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名将奎媛媛的跨界人生

2019-06-17 05:24独家专访
北广人物 2019年21期
关键词:体操赛车马来西亚

独家专访

文/本刊记者邢大军

封面摄影/孙贺田

调图/丁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体坛群星璀璨,身为其中的佼佼者,体操名将奎媛媛曾创造过骄人佳绩。作为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主力队员,她参加过1996年和2000年两届奥运会。在1996年第3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奎媛媛夺得女子自由体操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自由体操世界冠军。此外,1997年世界杯体操大赛,奎媛媛荣获平衡木第一名,跳马第一名。1997年第8届全运会体操比赛,奎媛媛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自由体操第一名。1998年的全国体操冠军赛,奎媛媛获得跳马冠军。1998年中国杯国际体操大赛,奎媛媛夺得跳马冠军。

相对于事业辉煌,生活中的奎媛媛更具传奇色彩。

她是地道的北京人,“飒爽”的北京姑娘,绰号“奎大头”;她是典型的80后,喜欢不走寻常路;她性格乐天,遇事常能豁达笑对,用幽默化解苦涩;她带伤取得世锦赛冠军,也因伤失利奥运会;执教马来西亚体操队,把该队推向冠军宝座后她却急流勇退;生活中跨界发展样样精彩,玩赛车曾经历生死一线……

日前,体操名将奎媛媛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深情并生动讲述了她体坛内外的精彩瞬间和苦乐点滴。

开始练上体操,我发现跟想象的不一样。体操基础是压腿,不像现在兴趣班那种玩的性质,是真的玩命压!进去两天半,我就不想再去了。

因为看热闹结缘体操

“偶然举一杯,事至我不知。”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名作《饮酒》。回首往事,话说当年,用这句诗形容奎媛媛这一刻的状态,似乎非常恰当。竞技体操是典型的童子功,从事此项运动的运动员,其最初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多与父母当年的决定相关。面对这样的常规问题,奎媛媛的回答非常规:“小时候父母为什么送我去练体操,关于这一点,你不应该问我为什么,你应该去问他们啊!问我,我不太能理解,真的,到现在我也不太能理解。”

北京姑娘快人快语,“飒”的一面,由此可窥一斑。

很多人走上体育之路,缘由无外乎这几个,有的人是天生我才难自弃,有的人是世家延续难自持,有的人是兴趣所致难自抑,唯独奎媛媛遭遇体操的契机最为与众不同:因为看热闹!

奎媛媛1981年6月23日出生于北京,4岁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上世纪80年代,对于童年的奎媛媛而言,遇见体操,无惊无喜,懵懵懂懂,稀里糊涂,机缘巧合,天意有定。她说:“我父母不是搞体育的,家里也没有人做这行的,我去练体操,完全是赶巧了。当时我们一家人去北海公园玩儿,然后走到什刹海体校那儿,正好那天赶上体校的体操队招生,围了很多人。我们正好从北海公园出来,可能是因为我们一家人都比较喜欢看热闹吧,看见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在那儿,父母就带着我过去看看。过去以后,我就被教练盯上了,教练然后就跟我父母说,让孩子来练体操吧。我觉得,父母之所以同意我去练体操,就是觉得,反正在家也是折腾,还不如送到体校跟大家一块儿折腾呢!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我走上体操这条路的原因。另外,小时候我身体也不是特别好,尤其一换季就容易生病,多锻炼锻炼身体,起码能提高免疫力,对能身体好一点儿吧。那时候我觉得那个地方有蹦床和海绵坑,还有各式各样的器材,觉得很有意思,一定比家里好玩儿多了。父母问我喜不喜欢,我就说喜欢,喜欢!那就去吧,就这样正式报名,开始练上体操。

“然而,开始练上体操,我发现跟想象的不一样。体操基础是压腿,不像现在兴趣班那种玩的性质,是真的玩命压,还有大量的体能训练,很累很苦的,没有什么快乐的成分。进去两天半,我就不想再去了,我妈每次送我的时候我都要哭闹一下。后来我爸不让我妈去送我了,改由他来送。说来也怪,我爸送我去的时候,我就会很乖,还摆手说:爸爸再见,早点儿接我。”

