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培育壮大新动能研究

2019-06-18 13:36孙宝荣刘晓春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京津唐山市唐山

白 婕,孙宝荣,刘晓春



唐山市培育壮大新动能研究

白 婕1,孙宝荣2,刘晓春1

(1. 唐山师范学院 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市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市发展新动能存在结构性矛盾、研发经费投入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依赖度高、绿色新动能发展迟缓等诸多问题。应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对接京津新兴产业转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化解钢铁等产能过剩,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在绿色循环和低碳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唐山市;新动能;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新动能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新标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和正在产生重大影响。崭新的发展理念和强大的发展动力正在重塑区域经济增长格局。

目前,唐山市已由过去的国家层面的京津唐经济核心三角[2]变为当前京津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布局中京唐秦发展轴中的一个区域性节点中心城市[3]。尽管总体经济实力还是河北第一,但是增长势头开始走低,不少指标排名在全省靠后。产业结构失衡依旧严重,二产独大,三产不强。特别是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技术升级慢,环境污染大[4],成为唐山培育壮大新动能的瓶颈。

1 唐山市发展新动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一钢独大”依然突出

虽已经过多年的去产能,钢铁产业仍然是唐山市核心支柱产业,“一钢独大”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2017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4 081.4亿元,占到当年全市GDP的57.4%。在第二产业中能源、建材、钢铁、化工、装备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2 518.8亿元,占到第二产业的61.7%。钢铁产业占五大支柱产业中50.20%。

图1 2017年唐山五大支柱产业占比

钢铁产业的独大,致使各种生产要素流向钢铁行业,从而影响到其它产业发展。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22.4亿元,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只有65.4亿元,其中研究和试验发展更是少得可怜,仅为3.63亿元。这种投资方式严重影响除钢铁之外其他产业发展,也迟滞了创新深入推进。

1.2 人才比例过低,领军人才匮乏

表1 2016年河北省各市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数量及在校学生数(人)

数据来源:高校数量来源于中国高校网,其中本科含独立高校本科;在校学生数来源于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45)。

在河北11个市中,唐山市自身人才培养处于第三、第四的水平,详见表1。这与唐山总体经济河北第一很不相应。

从表1可以看出,唐山市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远低于石家庄,同时也低于廊坊、保定和秦皇岛,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还低于邯郸和沧州。说明唐山在人才战略布局中已经落后于河北其他一些地市。在引进人才方面,特别是引领创新需要的领军人才方面依旧没有大的突破。2017年以前唐山市引进的博士数量达到800人左右,其中90%以上在高校、机关、医院等部门,真正在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不足100人[5]。

1.3 研发经费投入低

唐山支柱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钢铁产业来看,总体技术水平处于中低端,主要以生产建筑钢材、窄、宽热带和连铸钢坯为主[6]。2017年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生产1 428.18万吨,其中汽车板、家电板产销量分别完成171万吨和79万吨,仅占11.97%和5.53%,汽车用镀锌板卷刚刚试制成功,第三代汽车用超高强钢和超高强度双相不锈钢只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用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电池壳用钢也只实现生产和小批量供货[7]。

除了唐钢等少数几个大型钢铁企业外,绝大多数钢铁企业不具备新产品自主研发能力,研发投入空白。目前,唐山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共有101家,大中型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仅为26.4%,高于25.5%的全省平均水平,但低于33.6%的全国平均水平[5]。

2017年唐山市科学技术支出85 842万元,占公财政支出的1.3%,而同期石家庄为1.6%,宁波4.4%,深圳9.6%,北京4.5%,天津3.4%。唐山的研发投入无论是与一线城市相比还是与同样层次的二三线城市相比,都处于低水平。

1.4 资源依赖度高,增长方式粗放

唐山因煤而起,因钢而兴。铁矿资源保有量62亿吨,为国家三大铁矿集中区之一。丰富的资源铸就了产业资源依赖性很高。

唐山是国务院确定的262个资源型城市之一。由于对资源的长期依赖,唐山市产业类型单一、产业结构偏重、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1.5 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唐山环境存在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约占河北省的五分之一,2016年能源消费总量8 163.54万吨,单位面积耗煤强度全国最大。在生态环境部发布2018年4月和1至4月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中,唐山在全国74个城市中最差[8,9]。水环境也不容乐观,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城市内涝逐渐显现。陡河水库轻度污染,邱庄水库属于重度污染,陡河水库下游河段已成为季节性河流。

