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铁岭马蓬沟古渡(码头)的历史价值

2019-06-14 08:31梁刚
神州·下旬刊 2019年5期

梁刚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辽河航运,在当时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且经济欠发达的东北地区,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当时商品的流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论述作为辽河中游重要的商埠码头——铁岭马蓬沟古渡(码头),对当时铁岭县及辽北地区经济、商业的发展以及周恩来乘船来东北求学的起点(铁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辽河航运;铁岭马蓬沟古渡;周恩来东北求学的起点;周恩来走向世界的第一站

江河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江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创造历史。那奔腾不息的江河,充满生机活力,美丽而年轻。千万年来,人类生于斯,长于斯,与江河的关系密不可分,“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里”。那是我们的生命之河,心灵之河。一条河流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而江河交通为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提供基础条件,为人和物的空间位移提供运输服务。“辽河”,中国七大江河之一,东北地区南部最大的河流。辽河汉时又称大辽河,魏时称辽水,唐时仍称辽水。辽河之名始于《辽史·地理志》:“辽河出东北山口,为范河西南流入于海”。曾为辽河中游重要的商埠码头——铁岭马蓬沟古渡(码头),作为江河交通方式的交汇点,承载着城市之间在经济、文化、贸易上以及人员交流的使命。

一、马蓬沟码头的建立为铁岭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铁岭,位于辽宁省的东北部地区,境内地势自东而西是山地、丘陵、平原,地跨辽河两岸,东部丘陵冈峦坡缓,西部平原土地肥沃,域内更有辽、清、柴、凡、寇等诸多河流及其支脉纵横交错,滋润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铁岭交通方便,明朝年间就有了设渡口和开河运的记载。在清康熙开海之初,为了开发盛京这块“龙兴”之地,清廷一方面鼓励关内移民到关外种田,另一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招揽南方海船赴东北贸易。不过,由于此时仍有豆禁和粮禁,奉天的进口要远大于出口,商船南运不能满载。清乾嘉年间,奉天由海上贩运的豆粮贸易达到鼎盛。山海关所属海口中,锦州和牛庄是最重要的贸易口岸。随着东北移民逐渐的增多,东北大地得到渐深渐广的开发,由仰食内地,转而互补于内地;由单向输入,转而为双向对流。清咸丰元年(1851)铁岭县境内的贸易渐盛,由陆路买粮汇到锦州的天桥厂贸易口岸,交流運输来交换其它生活用品,但道路修阻,且往来匪盗横行。而当时的交通运输工具笨重,只有畜力车、马驮、船载三种。马驮不过百斤,畜力车拉不过千斤,且人吃马喂费用很高,只有船能载粮万斤,大船载十几万斤,而费用较低。在有辽河水道纵贯东北平原,牛庄(营口)的腹地范围远较锦州广阔,所以随着东北流域的不断开发,最迟在道光末咸丰初,牛庄(营口)已经取代锦州,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海运口岸。这些客观条件促进了辽河水运的发展。清咸丰三年(1853),铁岭县令恺榕与路记防御双成禀请盛京将军奕兴,“开城西之马蓬沟码头河运,由辽河直运营口。”“咸丰三年三月十九日奉上谕据户部议覆奕兴奏请将内河船只在铁岭。”自始近代马蓬沟码头正式开港。

马蓬沟地处铁岭古城西郊,距城五里,辽河南岸,是当时辽河重要的水运码头。它水运畅通,南通没沟营(今营口市),北连通江口(今昌图县),来往船只不断,最多竟可达“时岁万艘”,“特别是日俄战争使通江口蒙受严重打击,原来繁荣的通江口水运贸易逐渐向马蓬沟码头转移,”因此又促进了马蓬沟码头其发展的趋势。

马蓬沟码头通往营口一段,春秋两季中流(正流),平时水深七尺。通往通江口一段水深五尺,适合帆船航行。同治、光绪时代,河运旺季,每日停泊帆船三、四千只,往来如梭,落锚桅杆如林。成千辆大车,或成千匹马驮子,往返铁岭城至马蓬沟间搬运货粮,车马行人,塞之于路,在铁岭城东关靠近柴河有小码头,有几十只小船,运载粮食,顺流入辽河马蓬沟码头卸粮,再从马蓬沟运回杂货。