一波三折的体操之路

该进国家队了,我又没被选上!那时我们组三个运动员参加了全运会,然后国家队教练选上了她们俩,还选上我们队的教练,就是没选上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宋代陆游的名作《游山西村》。从踏上体操之路,到步入国际赛场,这句诗可谓是奎媛媛体操历程的鲜明写照。

场上几分钟,场下几年功。为艺者或从事体育项目者,苦心修炼,无非期待更大的舞台或更高的赛场。这一进取的过程,有的人水到渠已成,有的人山路十八弯,奎媛媛的经历属于后者。尤其有趣的是,如今的体操名宿,启程时绕的弯路非常大,差点改行成为杂技演员。回溯当初体操之路,回望当年的自己,奎媛媛的这一番讲述很有趣:“我退役了以后,有的时候,我会跟那个教练开玩笑,我说你承不承认,你那个时候没有眼光,不挑我!他就会说:哎呀,那个时候,当教练我也经验不够丰富。要搁现在,我肯定第一个就挑你!那小腿长得比大腿还粗,一看就有劲儿!”

北京姑娘心直口快的特质,溢于言表。

奎媛媛有个响亮又特别的外号“奎大头”,据她说,或许是小时候身体比例不太协调,头相对显得比较大,所以自小就有这个外号。大家都这么叫,以至于久而久之,如果谁突然改口呼叫她的大名,常常会一时反应不过来,很不习惯。对于外号,奎媛媛欣然接受并很是受用,自己的微博干脆就用“奎大头”来冠名。

从世俗的角度说,名字不过是一个人的标志符号,但如果从玄虚的维度上讲,名字也会昭示并影响人的命运走向。

在什刹海体校练了四年体操后,“大头”就遭遇到了令她“头大”的事情。不过,幸好她不还有个本名“媛媛”,结果都还不错,倒是也应了那句“语迟则贵,事缓则圆”。

回忆当年,奎媛媛说:“当初,其实我的身体条件,不是特别适合练体操,在很多人眼里,我不是练体操特别好的材料,不是特别的符合这个项目。尤其是每个教练的选才标准不同,一人一个标准。我四岁到八岁是在业余体校练的体操,接下来当我从业余体校到先农坛的北京体操队试训的时候,没有教练看上我,等于说我就进不了北京队了,他们觉得我不适合练体操,不适合继续向上发展了,觉得我的条件不容易出成绩。这种情况下,就面临改行了,练了四年体操,突然一下子进不了北京队,之前的努力等于就废掉了,时间和精力都浪费掉了。正好,先农坛离天桥不远,天桥那里有杂技团,我父母带我去杂技团面试,通过了,也要我了。记得当时,我业余体校的教练就跟我妈说,说孩子练了这么多年体操,废掉了怪可惜的,毕竟杂技是一个表演项目,不是一个体育项目,说要不然你再带她去北京队试试。于是我妈就又再次带我到了北京队试训,后来就是北京队的教练刘群琳把我留下来了,她觉得我虽然不被看好,但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就这样跟着她练了三年,1993年参加全国运动会,我作为整个全运会里边最小的运动员参赛。当时北京女队只有一名国家队运动员,我就要跟她竞争这个全运会的上场名额。当时教练极力推荐我,教练觉得我年轻,也具备一定的实力,在平衡木项目上有夺金的实力,有发展潜力。于是教练就跟领导打保票,说如果我砸了,或者是怎么样,她就辞职不干啦。

