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红色歌谣的革命性解析

2019-06-15 10:23陈玲
关键词:革命性

陈玲

摘 要:张曙的红色歌谣是中国民间歌谣革命化的产物之一。对张曙红色歌谣的研究多侧重音乐史视角,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进行研究的较少。张曙的红色歌谣充分表达了党团结群众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革命理想,也揭示了党的革命主张如何用音乐的方式实现大众化传播、民族化继承和个性化创新的。

关键词:张曙;红色歌谣;革命性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091-04

张曙(1908-1938)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新音乐运动的奠基人之一。然而,对于张曙其人及其作品的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与他在音乐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并不完全吻合。研究张曙红色歌谣的革命性有助于理解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必胜的执着信念与坚定追求,也有助于理解中国的革命音乐家是如何宣传党的革命主张的。

一、张曙红色歌谣研究概况

张曙,祖籍皖南的歙县。他一生创作了300多首曲目,现存100多首,其中大量革命歌曲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①他的红色歌谣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许多运动中曾发挥过巨大的组织、宣传、动员等作用,但是关于张曙及其作品研究的成果总体数量却偏少。

首先,張曙的作品分析及研究多散见于部分期刊、书籍之中,完整集中论述的较少。《张曙纪念文集》是其中较为典型的集中论述张曙作品的书籍之一。它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为了纪念张曙诞辰100周年而编写的专门纪念性集刊,其中对张曙撰写的文章、家书、作品、音乐人生等进行了大量而详细的记载。其他与张曙相关的研究成果,有的是从音乐史角度梳理的,如《中国近现代音乐史》;②有的是集中编纂的音乐作品选集,如《张曙作曲选》③等。

其次,直接研究张曙红色歌谣的文献数量总体有限。史一丰集中讲述的是张曙红色歌谣的群众性特点,认为张曙作品可以分为改编型、民族性、叙事型等不同类型。④史一丰在另一篇文章中诠释了张曙红色歌谣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独创性等特点。⑤刘成军力呈张曙音乐作品形成的革命历程,指出张曙的歌谣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历史性和创新性。⑥更多的研究都是从音乐史视角解读张曙红色歌谣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解读的偏少。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解读张曙的红色歌谣,可以揭示党在初建时期是如何通过红色歌谣进行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的。

再次,红色歌谣的革命性分析多集中于几块革命苏区的红色歌谣。顾楠华论及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传播特色。⑦姚莉苹分析的是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的思想先进性、主题革命性和表现形式民族性等特点。⑧王贵禄按照政治美学的标准将陇东红色歌谣分为四种类型。⑨红色歌谣的革命性解读多侧重于几块苏区根据地,本文解析张曙红色歌谣的革命性旨在丰富红色文化研究的层次性。

按照马克思“艺术源于物质生活”的观点,张曙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将歌谣与人民大众情感的充分融合,与我党宣传、鼓舞、动员群众等革命主张密切联系,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关联。同时,张曙也结合毛泽东强调的“文艺典型化”的要求,通过艺术的加工,赋予了红色歌谣一个个不同阶级人物的典型特点,展现了其红色歌谣的个性化和民族化特色。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等是张曙红色歌谣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石。

二、张曙的红色歌谣歌颂了党团结民众、保家卫国的革命理想

张曙的音乐作品主要集中于1929年、1933年、1935年、1936年、1937年和1938年等6个年份中。这些作品大部分都创作于1931年之后,因此,他创作的歌谣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1933年,张曙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其歌谣革命性的典型特色更加突出,所以他又被称为抗战音乐家。张曙以歌言志,以歌来鼓舞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同向同行,同仇敌忾,共同抗战。因此,红色歌谣也成为张曙表达党的革命理想、探索党的革命主张音乐化路径的最佳方式。

