济社会,舞蹈艺术因不能直接产生物质消费产品而在一定范围的表象上易受到轻视,但终究不能掩盖其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舞蹈艺术的社会整合功能,使其对社会信仰、价值观念、知识思想等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反映和体现了群体的信仰和价值观念;舞蹈的象征性功能,使其善于通过敏锐的观察将特定的现象、动作、概念等具体的表象事物进行抽象化的归纳和概况,并能以富有感染力和审美特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出来;舞蹈艺术的思维功能强调通过跨越性的自有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的创作,探索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创作实践不断刺激想象力,提升思考力。而这些功能,正是当下中职教育普遍填鸭式教育方式中严重缺失的内核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基本功能,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就业的基本技能,还应对其从业后的“三观”产生持续的影响。笔者先后执教的幼教班、高速公路管理等专业,不少学生毕业后反馈,中职舞蹈教育对其从业后气质、审美、观察力、思考能力有不同程度潜移默化的提升。这些反馈,从某个层面为舞蹈艺术教育可以通过嵌入式的定位,对中职技能教育产生有益而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具备极大的与其他中职教育共生发展的潜能。

三、舞蹈艺术教育与中职教育的融合协同创新模式

笔者认为,改变当前中职舞蹈艺术教育被边缘化只是中职教育改革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并非必然趋势。从长远来看,舞蹈艺术教育与中职教育共生发展依然存在强大的生命力。解决当前阶段性问题的关键是推动舞蹈教育应主动与中职教育的不断融合、协同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中职舞蹈艺术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舞蹈艺术教学深度融入中职职业文化教育理念创新,对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智力情商,强调将知识提升和轉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的素质教育的培养。将舞蹈教育通过一定的载体,有效地融合在专业辅助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加强中职舞蹈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学生就业前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工团、工青妇、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年轻毕业生是中坚力量,而舞蹈艺术则是青年群团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建设因子。刚毕业的年轻人在群团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表现,也使他们更容易在从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脱颖而出,受到关注。在中职教育中,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技术活动开展,建立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其自主性与主体性,激起学生对舞蹈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舞蹈的互动学习与比赛锻炼,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开朗活泼的性格、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日后就业融入社会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中职舞蹈艺术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元化

首先,根据综合类中职生源条件参差不齐现状,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尽可能的制定差异化、个性化教学计划,分类梯次教育培养。可以考虑根据舞蹈艺术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技艺基础要求特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舞蹈艺术教学的班级重组,因材施教。其次,探索应用为主线、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为目的导向,培养学生在遇到难题可以自主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乐趣,可考虑更多的参与文艺汇演、竞赛为载体,通过组织学生参赛兴趣小组,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融会贯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公众、压力承受、临场发挥等综合素质。三是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与舞蹈艺术教育手段多元化。信息时代,科研进步日新月异,言传、身教加苦练的“老三样”教学手段和方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素材、技能、方法、应用等,提升舞蹈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推动技术创新与思维创作的有机结合,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更加有生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舞蹈艺术教学实践体制创新

依据当前人才市场对中职教育的要求,将舞蹈艺术教学与实践、就业市场、自身优势与外部资源有效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对市场适应力为最终目标,在舞蹈教育教学中需突出岗位职业特性,通过顶岗实习、比赛等教学实践,提前感受社会角色,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以职业为基础,致力培养优秀的、实用型、创新性人才。可以考虑如下方式:一是在校内组建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舞蹈兴趣社团,培养一支相对专业的舞蹈艺术师资和学生队伍,积极参与地方文化艺术社会活动,特别是积极配合“一带一路”“中国-东盟”“泛北部湾”“大湾区”等战略中“文艺纽带”活动,提升中職院校舞蹈艺术的品牌示范水准;二是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在社会实践、实习过程中参与就业对口业务企业的文娱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以舞蹈艺术为纽带,建立就业市场与中职教育提前对接桥梁,促进双向优选的良性循环;三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根据舞蹈艺术特点,鼓励中职舞蹈艺术教育广泛参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模式探索。当今世界、万物互联,自媒体、抖音等新事物出现并蓬勃发展,为舞蹈艺术参与“双创”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舞台。

参考文献:

[1]盛文.艺术类中职学校舞蹈专业学生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J].艺术评鉴,2016,(12).

[2]张宇.中职学校舞蹈教育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3,(02).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融合创新中等职业教育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论明朝时代舞蹈艺术特点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