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国际乳制品生产形势及进口乳制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2019-06-18 01:20莹,相
中国畜牧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液态奶进口量乳制品

马 莹,相 慧

(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2.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93)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4—2018 年,全球乳制品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2018 年,全球乳制品总产量65 818.1 万t,其中液态奶产量60 580.3 万t,占乳制品总产量的93.7%(表1)。

表1 2014—2018 年全球乳制品产量变化 万t

据GDT 定期发布数据显示,从2018 年全年来看,第1 季度,全球乳制品价格涨势明显,乳制品整体供应偏紧,尤其新西兰奶粉市场投放量大幅减少;第2 季度受全球产奶量持续上升等因素影响,乳制品整体供应相对充足,拍卖价格有所回落;2018 年下半年,乳制品生产进入新产季,市场供应增加,加上供应商前期存货不断投放市场,乳制品价格整体出现下滑(图1)。

1.1 全球干乳制品生产形势变化 2018 年全球干乳制品总产量4 058.5 万t,其中,全脂奶粉产量达478.8 万t,同比略降0.3%。新西兰仍然是全脂奶粉最大的生产国,其2018 年全脂奶粉产量为142.0 万t,同比增长2.9%。新西兰2018 年特殊的季节性条件促进了牛奶产量增长,尤其10 月牛奶生产季节性生产峰值创造新纪录。

图1 2008—2018 年全球乳制品拍卖平均中标价格变化

2018 年全球脱脂奶粉产量为476.5 万t,与2017年基本持平,全球脱脂奶粉主产国牛奶产量相对稳定,脱脂奶粉生产形势良好。其中,美国是最大的脱脂奶粉生产国,脱脂奶粉产量达105.0 万t,同比下降2.1%,其2018 年牛奶产量过剩,但更多的牛奶被加工成奶酪。

2018 年全球奶酪产量为2 053.8 万t,依旧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1.8%。产量排名前5 的国家产量达1 832.3 万t,占全球奶酪总产量的89.2%。欧盟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奶酪主产区,2018 年奶酪产量达1 016.0 万t,同比增长1.1%。美国2018 年奶酪产量持续增加至587.8 万t,同比增长2.4%。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骤减造成美国牛奶产量供大于求,大量的牛奶被加工成奶酪储存起来,加上美国人民饮食口味多样化的改变,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奶酪库存的压积。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全美约有14 亿磅奶酪积压在冷藏仓库,创下了100 多年以来奶酪最高滞销量纪录。美国已积极向墨西哥和亚洲等地区销售奶酪,其中,墨西哥约占美国奶制品海外销售1/4 的份额。

1.2 全球液态奶生产形势变化 近年来,全球液态奶生产发展速度放缓,以美国、欧盟等国家为主的发达国家液态奶生产形势较为稳定。其中,欧盟国家液态奶产量2018 年增速不到1%;美国液态奶生产增幅由2014 年的2.4%下降到2018 年的1.1%。

发展中国家以印度发展最为迅速,2013 年以来其液态奶产量年增速一直保持在4%左右,2018 年印度液态奶产量为16 700.0 万t,同比增长4.4%,占全球液态奶总产量的28%,是全球液态奶产量最大的国家,已超过欧盟国家(表2)。

表2 全球液态奶主产国产量变化 万t

价格方面,据FAO 发布数据,在经历了2014—2015 年液态奶价格大幅波动之后,2016—2017 年全球液态奶价格开始逐渐趋稳,其中,主产国美国液态奶均价390.0 美元/t,同比上涨8.3%;俄罗斯液态奶均价419.7 美元/t,同比上涨29.0%(图2)。

图2 液态奶主产国牛奶价格变化

2 全球乳制品贸易形势

2.1 出口方面 2018 年,全球乳制品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乳制品出口总量为882.7 万t,同比增加1.1%。其中,脱脂奶粉出口形势依旧强劲,2014—2018 年,脱脂奶粉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在整体乳制品出口中的比例连年增加。欧盟、美国等主要出口国脱脂奶粉供应充足,且价格相对较低。

