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留守青少年犯罪行为

2019-06-14 08:31张伟伟
神州·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化

张伟伟

摘要:近年来,日益增多的青少年越轨及犯罪问题严重威胁到社会的治安与发展,因而研究该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文章将立足于该问题,从社会学中越轨行为理论出发,聚焦于青少年群体,对青少年犯罪行为进行深刻解读,以此来探究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对此进行分析,同时积极探索控制和改善青少年越轨及犯罪问题的相关措施,提出针对性建议,降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比率。

关键词:越轨行为;社会化;青少年犯罪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处于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日益突显,犯罪行为发生的对象逐步趋于低龄化。除此之外:家庭结构的不合理化、教育的滞后性以及同辈亚文化、网络科技的不正确普及等多个方面都对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严重的阻碍[1],从而导致青少年越轨及犯罪现象呈现膨胀化发展。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更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群体,而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对其人格化、社会化等都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积极探究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的成因和影响因素,积极帮助犯错后的青少年再度树立积极地自我认知,彻底脱离偏差行为的行列等多方面都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2]。

一、越轨社会学相关理论及概述

青少年的越轨及犯罪行为一直是社会学家普遍关注的重点,在社会学中,“越轨”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低龄化,青少年犯罪问题亟待解决。

(一)社会越轨类型及相关定义

“社会越轨”的类型主要包括: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在本文中研究的青少年犯罪行为主要包含在违法行为中,在犯罪学中所认为的青少年犯罪行为一般指14—25岁该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二)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相关理论

在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标签理论、失范理论、差异交往理论、文化传递理论、社会控制论等多种理论。

在本文中使用了标签理论,其起源于符号互动论,由社会学家莱默特和贝克尔提出。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是由“初级越轨”迈向“轨迹生涯”的过程,也是阐明越轨标签的自我预言证实过程的理论。

二、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的现状及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表报告称,在2006-2010年期间青少年犯罪数量增加了68%,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案件在5年的时间内增长12.6%,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总体数量呈现增长趋势,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增长迅猛。

青少年越轨行为包括聚众赌博、打架斗殴、影响学校管理、违背社会公德等初级越轨行为,而对于更深层次的犯罪行为多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行为,很少为过失犯罪,其实施犯罪行为时不考虑后果,手段残忍,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相关数据对比分析

青少年发生越轨及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青少年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团体化、低龄化现象明显;暴力程度逐渐加深;犯罪手段高科技化。

随着网络化的普及以及社会快速增长导致的人口流动性增大使得地区留守、流动青少年成为占比数量突出的群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统计,近几年处理的案件中,就身份构成而言,农民身份的未成年罪犯占比最重,达到43.18%,其次是无业人员占比约33.7%。这表明,农村青少年发生越轨及犯罪行为的比重明显高于城市青少年。

其次,发生越轨及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很大一部分存在着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法规意识不健全,对社会规范没有明确的认知等现象。

三、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相关原因分析

针对于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综合运用越轨社会学相关理论依据以及当今社会客观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将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利用对调查数据及资料数据对比分析的方式来进行综合的评价,有利于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目前社会青少年越轨行为高发现状的方案。

(一)社会化进程欠缺或受阻

社会化是指一个生物人经过学习、内化社会的规范和价值从而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一旦社会化过程失败或受阻,便会其对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产生偏差,造成弱社会化的状态,因此极有可能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

在儿童至青少年时期,影响其社会化进程并最终导致弱社会化的几个维度可分为:家庭、学校(教育)、同辈群体等,本文将具体针对这三个影响社会化的维度展开论述。

1.家庭

家庭是社会化最初的场所,父母的行为方式以及教育方式更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一方面,从社会调查给定的结果以及数据显示:在发生越轨及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中,家庭結构不完整的青少年(单亲家庭或孤儿家庭)占到犯罪总数的55.3%左右。这表明,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中,家庭的社会化培养以及常规的社会控制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家长存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的欠缺、对孩子关注度不够、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及心理变化、缺少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等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暴力(言语、心理以及肢体等)的教育手段。总体上来看,在青少年产生越轨以及犯罪行为的家庭中,普遍存在着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在家庭教育中采取错误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的现象。

对于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家庭来说,更存在着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选择外出打工,将孩子交付给祖父祖母的现象,这样的孩子群体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及青少年”。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产生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加剧等原因密切相关。对于这类群体而言此时的监护人难以承担起有效的教育青少年的社会职责,多数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心发育不健全,鉴别和选择能力低,未树立起完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少父母正确和细心的引导,容易造成社会化认知偏差。

社会对留守儿童及青少年缺少完备的监管制度,公共服务不完备。更由于社会快速发展,留守儿童及青少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从而导致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的滋生以及快速增长[3],这也是在青少年犯罪群体中留守青少年更是成为突出数量群体的原因。