“全运会我的发挥还可以,获得了团体第二名,平衡木第四名。但是因为个人条件的原因,全运会以后国家队招生,该进国家队了,我又没被选上!那时我们组三个运动员参加了全运会,然后国家队教练选上了她们俩,还选上我们队的教练,就是没选上我。当时国家队的教练陆善真缺搭档,需要进一个教练,所以挑上了我们教练。那时我的心情特别难受,我记得特清楚,他们10月份要去国家队训练了,我就在想,那我怎么办?后来我们教练说:这样,你跟着她们一起去。就这样,等于说是我们教练一路把我带到了国家队,还跟国家队教练陆善真推荐说:你看看这个孩子,她特别有特点。就这样留下了,然后,我成了陆善真在国家队在当主教练时带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说起来,我特别感谢我那个女教练刘群琳,对我像妈妈一样,这一路都是她帮我争取机会。比如说我们的男教练陆指导在一旁教另外一个运动员学习难度大的动作时,但却不教我,刘群琳教练就会替我争,问为什么不教奎大头?陆指导就会说大头条件不行,做不了。刘群琳教练就说,别人做得了,奎大头也没问题。结果后来,这个高难动作,别人没练下来,我练下来了,因为我腿粗有劲儿,胆子也大,敢拼。我退役了以后,有的时候,我会跟陆指导开玩笑,我说你承不承认,你那个时候没有眼光,不挑我!他就会说:哎呀,那个时候,当教练我也经验不够丰富。要搁现在,我肯定第一个就挑你!那小腿长得比大腿还粗,一看就有劲儿!”

异军突起的替补队员

那时年纪小,也没大赛经验,就是跟着人家一起练,我自己的教练也没去,作为候补队员,不受带队教练关注,我就自己在旁边练。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此诗句出自唐代李白的《侠客行》。1996年,年仅15岁的奎媛媛亮相波多黎各世锦赛,获得自由体操冠军,为中国女子体操队夺得首枚自由体操世界金牌。鲜为人知的是,上场前,奎媛媛仿佛是一个形单影只、常被忽视的独行侠客;上场后,她却异军突起、脱颖而出,成为大赛的一匹黑马!

兜兜转转,一波三折,跌跌撞撞,峰回路转。不被看好是常态,但难能可贵的是,奎媛媛始终保持着上佳的心态,回首1996年,她说:“那一次没有觉得有多难,因为上场时没有压力,根本就没有在中国的传统弱项自由体操上获奖的想法,所以也就很轻松,只是说上去表演,保持好表情,把所有的东西做好就行了。其实每次比赛,我也都是秉持着这样的心态,能把自己发挥到最好,那自然分数就不会太差。”

北京姑娘心平气和、超然物外的劲头,一言蔽之。

1996年4月,在波多黎各举行的第32届世锦赛,可谓是奎媛媛体操生涯的一个高光亮点。然而,世人不知的是,参赛之初,她只是一名“替补”队员,她有望冲击金牌的项目并非自由体操,而是平衡木,但预赛时失误“从上面掉下来了”。谈及那一年的梦幻之旅,奎媛媛说:“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参加世界大赛,那一次我的两个教练都没有去,我是跟着别的教练去的,我是作为第三候补队员去的。那时年纪小,也没大赛经验,就是跟着人家一起练,我自己的教练也没去,作为候补队员,也不太受带队教练的关注,我就自己在旁边练。当时法国队的教练也是一个中国人,她看到我之后,给我的教练打电话说:你们那个奎大头好可怜呀,自己一个人在那练。

“我还算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吧,训练的时候我善于观察别人。当年自由体操这个项目是中国队的弱项,然后我就会去看自由体操比较强的罗马尼亚和俄罗斯队的训练,也没有教练管我,我就在旁边边观察边琢磨边模仿,学习一下,看为什么他们翻的那个直体两周会又高又飘,我们怎么就翻得那么费劲呢?看他们训练,算是偷师学艺吧,我就在自己做的时候试着去模仿,一下子就学会了,而且我的落地还非常稳。我拿世界冠军的那一套动作,主要靠的就是落地平稳干净。