在生产中环境问题也很明显。集群式小企业违规排污较多,粉尘污染严重,尾矿坑无防渗措施,垃圾在厂外堆存。矿产资源大量开采剥离了地表植被,大面积地表裸露,造成大片沉陷区,环境生态恶化并难以逆转。仅开滦矿区采煤造成地表塌陷(含波及区)总面积达2.46万hm2,其中绝产地4 750 hm2,形成塌陷积水坑53个,积水总面积2 480 hm2,因采煤塌陷搬迁村庄94个,旧村址废弃地800 hm2[10]。

2 唐山市发展新动能的培育路径

2.1 力破“一钢独大”,壮大新兴产业

应积极科学运用市场、法治手段,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鼓励企业通过产能有偿交易等方法,利用技术、环保等各种标准,实质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特别是钢铁行业,应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对于地条钢,坚决取缔。加快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特别是要拉长产业链,提升传统产业价值含量,积极推动钢企开发富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

积极加快推动创新资源要素聚集,培育以机器人、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优势的新兴产业发展提速。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园中园、专业园区等形式大力建设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

2.2 走人才兴市之路

积极围绕全市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设计实施产业人才工程,努力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大胆改革现有高校教育模式和学科体系,放弃过时的理论、技术教育。积极和德国、日本等国际先进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培养唐山市能留得住、接地气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立足唐山强大的产业基础,围绕建设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区域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特色产业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细化专业技术需求,以需求网罗海内外英才。重视对产业工人的培养、提升工人的待遇,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在唐山高质量发展领域的主力军作用。

2.3 对接京津新产业转移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中,唐山应发挥优势,主动出击,成为非首都功能的北翼集中承载地。积极立足自身现状,结合京津冀产业发展大局,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做引导,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领域梳理出一批特色化平台,积极对接京津新产业转移。农业方面依托冀东粮仓优势,大力发展高质量果蔬,打造京津鲜活农产品流通供应基地。工业方面,引导钢铁深加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部件、绿色环保建材等产业及上下游企业向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向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积极促进金融、贸易、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吸引医疗、养老服务、旅游开发、现代物流等企业入驻,形成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促发展的循环共生产业链[11]。

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建厂。利用国内外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过剩产能变成新的产业。鼓励唐山市开滦、唐钢、冀东水泥等产能过剩、具有优势的大型企业在东南亚、南亚、中亚、东欧以及非洲等地区投资建设境外生产基地,缓解部分产能过剩压力,带动装备、技术、资本及劳务输出[12]。

2.4 走科技创新之路

打造团队,自主研发。立足唐山强大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基础,鼓励企业和研究部门打造唐山自身的研究队伍,针对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和技术展开公关,提升唐山本土科研水平。加强对京津人才的柔性引进,积极对接京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专家,通过挂职兼职、技术顾问、“周末工程师”、“候鸟教授”、“假日专家”、远程教学等形式,引进和使用高端人才。在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石墨烯、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技术纽带、资本纽带积极和国内知名企业、研究院以及美日欧等相关企业合作创新,利用他们的先进管理、技术、生产、经营等理念提升我们的实力。改变以往陈旧的招商思路,有针对性地瞄准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新兴产业,主动上门。

2.5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无论是传统项目的改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引进都应把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作为标准,落实“金山银山,有污染就不能进唐山”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把环保做成产业,积极研究废水、废气、废渣的再回收和循环使用等综合利用。应充分利用依托京津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环保农产品,成为京津市场绿色农副产品供应的“米罐子、菜篮子、肉袋子、果盒子”。

2.6 谋划推进高新产业发展

深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着力点,推进唐山市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促进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加快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智能化改造,实施数字能效推进工程,推动建立工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资源利用信息监测平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搭建农业数据中心和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平台,培育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农牧场[13]。超前布局唐山的公共大数据、基础研发支撑、技术验证试验等开放式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积极筹划区块链、太赫兹、认知计算等技术研发及试验。努力培育壮大“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新智慧产业,让“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唐山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依托唐山资源性产业优势,以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钢铁、煤炭、铁矿石、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与京津共同建设大数据产业综合试验区,在金融、健康、教育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

2.7 充分利用海洋地缘优势

依托曹妃甸港口,积极构筑覆盖京津、联通西北的铁路集疏运网络。加快打造曹妃甸、丰南、乐亭临港区域钢铁产业集群,将其打造成世界级钢铁航空母舰。依托地区资源,打造海岛旅游、湿地旅游、红色旅游和温泉旅游,加快唐山国际旅游岛、曹妃甸湿地、龙岛等重点旅游区域的开发建设,提升滨海旅游业发展质量[14]。