张曙的红色歌谣以其鲜明的“抗战”主题,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力图警醒众人、鼓励民众团结抗战的革命理想。张曙认为,一个曲调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主题,但这个主题最重要的是要有对群众的组织性、教育性及振发性。在国难当头之际,音乐家同样需要团结大多数群众进行救亡图存,否则就只有灭亡一路。“大多数人是一片散沙,需要你去组织他。大多数人是智识盲,需要你去教育他。大多数人是睡狮般的昏睡着,需要你去振发他。同时大多数人是牛马般的被困在地狱里,需要你去组织他,教育他,振发他,让他自己从地狱里挣扎出来。对准他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公敌‘战!……这些条件也就是音乐所固有的性能”。⑩因此,张曙认为,歌谣的创作需要满足中国共产党团结、组织、教育、振奋群众进行共同抗战的革命理想。他创作的歌谣也大都以“抗战”为主题。如《抗战进行曲》(1935年)、《还我河山》(不详)、《保卫国土》(1936年)等作品都充分反映了党与全国人民“共同抗战”的愿望。其中《保卫国土》一歌最为著名,成为家喻户晓、广为传唱的经典;《还我河山》则是用昂扬的曲调号召人们“消灭敌人,建设新国,驱除顽劣,还我山河”。11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党群之间同心协力,奋力抗战的决心以及对未来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张曙的红色歌谣是“国难”音乐运动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现了党不断探索抗战合作的音乐新路径的革命追求。张曙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积极筹划了国难时期的音乐运动。在此期间,他创作的大量“国难”音乐作品成为传达党的革命主张的重要载体。如《青年劳动歌》(1935年)就是一支广泛动员青年们进行英勇抗战,不怕困难和死伤,用高声歌唱进行战斗的歌曲。张曙与其他左翼音乐家一同组建音乐团体,共同推进“国难”音乐运动:张曙与聂耳、任光等成立的“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共同探讨中国歌曲发展的革命道路;1935年,张曙与田汉等成立上海舞台协会,认为“中国舞台协会的公演,是民族灵魂醒悟的曙钟,是民族生存斗争开始的呼号”!12并为田汉的《械斗》《复活》《洪水》等话剧撰写插曲;1937年末,张曙与冼星海等人共同组织“全国歌咏协会”,推动全国性的抗战音乐救亡运动。“国难”音乐运动不仅发挥了组织动员群众、有针对性地教育群众等作用,还通过多样的形式积极深入群众,推行党的群众路线。在郭沫若等共产党人领导下,在众多音乐家的支持下,张曙将红色歌谣与中国革命歌咏运动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团结抗战”的音乐新道路。

张曙的红色歌谣表达了工农阶级的利益诉求,坚定了党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来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革命信念。张曙将歌谣用于革命群众的动员、革命斗争的政治宣传,并通过快速传播歌谣推进了革命宣传大众化。张曙还深入工农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创作了大量的歌谣来表达工农阶级的真实利益诉求。如《农夫苦》(1936年)、《车夫曲》(1936年)、《日落西山》(1937年)、《我们要报仇——难民战歌》(1938年)等,都是为了号召工农共同抗战的红色歌谣。他的红色歌谣与工农群众有着高度共鸣,获得了工农群众的广泛认同。张曙还通过歌谣将工农等各阶级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最大多数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革命主张。正如在《公仇》(1935年)的开篇,张曙与田汉就共同号召:“同胞们,快停止私斗,来雪我们中华民族的公仇。”13这些红色歌谣发挥了动员民众团结一心共同维护国家利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政策主张!

三、张曙的红色歌谣推进了党的革命主张大众化、民族化和创造性

张曙红色歌谣的创作恰逢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践行伊始。张曙开始尝试结合群众的兴趣和知识文化水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和党的革命主张融入红色歌谣并加以传播,这就造就了张曙红色歌谣中国化的特有形式。

张曙的红色歌谣是对党的革命主张进行大众化传播的有效形式。张曙借用了大众耳熟能详的民乐曲风,创作了大量符合民众认知水平和欣赏习惯的歌谣,这些歌谣在传唱中不断推进党的革命主张被大众所认可、接纳和践行。《壮丁上前线》(1938年)用“斧头镰刀”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共产主义”和“苏维埃政权”的革命热情。由于《壮丁上前线》的歌曲风格新颖,群众都特别爱唱,由此,共产主义思想伴随着歌声开始走近广大党员群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面临国破家亡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全国人民要“共同抗战”,《卢沟问答》(1937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随着《卢沟问答》被群众广为传唱,党的“团结抗战”的思想得到宣扬。还有《我们要报仇——难民战歌》(1938年)、《军民合作歌》(1938年)等也是针对社会不同阶层的红色歌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想通过张曙红色歌谣得到广泛传播。

张曙的红色歌谣是党的主张民族化的有力武器。1937年后,张曙开始考虑如何能更有效地将自己的作品与民族特色联系起来,为此,张曙大胆模仿中国传统民间小调,创作了一种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红色歌谣。其中《秦琼访友》(1937年)采用的是仿梨膏糖调,《卢沟问答》(1937年)是仿小放牛调,《彦章摆渡》(1937年)是仿小上坟调等,尤其《丈夫去当兵》(1938年),除了采用民风曲调,还加上了说唱音乐的元素。这些红色歌谣由于模仿中国传统民间小调的形式,易于群众接受,在激发群众爱国情感上效果更佳。张曙还在红色歌谣中融入中国故事、话剧、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使得歌谣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如《彦章摆渡》的内容就来自五代时期王彦章拒绝摆渡胡兵进犯大梁的故事,借此激发群众不畏强暴、勇于抵御强敌进犯的决心。这些歌曲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一致,充分激发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张曙的红色歌谣是对民间歌谣的个性化创新。张曙的红色歌谣运用了中国民间曲调的样式,糅合了中国传统戏曲、传统乐器与西方音乐的独特风格,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歌谣特色。无论是声乐还是南胡,张曙的演绎都带有典型的个人特色,在作曲方面尤为突出。张曙曾学过徽戏、昆曲、京剧等民族音乐知识,也学习过西方音乐,这就注定他的红色歌谣曲风是中西合璧的。《丈夫去当兵》(1938年)就是其中较典型的代表,他以词曲结合的形式,将民族音乐的特色融入其音乐作品中,并借鉴了西欧音乐,形成了西欧小阶式音乐与中国传统民乐的完美结合,极大地提升了红色歌谣的艺术价值。