“其实那次去比赛,我的平衡木水平还不错,具备冲击冠军实力,但16进前8那场比赛,我失败了,就没进前8。但我同时参加了自由体操比赛,预赛比下来获得第二名,一下子进入前8,当时教练就觉得这个具备夺得前3的潜力,至少可以冲击铜牌吧。在我之前,自由体操项目中国队从来没有拿过金牌。记得当时,我准备的那套自由体操动作难度系数不够高,缺了一个难度动作,到决赛了,这怎么办啊?当时还临时开了个会,还给国内我的教练打了个长途电话,商量看是不是要改一下难度。最后临时给我加了难度,多加了一连串跟头,之前没练习过,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但当时我年纪小,体能还不错,上场也很兴奋,所以没觉得有多难。因为没有压力,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想法,所以也就没有压力,只是说上去表演,保持好表情,把所有的东西做好就行了。体操这项运动,不能紧张,心态放松才能练好,一紧张动作就会变形,变形就失误,就会影响分数。例如平衡木只有十厘米宽,你稍微紧张点儿,就会影响发挥,动作也会变形失误。”

体操之旅成伤痛之旅

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我已经是大龄运动员了,不可能再参加2004年的奥运会了,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所以当时就没有做手术,就一直靠绷带坚持。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在奎媛媛的体操生涯当中,她曾经历过两次奥运之旅,但都意外失利。谈及这段往事,奎媛媛坦然面对,淡然处之,心态倒是颇为暗合“也无风雨也无晴”。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两次奥运会,对于绝大多数运动员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挑战。两次意外失利,对奎媛媛来讲,则是人生的另一番收获,她说:“现在有很多人把我定义为悲情英雄,我倒不这么认为。运动员这个职业就是这样,有成功也有失败,伤病更是在所难免。我已经很幸运了,能参加两次奥运会。到目前来说,我对自己的人生还是比较满意的,没有什么太多的遗憾!”

北京姑娘实在、不矫情的特点,点滴之间,袒露无遗。

除了破纪录或奖牌,伤痛应该是运动员的另一个职业标识。谈及奥运之旅,谈及伤痛,奎媛媛说:“我1997年参加全国运动会,就是带伤比赛。赛前我的脚断了,团体决赛做自由体操,把脚腕儿韧带崴断了,肿得很厉害,当时医生说不能比赛了。但我是北京队的主力,上不了场会影响北京队的成绩,领导就问我能不能坚持拼一下,但医生说不行。后来教练跟我说,你自己考虑吧,全运会四年一届,上一届你年纪小,现在这届正当年,下一届又老了,下一届你行不行啊?你还能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吗?当时,其实我也非常想上,因为我当时的技术水平以及状态都正处在高峰期,具备拿金牌的实力,再有就是全运会这样的大赛,机会难得。就这样医生说,那就打封闭吧。打了封闭,打上绷带,就开始参加训练做准备。全能决赛那天早上,教练说那你先去活动活动,适应适应这个疼痛。但是,我当时根本走不了路,刚开始活动慢跑,疼痛很厉害,就只能站在操场边上开始哭,叉着腰就开始哭,想动动不了,疼啊!后来,稍微活动活动之后,就回房间准备下午的比赛,化妆换服装。下午又来了,教练说要不然减一下动作难度吧,不是脚不行吗。但我说不减,既然比赛,反正我都来了,我为什么要减难度,不减!就这样上场了,然后就拿了全能冠军,还拿了自由体操冠军,跳马拿了第三。下场后,大家都跟我开玩笑说,你的脚是真折了还是假折了?

“1996年奥运会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正常的比赛。平衡木有一套规定动作,那时我年龄小,起步晚了一年,规定动作相对较弱,预赛失误了。其实,我的自选动作成绩还不错。自选动作的成绩,包括单项决赛下来,我都是第一。但当时的规则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个成绩相加来取平均分,我规定动作的成绩拉了分,所以没能进入决赛。

“对于运动员来说,平时训练受伤很多,只不过是在赛场上让大家看见了。1999年的时候,我的膝盖就已经受伤,医生建议我做手术。当时,我们教练又来跟我聊天儿,说你现在要做手术,这个恢复期很长,就赶不上明年奥运会了。因为我当时是有夺金牌的实力的,他们肯定希望我去。另外,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我已经是大龄运动员了,不可能再参加2004年的奥运会了,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所以当时就没有做手术,就一直靠绷带坚持。