受供需影响,全球全脂奶粉出口贸易逐年下降,2018 年全球全脂奶粉出口总量189.3 万t,同比下降3.4%。新西兰依旧是全脂奶粉主要出口国,2018 年新西兰全脂奶粉出口量130.0 万t,占全球全脂奶粉出口总量的68.7% ;欧盟国家全脂奶粉出口也占据一定比例;阿根廷虽然出口一定的全脂奶粉,但出口数量有限,传统以优先保证内需为主。

相比之下,奶酪、液态奶出口形势相对偏弱,2018年出口量略低于2017 年。近5 年来,全球乳制品出口量变化情况如表3 所示。

表3 全球乳制品出口量变化 万t

2.2 进口方面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近3 年来,全球乳制品进口量相对稳定,2018 年全球乳制品进口量合计505.2 万t,同比降低1.7%。2018 年全球乳制品中,脱脂奶粉进口所占份额为27%,全脂奶粉为20%,奶酪为24%,液态奶为24%,黄油占5%。

具体而言,全球脱脂奶粉近年来进口形势较为可观,由表4 可知,2018 年脱脂奶粉进口总量135.9 万t,占全球乳制品进口总量的27%,在乳制品进口结构中的比重逐年提升。墨西哥、中国、阿尔及利亚是全球主要的脱脂奶粉进口国,且进口量逐年增加。其中,2014—2018 年,墨西哥脱脂奶粉进口年增长率为1.8%,主要进口自美国;阿尔及利亚近年来脱脂奶粉进口量增速较快,2014—2018 年脱脂奶粉进口年增长率达3.5%;受价格因素引导,中国近年来脱脂奶粉进口量稳中有增。

2017 年,全球全脂奶粉进口量呈恢复性增加,2018 年,全球全脂奶粉进口量为99.3 万t,占全球乳制品进口总量的20%,同比减少5.0%。除阿尔及利亚进口量稍有增加外,其余主要进口国全脂奶粉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是全脂奶粉主要进口国,2018 年,两国合计进口量占全球全脂奶粉进口总量的76.2%,比2017 年提升4.2 个百分点。

液态奶进口量连续2 年下降,这是由于随着多数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加上国家政策引导,各国牛奶生产优先以本土消费为主,以降低远程运输对鲜奶保质期造成的影响。

3 中国乳制品进口形势分析

如图3 所示,据海关数据,2018 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持续增长,其中液态奶进口形势平稳,市场接近饱和,奶粉进口量依旧快速增长。受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对美国奶粉、乳清等相关乳制品加征关税后,中国从美国进口乳清、奶粉数量相应减少,整体进口需求未受影响。

图3 2011—2018 年乳制品进口量变化

2018 年,我国共进口各类乳制品264 万t,同比增加6.7%。其中,进口干乳制品193 万t,同比增加9.2%,以奶粉和乳清为主,奶粉(含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量112 万t,同比增长10.89%,占乳制品进口总量的42.5%;乳清、奶酪进口量分别为56 万t 和11 万t。进口液态奶70 万t,同比增加0.4%,进口额9.7 亿美元,同比增长2.9%。

3.1 干乳制品进口 2018 年,干乳制品进口量仍然保持稳定增长,进口价格处于高位,主要由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上升拉高了整体价格。

3.1.1 奶粉(不含婴幼儿配方奶粉) 2015 年以来,我国奶粉进口量逐年稳定增加,2018 年奶粉主要来源国新西兰乳制品生产形势良好,牛奶产量同比增加,奶粉供应相对充足,加上关税优惠政策红利,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粉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相比之下,受中美贸易政策影响,2018 年7 月,中国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征税清单包括了鲜奶、奶粉、酸奶、乳清等乳制品,加征额度达25%,受此影响,2018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奶粉数量同比下降16.6%。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8年,我国奶粉进口量80万t(不含婴幼儿配方奶粉),同比增加11.6%,进口额24 亿美元,同比增加12%,进口均价3 030 美元/t,同比增长0.4%(图4)。

