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每课3分钟与中学地理学科的有机衔接

2019-06-17 07:36王春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中学价值观学科

王春江

“每课三分钟”教育活动是新课改后的一种新的教书育人理念,教师利用“每课三分钟”讲时事政治;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开展反对民族分裂、抵御“三股势力”、“去极端化”等维护新疆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教育;感恩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等;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学地理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促进学生地理价值观的形成。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的自然、人文内涵与“每课三分钟”教育内容有机的衔接。

“每课三分钟”在中学地理学科的实际实施应用中,发现和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每课三分钟”内容在材料的选择上与授课内容不衔接,没能做到有机结合,三分钟过去,再进入课堂学习承转常常比较生硬,课堂气氛比较尴尬。

②中学地理课开端进行“每课三分钟”的教育,给教师、学生造成要上政治课的心理感和既视感,情感上接纳较慢。

③地理教师在讲解专业性较强的政治、政策、民族问题等方面内容,由于专业重点差异,讲解较为生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以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何把“每课三分钟”的教育内容与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达到“每课三分钟”的教育目的,又能顺利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实现双赢。这就需要把“每课三分钟”内容与中学地理学科特点有机的衔接,把“每课三分钟”内容成为课堂导入的一部分,既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承转的目的,又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实施每课3分钟与中学地理学科的有机衔接:

1.认真研读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刻领悟和理解中学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学地理学科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与“每课三分钟”的教育内容有较多的契合点。如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包含了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理念;大力倡導的“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体现了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比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引申出严重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再比如,环境问题目前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极端恶劣天气、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每课三分钟”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与中学地理学科知识有衔接关系,这样课堂承转就较顺畅、自然。既能完成“每课三分钟”的教育目的,又能作为地理课的导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每课三分钟”的材料选择就成为重中之重。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理念、地球意识、爱国情感,具有特别意义。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感体验,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则指一个人对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他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第五页明确指出:地理教学要“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比如,八年级上册我国的国情教育、人口教育、资源教育和经济发展教育的内容,可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从而在信念、意志、责任感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各个方面的情感都受到感染,得到升华。所以,教学中把“每课三分钟”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可起到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作用。情感与认识是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教学活动中切实重视了学生情感领域的培养,即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3.“每课三分钟”的教育,不仅要求地理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而且还要预备一定的政治、历史知识。通过政治学习、新闻报道、多媒体等手段了解国家大事、法律法规、民族政策等。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伟大中国在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有这样在“每课三分钟”的教育中才能做到讲解的生动活泼、游刃有余,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总之,“每课三分钟”的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它需要教师不断的眷注心灵,更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就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来创设“每课三分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且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索、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中,不断获得成功,积累愉快的体验,增进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猜你喜欢
中学价值观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我的价值观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在多解中学创新
“超学科”来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