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保障好城乡生活困难人员基本生活

2019-06-18 04:20吴小平
活力 2019年5期
关键词:城乡救助民生

吴小平

2018年11月13日,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提高全省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方案》。会议决定将全省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40元提高到556元,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780元提高到3900元,将城市特困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4520元提高到1542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0164元提高到10800元,将农村特困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7548元提高到8424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280元提高到5892元。新的保障标准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今年是我省连续第十二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尤其是近年来,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幅度较大,从2012年开始,我省城市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2.1%,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8.1%,农村特困集中供养标准年均增长22.6%;农村特困分散供养标准年均增长21.2%。此次提标将惠及全省197.7万城乡困难群众。提标后,我省城市低保标准在全国排第巧位,农村低保标准在全国排第22位。

我省提高此次提标工作充分体现了我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三省时关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好城乡生活困难人员基本生活”重要指示的决心,也是贯彻落实省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具体举措。按照省政府要求,省民政厅已会同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做好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和督促各地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新的保障标准,加快组织实施,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新的标准及时足额兑现到困难群众手中,使广大城乡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2011年,我省在跟踪测算、综合比对、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支出数据为基础,统筹考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使城乡低保标准与失业保险、最低工资、扶贫开发等政策标准合理衔接的原则,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低保标准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调整。2012年我省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集中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80%确定,分散供養标准按照不低于集中供养的70%确定。应该说,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特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建立,提高了保障标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实现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

社会救助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兜底保障,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我省期间对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务实举措,把龙江百姓的“民生实事”办好,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加快转型升级和完善优化,着力构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大救助体系,助力推动脱贫攻坚和国企深化改革,确保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二连增”。2016年以来,共实施临时救助69.3万人次、医疗救助809.24万人次。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全面构建“9+1+N”综合救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底线。以《黑龙江省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救助体系建设方案》为牵引,构建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和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取暖救助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9+1+N”救助体系,将救助对象由重点保障对象扩大到去产能新增贫困职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7类困难群体,实现救助政策全覆盖、救助范围无死角、救助效能最大化,从制度上、从根本上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二是深度增强兜底保障效能,助力脱贫攻坚大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要务,在巩固原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又印发了3个含金量较高的规范性文件,确立了全省民政部门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纲领,明确了社会救助兜底脱贫的具体措施,优化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帮扶举措,强化了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紧密衔接,截至2018年7月末,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农村低保对象25.3万人,占40.9%。三是持续推进精准管理,确保救助公平公正实施。围绕全省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开展以精准认定、精准衔接、精准退出、精准发放、精准管理、精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六精准”活动,加大实质性、高频率的调研督导力度,统一制发低保规范行政文书,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精准管理水平,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体。四是深入探索工作机制创新,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建立了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特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救急难”工作机制、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促进了社会救助规范高效运行,打通了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特别是组织了较大规模的系统培训,覆盖13个市(地)及所有县区救助业务骨干和一线工作人员,全面提升了精准管理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城乡救助民生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
浅析救助行为人请求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