图4 2011—2018 年奶粉进口量变化

依托中新自贸协定的关税优惠政策红利,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粉量逐年增加,2018 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粉59 万t,同比增加6.9%,占奶粉总进口量的73.3%,新西兰依旧是中国奶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2018 年,中国从欧盟进口奶粉10 万t,同比增加17.0%,占奶粉总进口量的12.6%。其中,从荷兰、芬兰、瑞典等国进口奶粉量均有大幅增长。

3.1.2 婴幼儿配方奶粉 自2018 年1 月1 日起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来,截至2018 年12 月31 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共批准156 家工厂、404 个系列、1 195 个配方,其中境内109 家工厂306个系列,境内产品系列占比75.7%。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的迅速崛起将更有利于提升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 523 万人,较2017 年减少200 万人,为1961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口出生率为10.94‰,同比下滑11.99%,创1949 年以来最低。新生儿数量下降,加之中国经济增长减缓,预计2019 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增速将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2018 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稳中有增。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 年我国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32 万t,同比增长9.6%,进口单价14 699 美元/t,同比略降9.3%(图5)。

图5 2014—2018 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变化

荷兰仍是中国最大的婴幼儿奶粉进口国,2018 年,中国从荷兰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10.8 万t,同比增长23.4%;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排名前5 的国家约占中国总进口的94.9%。

3.1.3 乳清粉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8 年,中国进口乳清总量56 万t,同比增加5.2%,进口额6 亿美元,同比下降4.9%,平均价格1 137 美元/t,同比下降9.6%(图6)。

图6 2011—2018 年乳清进口量变化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乳清供应国,2018 年受中美贸易影响,中国从美国进口乳清47 万t,同比下降9.8%。但中美贸易对乳清整体进口形势影响甚微;2018 年,中国相应增加了从欧盟、白俄罗斯、阿根廷、乌克兰等国的乳清进口量,其中,从白俄罗斯进口乳清2.52 万t,同比增加380.4%。

3.2 液态奶进口方面 随着近年来国内乳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监管制度的日趋严格,国内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快速提升。消费者对国产牛奶的信心也逐渐恢复。近3 年来,液态奶进口增速明显下降。进口牛奶市场已日趋饱和,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未来液态奶进口量高速增长的趋势或将再难以重现。

据海关数据,2018 年,中国液态奶进口形势基本稳定,进口增速明显回落。全年进口量70 万t,同比增加0.3%。进口单价1 382 美元/t,同比增长3.9%。其中,包装牛奶进口量67 万t,占液态奶进口量的95.7%。2011—2018 年国内液态奶进口量变化情况如图7 所示。

图7 2011—2018 年国内液态奶进口量变化

欧盟和新西兰仍然是液态奶主要来源国。2018 年,中国从欧盟进口包装牛奶34 万t,同比减少6.4%;从新西兰进口包装牛奶23 万t,同比增加11.0%。

4 2018 年进口乳制品给中国奶业带来的冲击

4.1 乳制品进口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18 年,国内牛奶产量3 075 万t,同比略降1.2%,相比之下,乳制品进口势头仍然比较强劲,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总量264 万t。将进口乳制品按比例折算(奶粉8:1,奶酪10:1,乳清粉100:9 折算原料奶,其他小品种乳制品忽略不计),2018 年我国进口乳制品折合原料奶共计1 439 万t,同比增加7.3%,占国内牛奶产量的46.8%,占国内牛奶产量的比重较2017 年增加了2.7 个百分点。

据海关数据统计,2018 年,国内奶粉(含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113 万t,同比增加11.0%,折合原料奶进口量901 万t,占国内牛奶产量的29.3%。进口奶粉的持续增长给国内乳品生产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图8)。