正是“遥遥数片帆,吹没远天影”。滔滔的辽河水,如同巨大的纽带和桥梁,促进着南北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人员流动。

二、马蓬沟码头多样化行业及防卫组织和规定为水运畅通提供基本保障

东北地区未修建铁路之前交通路线主要是水运,辽河、松花江为主要运输道路,与地区外的交往通过辽河出海口营口与关内联系。客货运输依靠水运及畜力和人力运输,并形成传统的运道和基本货流趋向。码头是水运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水上运输活动的起点和终点。码头的多样化行业及组织管理是水运航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十分重要。

马蓬沟码头,地势洼下,北岸靠山有石崖,南岸平原,岸帮河淤土松,容易兑崖。辽河滚兑曾两次南迁,所以没有大的建筑物,主要商业集中于铁岭城内。清同治、光绪年间,兑去两座龙王庙,兑去三口井。光绪初年,码头附近囤积几十囤盐,当大水冲没盐囤时,盐流入井内,遗存的井水仍然是咸水。

冬季铁岭东关热闹异常。来往行人、大车拥挤,车一辆紧接一辆,过横道的人有时需等候几分钟,摊床一摊挨一摊。

春夏秋三季,马蓬沟更是繁荣热闹。整个码头形成八条街道,两边商店人员拥挤。开河后,封河前城内的商店、饭馆,多去码头设分号,邻近县也有来设售货店。外来商行、摊贩,有的临时盖板房搭席棚,一家挨一家,大小饮食业主百余家,庙前野台戏一唱一两个月。

码头南部,有船厂,造船、修船。每个造船、修船的工厂,占地十几亩,周围以秫秸(高粱杆)、木板做围墙。场地堆积木垛,木工常年在工厂内,造船、修理船只,在开河之前,更是终日忙碌。

码头航船分船主、把头、船夫三个阶层。养船人家,不一定自己管船。(船长、舵手)多半雇佣的把头、舵手。船主一户拥有帆船几百只、几十只和几只不等。一般四五只船组织一起,归一名把头管理。揽脚,装卸货物、船夫生活、账目等工作。养船的船主,有的自己总管一切,有的雇佣总管事的(也叫大把头)管理一切事务。船把头、舵手、船夫多数是临时雇佣的,不发工资,船赚钱大家分份子,船赔钱归船主,船夫白干,修理船费用归船主。停运时,船夫就不分钱。分份子的办法是:航运一次如净挣一百元,船夫伙食花去三十元,船主分三十五元,余下的三十五元,把头分两份,舵手分一个二份,船夫分一个份子,还有的分三厘、五厘的,看船夫能力而定。

往来马蓬沟码头的船帮主要可分四个帮。各帮有各帮的标志。(即船吊子)在桅杆顶上挂一个用各色布做成的,像顺风旗样子一条布,以识帮别,但各船主的又有另一标志。四个主要帮中,山东帮,船只最多,资金雄厚,势力大。不仅代运货运,又兼营粮业、丝房、钱庄、银炉等。山东王家有帆船上百余只,还有许多海船,来往青岛、烟台、他们的船只总的标志,是红吊子(红色旗帜)。天津帮,实力也较雄厚。通江口广源达船店有一百十几只船,占地一百八十亩,围墙高一丈五尺,院内有经纪房,代理管事,给老客代买代卖,担保、囤积。关内大商人有代理人,常年住在此处,自己买卖粮食,批发杂货等。还有造船、修船的工厂,成年累月排船。马蓬沟、营口都有他们的船店。天津毛家也有五六十只船。天津帮船只总的标志也是红吊子,形状与山东帮两样。乐亭帮,他们资金不及上述两帮,但在地方上人的势力很大。马蓬沟码头大权多半操纵他们手里。乐亭帮总的标志是兰吊子。船帮中实力最弱的是地方帮。没有商号、船店,只有船只,数目很少。养船最多的是老皮家有十几只船,而其他船户多则二三只,沿辽河两岸给农户运脚力。这船帮没有船吊子。除此四帮外,营口、通江口商号有养船的,也常来往马蓬沟码头购买贩运粮食。