“2000年奥运会,当时我跳马第一跳成功了,第二跳也没失败,只是落地的时候,扭了一下腿。我当时下场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迈哪一条腿,因为这边的膝盖已经完全没知觉了,我就愣在原地动弹不了了,然后看着我们教练。教练马上就意识到,我不能走了,然后他就赶紧冲上来,把我抱下去了。

“抱下去以后,我就让医生给我处理,因为接下来的平衡木我还想去试一下。医生帮我处理完之后,我还在地上坐了小翻动作,觉得还能坚持,所以还是选择继续参加平衡木的比赛。赛前,每个人有30秒准备活动,我就上去了,上去了之后,我做了一个舞蹈动作,一踢腿,我就又跳下来了。因为踢腿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膝盖已经不听使唤了,韧带和绷带已经拉不住我的腿了,腿已经自己晃荡了,站都站不了。

“说实话,2000年奥运会那一幕,至今还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当时跳马第一跳,我成功了,但第二跳把以前有伤的膝盖给扭了。大家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练把我抱下来的情形。其实每次回想那一段,我都有说不出的滋味。当时,我已经19岁了,不可能再等下一个4年,所以很多人都说我是悲情英雄。但这就是命吧,对我来讲,不能说是悲情,只能说算是遗憾吧。

“两次奥运,对我来讲也不算打击,我觉得这是一个运动员的一种正常的经历。有很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都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失利,相比较我们还是比较幸运的,还有很多运动员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而且奥运会上拿金牌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才能显示出奥运会的珍贵和重要。”

海外执教带伤创佳绩

能帮助她们在客场战胜劲敌东道主新加坡队,让马来西亚时隔十四年,再次获得女团冠军,并最终以三金两银三铜的好成绩超额完成比赛任务,实属不易!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来自唐代大家王维的《终南别业》。新世纪之初,跟许多功成名就的运动员一样,奎媛媛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转型期,那就是退役。水穷处,云起时,是不得不面对的客观冲突。“行到”后能“坐看”,此种心态的获得则需要主观大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奎媛媛做到了,并且不是坐等,而是迈开腿说走就走。

懂得进退取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临抉择,有人被动,有人主动,奎媛媛选择了主动。世纪之初的那几年,可谓是奎媛媛职业生涯中的另一个闪光点,她进入大学却又选择退学,她受邀执教马来西亚国家体操女队,短期内竟将该队推向冠军宝座。“生活中有太多的遗憾,肯定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称心如意,与其患得患失,不如主动出击。我觉得,退役以后的生活,比我的运动员生涯还要精彩。”奎媛媛如是说。

北京姑娘率性洒脱的一面,言谈举止,即刻尽显。

寻找自我,需要胆识、勇气和魄力,同时也会伴随着波折和困苦。谈及退役后的生活,奎媛媛说:“我是2002年9月选择的退役,退役之后进入了对外经贸大学法语系学习。当时运动员退役了有机会去大学继续学习,我当时想法比较简单,觉得学一门外语比较有用,别的学生英语起点已经很高了,学法语在大学里大家都是从零开始,而且法语也是奥运官方语言。我那时候对跨界学习很有兴趣。学习法语,可能是个性中有比较浪漫的成分,觉得学习法语之后能到法国去领略艺术和时尚,而且奥运会很多规则都是他们创立的,顾拜旦的《体育颂》至今仍然是我最喜欢背诵的——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源泉,你突然降临在终日忙碌的人群居住的林间空地,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看,这意境多美。但是,进入大学学习以后发现,我之前的想法太简单了,跟不上啊!刚开始词汇量比较少的时候还可以跟上,但是到后来变成英语教学的时候就傻眼了,外教用英语授课,我就跟不上了,如果没有照顾的话很难完成学业。我是个好胜的人,实在不能容忍比人家差一大截的感受,与其浪费四年时间,还不如算了,于是学习半年后就选择主动休学了。

