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实践教学策略探析

2019-06-14 08:31王彩萍
神州·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策略

王彩萍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引入实践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本文选取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介绍集中高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建言献策。

关键词:品德与社會;实践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应该在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引入生活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实践体验式高效课堂。在本文中,笔者将选取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介绍集中高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建言献策。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改”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改变课程偏重理论的现状,并且课程比例中至少应该有25%社会实践活动课程。随着课改的推行,实践教学模式开始在课程教育中大放异彩。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就突出了实践教学在能力本位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经验,具体谈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

实践教学是培养兴趣的有效路径,而培养兴趣又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现行小学品德课教材根据教学改革要求优化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实践内容,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另外,实践教学内容通常取材于日常生活(如植树、敬老、救助流浪动物等),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并结合实践过程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学以致用是“新课改”下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学”即教学、学习,“用”即实践应用。实践教学是最直接的获取新知识和培养新技能的途径,也就是最直接的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的途径。

(二)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搜集信息、分析实践要求、实施活动方案、到后期得出活动结论的整个过程大多独立完成,这种民主互动的实践教学环境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践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景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文化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学会融入社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现在的小学生生活环境丰富多彩,幼小接触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五六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都比较丰富,并且对待事物有自己的主见。课堂教学内容不妨从生活中取材,将课程内容融入生活情景,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并从生活情景中得到启发。比如在讲《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一课时,围绕“认识休闲娱乐活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引导式提问“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休闲娱乐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再通过小组讨论获得更多休闲娱乐方面的信息。生活化的教学设计一方面缩短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社会性和思想品德需要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体验逐渐形成,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实践的课堂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实践创设足够的空间。自主探究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层是学生的个体探究,另一层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比如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一次调研活动,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调研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知识设计问题,如“你了解哪些战争年代中国受帝国列强欺辱的事件?”,通过调研活动记录不同人的答案,课后借助互联网查询并了解这些事件,从而深刻理解课本中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真正懂得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三)自觉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

实践是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对品德教育来说,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课外实践才是将课堂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能力和思想品质的有效途径。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公益活动,自觉服务社会,培养健康、积极、善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比如在讲《生活中的快乐》一课时,几位学生提到当他帮助别人时感到快乐,于是教师联系了小学附近的敬老院,组织学生利用周六去敬老院做公益,并为学生布置了一个写活动报告的作业:通过参加敬老院的实践活动你感受到了哪些快乐?为什么感到快乐?有一位学生在活动报告中写道: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为成为关爱老人的人而感到快乐和自豪!有位学生写道:老人们为建设祖国付出了一生,作为后辈,能够在他们风烛残年时为他们叠被子、陪他们说说话,我感到很快乐!学生在课外实践中都有所得,作为教师感到很欣慰,可见实践教学是品德与社会课中不可替代或缺失的环节。

三、结语

实践教学能够缩短课堂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在生活情景或社会实践氛围中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基于实践过程逐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精心编排实践学习的内容和流程,并且和学生共同参与实践学习过程,总结实践结论,逐步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逐步内化为个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良清.小学品德与社会“自主·合作”教学策略的转变[J].名师在线,2018.

[2]刘海清.《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活动教学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