再有太平伙(清朝末年称船会)组织,是为改善河运而成立的。(并代有保险性质)比如:探测航线,开河后在水中河岸残存冰渣、树桩等地方,设有航标,白天用旗,夜晚用灯,指挥船只安全航行。设船只避入场,以防互撞,对航运作用很大。

清同治元年(1862)各地均设有船店,营口有十几家船店,通江口有三家船店。铁岭也有八家大船店,而其他规模较小的船店还有几家,如广源浦等。船店都有经纪房子,每层一单间,外埠大商大贾长期居住。船店有掌盘(经纪)给客商代理买卖和运输货物,代收代发,也代为保管。按照货价,从买卖双方各取二分佣金。掌盘各司专职,有管粮、烟麻、杂货等掌盘。

码头上流通的钱币,因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币制很复杂。有制钱、银元、钱帖子、宝银、炉银,以后又有小银元及帝俄的羌帖(是我国东北和新疆地区民间对沙俄在我国发行的卢布纸币的俗称,即哈尔滨最初开埠之币——洋钞)和日本的银票、钞票。制钱是用铜制造,以铜为本,以文为单位。一百文为一吊,六吊兑换银元一元;钱帖子是商号开出的帖子,有图章,票面数量不等;宝银是银子制成元宝形,每一锭五十两,便于大宗买卖交易,小买化成炉银使用。小卖,不易分割,银炉熔化需要证明;炉银和宝银形状差不多,以后发小银元,以八十一元五角换炉银一锭。铁岭粮栈及内地粮商多半和营口银炉有来往,交易买卖双方以口头或通信交易,可在银炉支取、兑换、实为两方便。另外,码头上还有贫困人家妇女跨个筐,筐内放些小布块,给船夫缝补衣服,俗称“缝穷”的及推挎车的,扛袋子的和从关内来的骡驮子、驴驮子等形色不同的行业。

为了使码头水运畅通,清光绪年间先后设有斗秤局、期粮局及船捐局、盐捐局、河防局和镖局等机构。如铁岭设斗秤分局专征斗秤捐。制斗的规格是清政府的府州县大堂上的签筒,全国签筒一致。但各地“斗”不一样。铁岭斗是容量签筒的二十二个半,也就是二十二斤半。

奉天将军指定在铁岭设期粮局。商号买卖粮食有两种:一种为现粮,另一种为期粮。现粮即以现款买现货,期粮即指空买空粮食交易。只以到期粮食涨落,决定赔偿。规定买卖期粮,每讲妥一百石,抽捐银五吊,由买卖双方承担各半。此时铁岭买卖期粮的达八九万石,最多达十万石。光绪三十年(1904)以前,铁岭主要几个粮栈每家常年囤积粮食五六十個囤子,每囤五百二十石。礼发合常囤积二三百个囤子。为清沙除淤清政府在马蓬沟设立河防船捐局,收缴船捐。每只船去营口一次,收船捐一吊至两吊,以后改为一元至二元大洋。船到营口收挖河费,因为辽河入海口常为积沙淤塞,帆船担负挖淤费。而食盐必须经马蓬沟运进,因此,清政府在马蓬沟设立盐捐局,设缉私人员,清查私运和盐贩子,征收盐税。同时,为辽河航运的安全,先设捕缉营,住在铁岭城内。但对于河运安全作用微乎其微,奉天将军准设河防营,捕盗贼,保护河运。全航线设一个河防营,五百人,营部驻扎在马蓬沟,有八个分局分驻在营口、巨流河等地,及成立协助保护地方安宁和河运安全的保镖局等机构。