“休学后我去了首都体育学院学习体育教育专业。这段时间,我之前北京体校的教练正好在朝阳体校教小孩练体操,缺人手,于是就叫我去帮忙。这期间,莫慧兰给我介绍了一个工作,在一家外企做总经理助理,做大学生体育赛事的推广工作。后来我又转到宣武区体校,也是教小孩练体操。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长途电话,是马来西亚体操协会的副主席打来的。他是一个华人,之前我当运动员的时候在比赛中常碰到,所以他记得我,就通过在马来西亚工作的中国教练打听到我的电话。他问了我现在的情况,接着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去马来西亚执教国家女队,帮她们提高一下成绩,因为她们已经有十四年没拿到东南亚运动会的冠军了,一直都是被新加坡压着。当时我想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并不一定就是一名优秀的教练员。教小孩练体操,我已经有经验,那何不去挑战一下,看看自己带更高水平到的底行不行。于是就答应了,就去了马来西亚当国家女队的总教练。

“我2013年到了马来西亚,执教了两年。原本他们是想聘请我执教5年,预备在2017年本国举办的东南亚运动会上,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条件来赢取东南亚的冠军。但我执教两年,就带队在2015年新加坡举办的东南亚运动会上客场提前2年拿下了体操女团的冠军,算是提前完成了预期目标。其实,刚到马来西亚的时候非常头疼,因为不像中国队,选上来的都是精英,马来西亚全国最好的队员就是国家队那几个,基础比较差,水平参差不齐,白天手把手教,晚上还得看视频研究琢磨怎么办。再有就是离开北京到这么远的地方,一个人孤零零的,背井离乡,非常不适应,薪水也不算高,钱基本上都花在我回国探亲上了。

“在马来西亚执教期间,我还受了伤。因为马来西亚条件不行,训练中没有助理或男教练在边上保护运动员,那我只能自己上,原本这些都是男教练的活儿。我没有搭档,一个人要带四个项目,有些动作必须要男教练上手去抄起运动员,这样运动员才会有这种杠上的感觉。当时为了保护运动员,我从高处跳下来的时候,脚一下子就崴了。当天还是马来西亚的休息日,医务室也没人,找了半天没医生。后来到了羽毛球馆,碰到马来西亚的羽毛球国手李宗伟的私人医生,他建议我去医院检查。后来在一家私人诊所拍片子,发现脚踝骨折加错位,需要赶紧动手术。

“当时接近春节,我已经买了回国探亲的机票,为了不耽误病情,也不耽误我回国探亲,第二天就去医院做了手术,里面有钢板和钢钉。后来我就坐着轮椅,走残疾人通道上飞机回国探的亲。在马来西亚执教两年多的时间,第一次随队参加重要赛事,就能帮助她们在客场战胜劲敌东道主新加坡队,让马来西亚时隔十四年,再次获得女团冠军!并最终以三金两银三铜的好成绩超额完成比赛任务,实属不易!在马来西亚执教两年后,我就选择回国,他们虽然一再挽留我,我是一个喜欢挑战新鲜事物,喜欢不走寻常路的人,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儿。毕竟我的家人、孩子都在国内,于是我就回来了。生活不必非要完美,只要过程精彩就好,什么事情都不如自己开心来得实在。”

赛车生涯生死一线间

我们的车在一个高速的飞跳落地后,赛车失控撞出赛道。赛车侧翻,我昏迷不醒,被压在下边,车子当时就冒烟了,幸好没起火燃烧,否则就全完了。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此诗句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忆长安曲》。近些年来,如果要找一个词来标记曾经的体操冠军奎媛媛,那无疑是:跨界。不但频繁跨界,而且是飞速跨界,每一次由零开始,都全力以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奎媛媛看来,希望在于努力,成功在于坚持,凡事只要坚持不懈,过程可能比获得成功还令人兴奋。推广冰雪运动,练习滑雪;去玩滑翔伞,考取全国顶级飞行证书;加盟体育传播公司,出任体育节目主持人;进入乐器研究院,尝试在音乐和体育中间找到共振点;参加赛车运动,并获得全国冠军。当然,赛车比赛中间,也曾生死一线,身负重伤。对于这一系列跨界尝试,对于冒险,奎媛媛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我赛车受重伤住院,医生都规劝着问我伤好了还去比赛吗?我说去啊,我一定要去啊!医生都急了,说你还敢去啊!?其实,对于赛车事故,我一点儿都不害怕,也没心理阴影。我喜欢驰骋的感觉,骨子里是运动员的基因,让我从来不言放弃,要做就做最好。”