图8 进口原料奶和国内原奶产量比较

4.2 国内外原奶价差明显,进口奶粉仍有利润空间 当国内外原奶价差超过1 元/kg 时,国内乳企使用国外奶粉意愿更强,利润空间更大。IFCN 发布数据显示,2018 年国际原奶价格整体平稳,并在下半年呈下降趋势,这主要由于牛奶主产国产奶高峰期主要在下半年,全球牛奶供应增加,加上下半年全球奶业养殖成本下降,驱使牛奶价格回落。相比之下,国内生鲜乳价格在6 月份小幅回落后,下半年价格逐渐回升,并在2018 年年底达到近3 年来生鲜乳价格小高峰。国内外原奶价格在年底走势相反,价差处于高位。国内乳品加工企业进口国外奶粉利润空间有所提升。

根据中新自贸协定,自2019 年起,从新西兰进口的所有乳制品协定关税降为0。据海关总署2019 年1月2 日发布公告显示,相关乳制品(含原料奶粉)进口申报数量已达到21.6 万t,超过2019 年16.2 万t 的特殊保障措施触发标准。而2019 年触发时间再创“新早”,仅2 d 时间就用完了全年配额。同时也说明中国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还有一定空间。

4.3 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2018 年,多数上游养殖企业效益偏差,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饲料成本是原料奶生产最主要成本,对奶牛养殖效益影响非常大。

进入2018 年下半年,全球奶牛饲料价格持续下降,但受中美贸易战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国内奶牛饲料原料(尤其是苜蓿草)价格逆势上涨,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2018 年,我国优质苜蓿总供给量为300 万t,其中国产180 万t,进口优质苜蓿120 万t,目前牛用优质苜蓿缺口超过130 万t。

据海关数据统计,2018 年我国进口苜蓿干草累计138 万t,同比减少8.4%,平均到岸价格323 美元/t,同比上涨13.6%。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苜蓿116 万t,占比83.7%。受中美贸易影响,从美国进口苜蓿除加征25%关税外,2018 年下半年,进口苜蓿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进口苜蓿到达牧场价格,由2 700 元/t 涨到3 500 元/t。即便是中美贸易战和解,苜蓿干草的价格也难恢复到之前的价格水平。

4.4 产业链利益不平衡 2014 年以来,中国奶业进入了近4 年的低迷期,奶价长期处于低位,由于养殖成本、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养殖企业普遍亏损,导致中小养殖户大面积退出。相比之下,部分大型加工企业多方布局,在国外建立奶源基地作为补充,同时根据市场因素选择性地进口大包粉,企业利润相对可观,由此造成了产业链利益的失衡。

5 政策建议

5.1 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本土品牌消费引导 2018 年,液态奶进口增速明显下降,进口包装牛奶市场已接近饱和,加上进口品牌奶粉频频被爆出问题,例如2018 年爱他美奶粉导致婴儿呕吐事件、西班牙破获假冒国际品牌奶粉事件、雀巢奶粉召回事件等,国内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进口产品,消费者选择产品选择观念逐渐回归理性。同时国内乳品消费信心正在快速提升,本地化产品品牌市场空间巨大。

2019 年2 月19 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就奶业振兴提出要求:“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政策的支持是奶业振兴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议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奶业振兴行动。在养殖环节,重点支持适度规模家庭牧场和规模养殖企业向加工环节延伸;在运输环节,将苜蓿等饲草料的运输纳入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降低饲料成本,促进节本增效。

5.2 合理分配上下游乳品企业利益 2018 年12 月,农业农村部等9 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加工企业反哺奶农,整顿生鲜乳收购秩序等相关内容。建议充分发挥各级奶协的作用,协调督促奶农与乳企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对生鲜乳收购质量标准、奶价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合作,规范收购秩序,保障双方合法权益,逐步形成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

猜你喜欢
液态奶进口量乳制品
2021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液态奶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河北省液态奶消费城乡差异研究
202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进口概况
2020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液态奶脱脂工序评价分析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黑龙江大庆市乳制品合格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