另外,辽河航运也有章程。航运章程由船店、船主和粮商三方共同订立,共同规定互相责任,各项杂支,运费损耗等。运营口一石粮运费是三钱银子,另外交祭神费银子二两,犒劳银二两,营口挖河银二钱,遮舱、垫舱苇席银一两,粮食损耗率一石为八升。船只集中在马蓬沟码头,等待装船。先由太平伙检验船只是否合乎规定,(船只新旧、载运量)船店和船主及粮商三方,共同核收,共同验检粮食质量后,将粮食过斗,装到船上(也有网袋子的),同时特地封出样子粮一斗,做为贩粮帆船到达营口交粮时,向收兑单位呈验,对照样子粮与所运的粮食是否一样的凭证。船店、船主和粮商各执三联单之一。单上注明粮食种类、数量、运费等。到达营口时,呈交收兑单位,验收粮食无误卸货。粮行高或用款即当时当地交易,粮行低或不需款,运到船店寄存,待价出售。

总地来说,尽管走私、舞弊和强征等不法行为依然无法杜绝,但马蓬沟码头多样化行业及防卫组织和规定形成了有章可循。

三、马蓬沟码头航运促进当时铁岭县及辽北地区经济、商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古代码头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码头只具备了其形成所必要的先决条件——自然港湾或自然航道。这个时期,它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为了栓系独木舟的简单靠船场。在半自然半社会人文状态下,码头又开始具备了其形成所必需的另外两项重要条件——航运和贸易活动。这种活动逐渐发展成为经常性的、具有一定数量以及在一定时期内有相对固定的几种货物输出或输入,码头航运也就在促进本地域的经济、商业及其它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北地区水道寡淡,直通大海的河道又更为有限,深阔的辽河也就成了运输主线。在清咸丰七年(1857),辽河航道已为清廷所知,是年秋七月,咸丰帝曾谕军机大臣等,看能否以“辽河一道”输运吉林所属地方的“甚贱”粮谷。到咸丰九年(1859)九月,咸丰帝已在谋求辽河“船规”了:“朕闻奉天没沟营(今营口市)、田庄台等处,为商贾辐辏之地,船只来往,向有规费。著玉明、倭仁、景森察看情形,将没沟营、田庄台船规酌量归公……”

铁岭马蓬沟码头属辽河内河航运码头,不比营口海港码头,加之辽河不定期涨水泛滥,因此当时的码头建造简单,多用棹木匝桩,麻袋装沙围住,还利用河身陡崖停泊,装卸货物。有时河南岸二三里都可装卸货物。河内停泊的船只常达千只以上,拥挤在河南岸,有时船挨船排到河心,泊船宛如一片浮桥。早晚炊烟缕缕,桅杆如林。奏开河运后,利用帆船运粮食、杂货等货物,由辽河直达营口,南来商品亦由之落地,商务上之交通极为便利。“每值冬令该三镇(海龙城、山城子、朝阳镇)及吉林南境各处粮车糜集铁岭。”该三镇先后放围荒(清朝皇帝打猎地方,亦称围场)。从此,河运日渐发达。甲午战争后,东丰、西丰和西安(吉林省今辽源市)又开放围荒,粮车益多,凡出口之粮都由马蓬沟码头起运。山东、天津船帮及山东、山西和河北大商巨贾相继来铁岭,铁岭的经济和商业极为兴隆昌盛。

清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年(1862—1904),铁岭商业繁盛冠于全省。各行商号汇集于铁岭城内。当时钱商集聚于关帝庙内;当铺聚集于西门外;杂货商集聚于北关财神庙附近;船店集聚于天后宫附近;烧锅、油坊聚集于北关;工业产品集聚于祖越寺左右,大商行、钱粮行都由公议会操纵。