3 唐山市发展新动能的对策

3.1 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合力作用

政府应做好全市新动能发展的顶层设计,规范各种规划和制度体系,做好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为新动能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用市场力量推动企业积极进行创新,以需求决定发展,通过市场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3.2 实施人才战略

政府应全面梳理不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重视本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利用市场化力量,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培养急需人才。创新留人机制。积极完善人才考核机制,鼓励科技成果技术入股,保护技术人员的创新型收益。

3.3 强化创新驱动

政府着力打造技术创新研发平台,高水平的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一批研究中心。选择重点领域、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潜在的新兴产业企业,积极扶持使之成为创新主体。

3.4 实施智慧唐山工程

加快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实施“互联网+”工程,让“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唐山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做好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大对大数据新生态的培养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推进。建立健全大数据综合管理体系,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强化大数据的信息服务功能,让信息化技术改变唐山、提升唐山,成为推动唐山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15]。

3.5 对接京津、服务京津

在高铁形成京津唐半小时交通圈的基础上,积极配合省政府与京津加快推进县区高速联网工程。在京唐、津唐高铁、高速通行的基础上,逐步向县区延伸。在市内主城区设立京津科技研发创新转化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在曹妃甸新城区建立京津战略新兴产业合作区,设立北京非首都功能承载地。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 黎福贤.京津唐国土规划纲要研究[J].城市规划, 1985,5(5):24-29.

[3] 王红茹,吴文征.京津冀协同发展“两核”变“一核”河北四城市入选“区域中心城市”[J].中国经济周刊,2015, 9(35):47-50.

[4] 任庆海,刘晓春.雄安新区建设对唐山新时代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8,2(2):42-47.

[5] 谭力永.引进博士800人在企业的不足100人[EB/OL]. http://report.hebei.com.cn/system/2017/06/05/018279540.shtml,2017-06-05/2018-05-23.

[6] 赵巍,王竚,李巨成.唐山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成因及转型升级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6,10(30):30-32.

[7] 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钢集团唐钢公司2017年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实现新突破[EB/OL].http://www. tsgy.gov.cn/News.aspx?id=12453,2018-01-26/2018-04-17.

[8] 生态环境部.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EB/ OL].http://www.mee.gov.cn,2018-01-26/2018-05-23.

[9] 生态环境部.2017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EB/OL].http://www.mee.gov.cn,2017-11-07/2018-05-23.

[10] 张伟,张文新,蔡安宁,梁进社,吕国玮.煤炭城市采煤塌陷地整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唐山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12(27):73-79.

[11] 吴正.京津冀产业发展版图浮出水面[J].科技智囊, 2018,3(5):28-35.

[12] 任庆海,刘晓春.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让企业抱团走出国门,权利打造海外唐山[N].唐山劳动日报,2017-08-31(5).

[13] 武义青,窦丽琛.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N].河北日报, 2018-05-25(7).

[14] 邢志勤.以曹妃甸区域开发背景下唐山市工业旅游发展潜力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2):142- 145.

[15] 任庆海,刘晓春.抢抓雄安新区历史机遇奋力谱写新时代唐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N].唐山劳动日报, 2018-05-31(5).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and Foster New Growth Drivers in Tangshan City

BAI Jie1, SUN Bao-rong2, LIU Xiao-chun1

(1. Department of Resource Management,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Tangshan Zhengxin Accounting Firm, Tangshan 063001,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Growth Drivers of Tangshan, such as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of “the dominance steel industry”, a lo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ing, Insufficient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high dependence on resources, and slow development of green new momentum. Tangshan New Growth Drivers development must promote the growth of new industries and upgrad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ctively relocate and coordinate new industrial transfer from Beijing and Tianjin, “go out” to alleviate steel overcapacity through the B&RI, encourag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green recycling and low-carb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Tangshan City; new growth drivers; emerging industries; transform and upgrade traditional drivers of growth

F124.6

A

1009-9115(2019)03-0142-05

10.3969/j.issn.1009-9115.2019.03.034

唐山市软科学项目(17140204a),唐山师范学院经济地理学共享课程建设项目(18kc3)

2018-06-18

2019-03-29

白婕(1966-),女,回族,甘肃平凉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责任编辑、校对:刘俊萍)

猜你喜欢
京津唐山市唐山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市
慈善工作者文艺作品展示:韩京津绘画作品选
唐山香酥饹馇圈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