2.学校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化教育以及规章制度,适应自身社会身份的重要场所,学生时期更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需的知识,更要积极内化学生的规范以及法律意识。而近年来,偏远的地区学校教育系统的不完善,师资力量的不健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使得青少年辍学、厌学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受教育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健全,更容易导致他们走上越轨及犯罪的道路[4]。

3.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是最为舒缓的交流方式,不受任何的约束,行为上具有绝对的自由,同辈群体之间更能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更易产生认同感,因此也更容易发生行为和思想上的偏离,团伙作案的现象在近年來尤为突显。

(二)标签理论下的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的分析

在标签理论下,本文中引入钱布利斯对两群青少年越轨生涯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选择性标定过程”最终如何制造出青少年的越轨身份的[5]。如下图:

图1 基于钱布利斯的研究整合的解释逻辑

此理论及研究阐明了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都是由较为普遍的、程度低的越轨行为逐步发展而来的,当青少年产生或存在较为普遍的越轨行为时,例如:说脏话、逃课、恶作剧等,社会中旁观者便开始进行潜意识的认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在严重的案件发生后,发生过越轨行为的青少年便是首要的“被怀疑者”,在这种环境生长下的青少年,便会“被选择”的走向较为消极的人生。

除此之外,人们普遍存在着对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青少年(我们称为第一类)与家庭条件较为贫穷的青少年(我们称为第二类)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当两群青少年同时发生越轨行为时,人们通常对第一类青少年采取原谅或者是不在意的态度,而第二类青少年便对他们进行越轨行为者的标定。大众对于两群青少年发生越轨行为时完全相反的态度是导致第二类青少年产生自卑心理或反抗行为的直接原因,会刺激他们将越轨行为继续发展下去,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越轨行为者。这也是为什么农村青少年发生越轨以及犯罪行为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城市青少年的部分原因。

因此,我们需要对产生初步越轨行为的青年采取相同的处理态度及方式,不歧视偏见,也应积极对产生前期越轨行为或产生逆反心理的青少年进行正面引导,防止其越轨行为继续发展下去,从而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

(三)社会化网络下的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的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网络已经贯穿大部分人生活的始终,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与游戏更是他们放纵的天地。由网络刺激以及主导产生的越轨及犯罪行为在青少年中越来越突显。随着网络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将自己逐渐依附在虚拟的网络上,现实与网络的界限逐渐模糊,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失范行为[6]。

对网络暴力游戏的过度消费,便是导致青少年产生越轨及犯罪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7]。网络游戏的逼真化效果以及暴力、血腥、刺激的快感不断刺激着正处于父母以及社会压力下的青少年,网络游戏作为他们释放压力、获得优越感最便捷的入口,在这种暴力游戏的驱使下,逐渐走向行为偏差,将虚拟的暴力游戏折射到现实世界的越轨行为中来。

如今,网络的传播速度早已超出大众的认知,在我国,网络监管制度相对而言并不完善,由于缺乏强关系的监督与正确的舆论引导,网络谣言和错误观念、行为的传播很有可能受到青少年的关注和接受,造成信息的失控以及对青少年原有文化的冲击,在此基础上刺激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

四、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的社会控制

通过本文论述关于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行为及进行解读,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问题亟待社会的关注以及解决。

针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大众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培养其社会化的正常进行。在家庭方面,父母应积极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变化,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推行家庭社会化教育,保证青少年在家庭中能及时了解到越轨心理以及越轨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应积极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强化师资力量,重视素质化教育以及法律知识的普及;社会对于青少年的行为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因此更需要社会提供更加完整以及公平的社会制度,加强对青少年行为的引导以及网络的监管,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和管制,让每一个青少年尽可能受到公平的社会关注和社会对待。

对待发生过越轨及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我们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去包涵他们,更加注重青少年犯错后的思想引导,去除有色眼镜,防止角色定义,让这类青少年能够感受到社会积极的指引和关注,及时进行行为的改正。

青少年越轨及犯罪行为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更是一个长期蛰伏的过程,重视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社会化成因,积极进行社会控制和社会整治,重视家庭和学校等正面化结构建设,重视青少年心理变化和需求,尽可能的降低青少年越轨及犯罪事件的发生率,加强对产生越轨行为的青少年的引导,让当代青少年更好的发挥社会职能,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

[1]于铁山.社会化与社会控制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基于湖北省少管所的实证研究[J].青年探索,2015 (2):80-85.

[2]张爱梅.标签理论视角下青少年越轨心理与行为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 (6):179-180.

[3]刘付红,王琪琳.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亟待关注[J].中国经贸导刊,2010 (12):85-85.

[4]李训伟.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9):896-900.

[5]刘能.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续)[J].青年研究,2003 (11):30-37.

[6]卫欣.基于社会化网络的农村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5 (4):91-96.

[7]刘涛.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加剧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 (2):36-39.

猜你喜欢
青少年犯罪社会化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论青少年犯罪现状及预防犯罪的策略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研究
找寻犯罪根源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对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