马蓬沟码头大量吞吐百货,进口百货远销在铁岭西北方内蒙古之半部,东北方包销东边各城镇。在铁岭出口粮食,直接运至天津、上海各地,间接与洋商沟通有无。大连、牛庄(营口)扼于前,长春、哈尔滨控其后。当时铁岭不亚于大连、牛庄(营口)、长春和哈尔滨等城市,马蓬沟码头起到了主要作用。而那时的沈阳几十万人口所需的粮食、食盐皆由铁岭运去,沈阳、长春和东三镇的批发商,从关内进来的货,也在马蓬沟码头卸货。铁岭的钱商、粮商,多半是关内大商贾在铁岭设立的分号,他们资金雄厚,信誉在全国显著,常以口头或函件的通知,即可交易大宗买卖。铁岭粮食市场原设于东门外,市面狭窄,不能满足日益繁盛的粮谷交易。清光绪二十年(1894),粮食市场迁于药王庙门前,地势宽敞,农家卖粮,粮栈买粮,都在五更前入市场,天亮散市。瓜市、牧畜市、菜市和肉市都在黎明前开市,但是清晨市面仍拥挤践踏不堪。冬季市场一日常集二三千辆大车卖粮,市场的样子粮很快被商号买光。“河运开通后,每值冬季,令邑东西北,凡辽河上游各地之粮车云集于铁岭,等到春季开河后,由城内运至河口装载船只直达营口。同治、光绪年间岁出河载四五十万石。此后又多地出荒,粮车益多。光绪二十年间铁岭县境内大小粮栈达七八十家之多。”可见当时铁岭商业经济的繁荣程度。

马蓬沟码头航运的繁盛,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铁岭县公共事业的发展。譬如为方便往返码头运送货物,而修路。“自河运兴,由城往河口运粮皆雇佣大车,西关达马蓬沟之路春夏之际多苦泥泞不易通行。光绪初年由各车户集资铺设石道,皆以四五尺之长方石为之石路。”而“宣统二年,公设轻便铁路由城达河口用人力推行平车,装卸船载,颇称顺便焉。”

随着通商和航运的发展,当时的铁岭县凭借着较好的水上运输条件,其经济、商业和公共事业,都得到较迅速地发展与繁荣起来,即“码头盛城兴”,形成商埠。

四、马蓬沟码头是周恩来东北求学的第一站

清宣统二年(1910)春,12岁的周恩来“从伯父召,趋辽东”(自家大伯周贻赓‘大排行四,在奉天府度支司俸饷科任科员。),由在铁岭工作的三堂伯周贻谦税捐总局任职(1910年,湖北赈捐期满回铁岭。)顺道带着坐去北方的官船,取道山东、天津,到东北牛庄(营口),再转乘辽河(内河线)航运渡船,上溯至铁岭马蓬沟码头登的岸。1910年开春早,春节前就已立春,河水解冻较早。“正月二十四铁岭‘河水将泮;二月初八,‘桃花水泛出;二月十三日,‘铁岭柴河辽河业已开通较往年早到廿日之多;‘三月初五粮船出发”。“我到东北是坐船在牛庄上岸,第一站到铁岭,后到沈阳。”到铁岭之后,周恩来寄居在三堂伯周贻谦家里。周家住在铁岭税捐局后院,距银冈书院不远,三堂伯便把周恩来送进了银冈书院内银冈小学堂读书。银冈书院曾是辽北著名的“行教化昌明理学,啓迪后贤”的庠序之地。也是东北地区最早引入西方教育的学校之一,民主革命的思想和各种思潮在这里广为传播。可谓是“文明沾溉八方河山映日,人杰隆兴百代桃李迎风”。“致知格物”的训导陶冶了周恩来儒雅的风范,培养了他的文雅和仁爱,积极进步的学校教育开阔了少年周恩来的视野,萌发了他爱国主义的志向,更播下了他心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种子,为他后来投身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打下了良好基础,产生了深远影响。1946年9月,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中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輩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很显然,铁岭是他新生活的起点。马蓬沟古渡留下了伟人的足迹,它是周恩来东北求学的起点,走向世界的第一站。

马蓬沟码头正式开港于清咸丰三年(1853),于1929年停运,经历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四朝,到中华民国十八年,计有77年历史,为铁岭历史文化留下了淡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人民对周恩来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