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重构

2019-06-17 05:09张桂源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互联网+互联网

张桂源

摘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也为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之路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以“互联网+”作为研究背景借助其数据处理快、方便、应用人数多等优势探索出了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重构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产教融合;互联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0-0205-02

一、前言

自2015年国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后,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连接起来的新生活形态在逐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比如说近年来出现的微博、微信以及各种各样实现不同功能的手机APP,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它将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融为一体,学校和企业紧密互动、双方资源整合、优化后重新配置,取长补短共建一个学校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教育体系。这种体系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还可实现企业与学校科研成果共创、公用,进一步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成产力的时间,从而可迅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随着“互联网+”在全国的迅速发展,它的影响触及到了人们生活中各个角落当然也包括学校的教育。

那么如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将“互联网+”在教育界的巨大优势与产教融合紧密结合重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呢?

二、具体措施

1.积极转变观念,促进产教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影响逐步增大,为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进程,要求学校和企业要对“互联网+背景的产教融合”有较深入地理解。学校作为整个“产教融合”教育体系中知识的生产、传递、创新部门,要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手段搭建校企共建的平台,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把产教融合贯彻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

2.制定合理的产教融合管理制度。产教融合的基础是“产”,即必须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为前提,在这样的基础和氛围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教师才能教出真水平,企业才能真正从中获利。因而,为使产教融合顺利进行合理的规章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1)确立制度保证体系。要制定相关的法规,明确学校、企业相应的合作机制、合作方法、所承担的责任、管理权限的划分及利益分配等相关内容,使得整个育人过程都有据可查、有法可依。(2)构建完整的组织机构。为保证校企双方在育人过程中的有效沟通、资源合理分配等,需设立一个可以统一规划及协调的组织部门,该部门由企业、学校双方的管理者构成,在遇到问题或冲突时可实现有效地沟通、相关文件的查询、协调各部门良好合作等,保证产教融合顺利高效地进行。(3)建立刺激机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一个完善的产教融合管理制度离不开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构建产教融合管理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积极找寻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并以此为基础吸引企业建立校企长期合作办学,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校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产教融合的深度。

3.优化教学资源。(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与境内、境外的多家企业的联络合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地进驻高校,将其成产线、维修线、培训场所设在校园内部,形成了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投资建设、校企双方共同管理的双方共建产教融合基地。(2)校企共同开发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性特点,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深度挖掘市场信息,找准市场定位,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作为培养方案制订的依据,校企共同对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进行确定。(3)积极开发新型教学素材。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影响着高校的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更为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便利,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方法已经出现在了高校课堂,但这些教学方法都是由在校教师依据理论知识完成的,缺乏实践内容或与企业对人才的实践技能需求不符,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岗位工作技能,我们可利用产教融合教育平台将企业人员加入新型教学素材的开发过程中,比如让企业专家走进微课视频中,以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手把手地讲述实践操作过程;企业专家与在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依据企业的真实的工作内容结合理论知识重构项目任务,真正地将理论知识点转化为实践技能。(4)构建无障碍的沟通机制。企业专家、教师、学生是产教融合育人过程的三大主体,为他们三者提供的有效沟通方式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必要手段。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三者的沟通不在局限于电话、邮件、会议等传统的沟通方式。比如,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专门定制的沟通软件APP,企业专家可以利用其及时将市场的变化信息传递给学校,监督整个理论教学实施的过程,并可将学生的实训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下发目标任务后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手机APP、校内学习平台等多种沟通软件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企业教师一起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为学生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5)构建教研一体的教育模式。构建教研一体的教育模式是促进校企双方互赢互利、构建完善的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的有效手段。校企双方利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等手段收集市场资料并分析确定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并将其与学校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科研成果研发有效地结合起来。

4.构设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准确的考评结果既可为前一阶段产教融合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也可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性意见,可见一个高效、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产教融合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产教融合的教学成效的评价体系考核重点不仅仅在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需要对学生的理论和实现学习过程、企业实习效果及岗位能力提升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的一种兼顾过程和结果双方面的考核体系,显然这是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达不到的。

三、结束语

随着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和企业间深入发展其问题还会不断地涌现,学校和企业双方要坚定共同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建立双方共赢的育人体系,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及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2]蓝国兴.从校企合作到產教融合——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管理研究,2016,(5):61-63.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互联网+互联网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