张曙的红色歌谣高度还原了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危亡而无畏牺牲的抗战精神。通过他的红色歌谣有效地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同心协力,共抗敌人。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取得革命胜利的根基之一就在于党能通过红色歌谣宣传、组织、动员广大人民共同抗战。

1938年12月24日,张曙在桂林因日本敌机轰炸而英勇牺牲,周恩来说:“张曙先生和聂耳同为中国文化战线上的两员猛将。”141995年10月17日,张曙的花岗岩雕像在皖南歙县落成,张曙音乐广场也顺利建成,张曙这位杰出的抗日英雄、人民音乐家将被人民永远铭记。

总而言之,张曙红色歌谣是民族文化和抗战精神结合的集中代表之一,不断深入研究张曙红色歌谣,意义深远!

注 释:

①黄吉士.张曙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②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③张曙.张曙作品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④史一丰.张曙群众歌曲的创作特色和演唱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2):132-134.

⑤史一丰.身随烟共灭,曲与日增辉——张曙歌曲创作的特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146-147.

⑥刘成军.张曙的革命音乐创作及其影响[J].兰台世界,2015,(22):60-61.

⑦顾楠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传播与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06):144-148.

⑧姚莉蘋.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的特质[J].湖南社会科学,2010,(04):161-164.

⑨王贵禄.陇东红色歌谣:政治美学、革命记忆及民间叙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03):136-143.

⑩11121314中国音乐家协会.张曙纪念文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7,37,9,22,275.

参考文献:

〔1〕王颖峰,夏立生,李红梅.江西万安地区红色歌谣的历史内涵——井冈山红色音乐研究之一[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05).

〔2〕武丽娜.抗日战争时期音乐在我军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3〕张红,刘媛.基于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央苏区设计艺术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2,(23).

〔4〕朱小理.紅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1.

〔5〕李巧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底层动员[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06).

〔6〕桑俊.红安革命歌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周少玲.浅谈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J].党史文苑,1995,(01).

〔8〕黄吉士.张曙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9〕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10〕张曙.张曙作品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11〕史一丰.张曙群众歌曲的创作特色和演唱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2):132-134.

〔12〕史一丰.身随烟共灭,曲与日增辉——张曙歌曲创作的特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146-147.

〔13〕刘成军.张曙的革命音乐创作及其影响[J].兰台世界,2015,(22):60-61.

〔14〕顾楠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传播与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06):144-148.

〔15〕姚莉苹.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的特质[J].湖南社会科学,2010,(04):161-164.

〔16〕王贵禄.陇东红色歌谣:政治美学、革命记忆及民间叙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03):136-143.

〔17〕中国音乐家协会.张曙纪念文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18〕徐德培.赣南苏区红色歌谣的语言特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9〕沈婷婷.川陕苏区红色歌谣产生的原因[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20〕吴晓川.传统艺术品种的现代转型下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再生——以川陕苏区红色歌谣保护、开发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

〔21〕吴锦顺.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D].江西财经大学,2009.

〔22〕欧阳绍清.多学科视野下的红色音乐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3〕董晓.论“红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功能[J].艺术教育,2009,(08).

〔24〕陈建平.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9.

〔25〕刘德,曾岚玲,刘茜莹.客家山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孕育关系浅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26〕温旭琼,黄云莉.红色歌谣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04).

〔27〕陈丽.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兴起缘由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28〕徐德培.赣南苏区红色歌谣的语言特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9〕程涛.分析“红歌”里的军事语言的风格[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

〔30〕王楹.论中国经典红歌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31〕戴彦敏.赣南苏区红色山歌艺术形态研究[J].大舞台,2010,(06).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革命性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为女装带来革命性改变的法国偶像
“工农兵话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革命性”重构
“这是革命性的”:新的网上书店联手众独立书店抗衡亚马逊
搭载革命性Uni-Core技术 KEF宣布推出KC62超低音扬声器
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三重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两个维度
五维数据存储对档案工作的革命性影响
引发IR的革命性突破——评测瑞丰红外RE30系列
第二媒介时代涂鸦文化的功能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