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育研究

2019-06-14 08:19郭红霞
出版广角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媒介培育

【摘要】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教育新形态。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亟须加强新媒介素养培育。基于媒介融合的现实和智慧教育的视角,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相比传统媒介素养更强调其媒介参与、媒介合作、媒介研究、媒介创造和媒介道德。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育具有完善个人发展、引领学生发展、服务职业发展和参与社会发展多重效能,需要国家、学校和个人等层面积极联动。

【关  键  词】智慧教育;高校教师;新媒体;媒介素养

【作者单位】郭红霞,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0.024

近年来,新型数字媒介的普及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全方位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引领人类社会快步迈向智能互联新时代,也使得公众新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关注。高等学校是国民素质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具有更高的新媒介素养。基于新媒体和智能技术融合的教育环境,高校教师的新媒介素养培育成为我们亟须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智慧教育与新媒介素养

教育信息化视野中的智慧教育,最早是由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及其掀起的智慧革命演绎而来。有研究者将其视为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即指整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智慧实践活动,促进学习者实现智慧学习,培养高智能和创造力人才的教育”[1]。也有研究者从生态学和系统论视角理解智慧教育,认为智慧教育是多种新兴信息技术驱动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2],更是高度教育信息化支持的教育新形态,并提出了智慧教育1.0与2.0之说 [3]。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加速推进和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创新实践,智慧教育在发展形态和发展目标上将全面转向智能化和智慧化,智慧教育必将在全国推广施行[4]。智能时代,教育转向和新媒体发展给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育提供了新机遇,也对教师发展和智慧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媒介素养是多个子素养(能力)的集合,其核心要义是个体在认知媒介和媒介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媒介服务个体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能力系统,其内涵和外延会伴随媒介技术、媒介形态和媒介文化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个体正确认识和有效使用媒体,提升媒介能力,培育合格媒介公民的教育,媒介素养不是个人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实践习得[5]。新媒介的不断普及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介素养。在新媒介融合和智慧教育视域下,文章将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界定为,教师个体在认知新媒介功能、特性和规律的基础上,能有效获取、分析、评估、传播及创造新媒介信息的综合素养。

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内涵是多元、多层面的,既包含大众化、基础的媒介素养培育内容,也因其职业特殊性而包含专业和职业媒介素养内容。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高校教师应具备新媒介意识、新媒介知识、新媒介信息能力和媒介道德等基础媒介素养,能够在智慧教育环境中理性使用新媒介,恰当把握个人接触新媒介的量和度,实现与媒介的良性互动和有效交互。二是作为教育者,高校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媒介教学、媒介引导、媒介设计和媒介研究等职业媒介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多样化的新媒介技术、新媒体工具和手段开展教育教学;能够有效参与和推动学校新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新媒介素养;能够理解、评价和反思智能化的媒介资源,创新性地整合、设计和开发新形态课程资源;能充分利用新媒介支持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教师基础媒介素养和职业媒介素养互为表里、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智能时代教师新媒介素养。

二、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作为建构智慧教育和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主体,其新媒介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影响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智慧教育的建设和科学发展。

1.新媒介素养培育有利于智慧教育的科学发展

智慧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并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发展人的智慧为核心。教师作为智慧教育生态体系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是实现智慧教育目标的关键。首先,具备良好新媒介素养的高校教师能够利用新媒介资源有效地获取、分析和评估信息,正确判断信息的价值,保证信息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利用信息,积极施加智慧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媒介观。其次,具备良好新媒介素养的高校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教育智慧,获得人、机、境协同的数据智慧、实践智慧和文化智慧[6],与学生建构社会文化知识和真实经验共享的共同体,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发展体验和互动交往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具备良好新媒介素养的高校教师能够以多种方式接触和选择信息资源,及时掌握新信息,开阔学术视野,创造自主和宽松的学术氛围,促进创新人才的培育和成长。

2.新媒介素养培育有利于和諧校园信息生态的构建

“生态学中的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人、信息、信息环境三个基本生态要素多维互动构成的综合体” [7]。人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客体,信息环境是与信息相互关联的一切外在因素之和。生态化的信息传播是系统三要素之间处于平衡且和谐向好的状态。智慧教育信息生态的平衡和智慧教育育人环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信息黏合。教育教学活动和信息交互的有序组织,既需要先进的信息文化作指导,又需要良好的信息环境作保障,更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作支撑。教师作为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主体之一,是教育信息资源最重要的组织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校园先进信息文化的建设者、促进者和引领者。要实现校园文明和信息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新媒介素养。

3.新媒介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

教师作为智慧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既要通过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也要持续实践自身智慧发展[6]。教师良好的新媒介素养正是实现自身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促进因素。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和传播方式不断丰富,智慧教育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和先进理念进行教学创新和课题研究。教师教学是一个不断研究、实践和反思求进的过程。教师将新媒介素养内化为自觉行动,首先可以将新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新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促进科学决策并实施精准干预,帮助学生利用新媒介更好地学习;其次,可以利用网络空间支持构建虚拟教研组、学习群和工作群等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实现师生和同伴之间的信息互通、协同创新。