北京姑娘自信且独立的个性,尽在言中。

2010年,奎媛媛在一个纪念活动上第一次接触赛车,便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专业培训拿到赛照,自此开始跟着拉力赛四处奔走。谈起赛车,谈及跨界,奎媛媛说:“从马来西亚回来后,我尝试着挑战了很多之前没接触过的事情。我先去的是一家滑雪培训机构,在那里做活动运营,并做滑雪教练辅助的工作。很多人都有些奇怪,我是从事体操项目的,为什么选择冰雪,而且从事的还是偏前端的运营工作。我是这样考虑的,我是一个喜欢挑战自己,喜欢激发自己的无限可能性的人。我自己喜欢滑雪,也想研究滑雪产业。做滑雪运动推广,就是想从零开始。事实上,大家都说我做得不错,对孩子们很有耐心,对产业链也有更深的理解,这也为我未来进入体育产业做了铺垫。当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滑雪技术不错,单板轻松上高级道,我喜欢驰骋的感觉。我喜欢跟速度感有关的运动,滑翔伞我算是超级玩家,还拿了相关的全国顶级证书。

“由于有运动员的经历,我还喜欢挑战自己,于是加盟了一个从新三板准备冲击主板的体育赛事公司,做体育板块的推广和运营。此外,我还挑战主持人的工作。说起主持人,我要感谢我以前在CCTV5做节目的朋友,他们将一些新闻发布会、对话访谈等主持活动交给我。去年在通州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博克森体育电影展映系列活动,要做一个关于体育产业的对话栏目,由于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内容,跨领域知识,我只能现学现卖,很困难很崩溃。但朋友们一直都鼓励我,说媛媛你一定能行,你在台上的姿态得体大方,很有感染力。幸好,运动员有一种在绝境中发挥自己潜能的能力,于是那一段时间我常常在夜里背台词,对着镜子练,那段经历真的很有趣。

“我2010年开始接触赛车,那年陪朋友参加山东薛城站比赛时,看到比赛的惊险与刺激后,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当时没想过做专业的赛车手,只是偶尔去玩个票,偶尔跟着跑一站比赛。那时候开始接触赛车领航的工作,学习了很多领航的专业知识。后来去马来西亚执教体操,赛车就扔下了很长一段时间。2015年从马来西亚回来后,正巧八月份在北京怀柔有个赛车拉力赛,铃木赛队的车手何勇缺一个领航员,他就发了个朋友圈,说找一个领航。正好我也跟他认识,就开玩笑说,你看我行吗?他就说那太行了!就这样去了。我跟何勇配合得很好,出国执教这两年回来,我做领航思路好像更清晰了。但是没想到,那一次就出现了危险,算是和死神擦肩而过吧。我记得很清楚,2015年8月21日,比赛中,我们的车在一个高速的飞跳落地后,赛车失控撞出赛道。赛车侧翻,我昏迷不醒,我所在的右侧门被压在下边,车子当时就冒烟了,幸好没起火燃烧,否则就全完了。后来大家把车翻正了,撬开门才把我拉出来。这一切我都不知道,一直昏迷了十多分钟。后来赛会的救护车迅速将我送医院诊断,结果是右侧三根肋骨骨折,在医院躺了20多天。记得当时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已经有好多人了,潘晓婷他们都说,媛媛你那个样子真的是吓死我们了。我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出院之后不久,我又重新上了赛道。

“2016年1月18日,我终于拿到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鸡西站N2组冠军奖牌。如今我可以自豪地跟大家说:我是赛车界里面体操玩得最好的。另外,这也是我时隔13年之后再次拿到一个冠军,这在赛车界也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猜你喜欢
体操赛车马来西亚
赛车
云上赛车
体操
加油吧,赛车!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我家的小赛车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头脑体操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