三、智慧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育路径

智慧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既是新媒体受众,同时又是教育者,面临理念更新、角色重塑、技能重构和教育引领等使命,其新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升是当下重要的一个课题,需要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共同努力。

1.国家支持:政府是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育的主导者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向保证。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初步研究和实践阶段,应将教师新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智慧教育全局统筹考虑,着眼新技術对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影响并进行前瞻设计,以明晰的规划和建设方案凝聚共识,以鲜明的导向驱动全员行动。二是注重政策引导。结合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政府应尽快出台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和指导意见,通过建章立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新媒介素养培育纳入教师教育和考核评价体系,将新媒介运用和智慧教学绩效纳入职称评定、教学评估和表彰奖励,将新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支持高校教师利用新媒介进行教研创新;强化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管和健康文化导向,为教师媒介素养培育营造绿色空间。三是落实相关保障。财政支持和人才支持是高校教师媒介素养培育工作顺利进行和持续推进的可靠保障。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不断加强高校教师媒介素养培育的硬件条件建设,尽快协调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的和有影响力的教师媒介素养培训机构,提高新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师资水平,加强对外合作和研讨交流,促进我国新媒介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2.学校重视:高校是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育的主渠道

一是构建教师媒介素养培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育不能简单地实施信息化加教育的方式,不能在低效的培训中搞一阵风。教师媒介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必须认真分析多元化的媒介环境对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智慧教育改革进程、学校教育水平和教师实际进行体系化设计,科学设定学科教师新媒介素养等级目标,按照共性内容与学科特性相结合的思路,以完备的体系支撑教师新媒介能力发展。二是打造教师新媒介素养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高校要把专业和继续教育相结合,专家引领和群众性岗位训练相结合,多方式培育教师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具体可以本校新闻学、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学科教师为主体, 鼓励其他学科教师积极参与,针对性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资源和实践的研究讨论,通过进修、访学、培训和交流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化队伍。高校要加强与权威的专家学者、媒介实践者和传媒机构的合作,及时跟踪了解新媒介技术、新资源建设发展,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并进入课程;依托互联网和智慧校园网整合媒介教育资源,开发和充实网络媒介素养教材库、案例库和微课群等新资源,搭建基于智慧校园的长效的、开放的新媒介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三是开展常态化新媒体教育培训和竞赛活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智慧教育的内核是重构和创新教育教学。高校应把教师新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教师常态化业务训练的重要内容,可以结合实际分阶段筹划组织教师媒介素养和智慧业务学习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媒介融合技术;鼓励教师创新创造,举办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设计和新媒体教学创新竞赛,持续推进新媒体应用和媒介素养培育实践活动。

3.自我养成:高校教师是自身新媒介素养培育的主体

一是建立新媒介素养培育的价值认同。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体现了新时代教师媒介素养培育对个人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多重价值。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自我培养的前提是建立其价值认同。当前,高校教师要积极顺应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需要,理性审视新媒介环境和教学观的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和新媒介资源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二是强化新媒介素养的自主构建。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既需要科学指导和系统训练,也需要自我积极实践反思。有研究表明,新媒介环境给高校教师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高校教师具有强烈的新媒体技能提升诉求,但目前教师新媒介接触的活跃度低,媒介教学实践的自觉性不足,媒介反思意识不强。这些问题的解决亟须唤起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使教师在自觉自发的研究与实践中激发内动力,提升新媒介素养。三是积极研究和理性运用新媒介。教师新媒介素养自我培养的基础在于研究,落脚点在于实践应用。高校教师要树立开放多元的教育观念,确立在实践和媒介互动过程中提升媒介素养的理念;要善于利用新媒介技术支持自主、协作、探究和混合学习等方式,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中强化新媒介思维;要自觉把新媒介与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和资源服务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在充满智慧与创造的教研活动中提升媒介教研能力;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在网络学习空间的群体交流和跨文化互动中提高媒介参与技能;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教育,持续不断地汲取新媒介素养的强大能量,使自己成为新媒介应用的引导者、理性使用者和创新性的生产者。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贺斌.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 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2]杨现民. 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

[3]陈琳,陈耀华,郑旭东. 智慧教育  中国引领[J]. 电化教育研究,2015(4):23-27.

[4]郑旭东. 智慧教育2. 0: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教育新生态——《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解读之二[J]. 远程教育杂志,2018(4):11-19.

[5]陈力丹. 提升媒介素养 [J]. 东南传播,2017(8):33-34.

[6]祝智庭,魏非. 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发展创新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17(9):21-27.

[7]陈卫东.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6):52-54.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媒介培育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