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师眼中的爬藤家庭

2019-06-18 06:21梁静怡
看天下 2019年15期
关键词:常春藤公立学校哈佛

梁静怡

欲望,总是在不断变大。

多年前,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只是能出国留学,但这几年,稍有能力的父母们开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国上名校,甚至能进入常春藤。北京市十一学校前升学指导老师Percy就遇到过,家长希望孩子上哈佛读商学院,或者读游戏设计,总之,就是想上哈佛。至于除了哈佛外,藤校还有哪些大学,很多家长都说不全。

上藤校,意味着人生巅峰,出人头地。培训机构不断增加,一些爬藤成功案例广受欢迎。那些每年能有多位学生爬藤成功的“神一样中学”,更是引起人们好奇,它们有着怎样的秘诀,能够持续让学生们爬藤成功?是否存在神奇的配方,可以疯狂“复制”?

石国鹏:“所有宣称有成功模板的都值得怀疑”

未来领导力学校校长,曾任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校长

《Vista看天下》记者(以下简称“V”):这两年“常春藤”越来越热,很多家长热衷于“爬藤”,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石国鹏:你可以去问问这些家长,有谁能把“八根藤”(八所常春藤联盟学校)名字说全?据我所知,应该为数不多。

V:所以是家长的一种盲目行为?

石国鹏:学生家长对美国顶级学校招生录取流程了如指掌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是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盲目焦虑。

“藤校”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美国顶级名校的代名词,但它并不是全部。首先,跟“藤校”地位相当的,比如美国排名前二十的大学,也都是同等级最棒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有一种学校叫做文理学院,前二十名的文理学院,水平同样不低于藤校。

V:培养出冲击名校的学生,有没有一种成功的模板?

石国鹏:所有宣称有成功模板的都值得怀疑。比如说有一本书叫“哈佛女孩某某”,那都是宣传的结果。我不相信成功可以简单复制。

V:据你观察,此前的学生中,最后拿到好学校offer的学生,都有一些怎么样的特质?

石国鹏:我简单说几个方面,可能不全。首先必须有强大的学习潜质,比如学习方法、态度、持久性、抗压能力、大阅读的能力、文书写作,以及在我们传统教育当中,不太提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领导力等,如果这些达不到最高水平,很难被“藤校”级别的学校看中。

第二,公民意识,服务精神。

第三个,我强调诚信,因为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如果有那种不当得利,最后所受到的报应,早晚会来的。

V:你印象比较深的例子?

石国鹏:我有一个学生,当年他是超级学霸,高二那年十一门AP课都拿了五分。这在全世界学生里也是罕见的。他后来只被一所“藤校”录取。

我曾经跟相关的招生官交流,对方隐晦地告诉我,十一门AP课全拿5分实在有些过犹不及,因为这样的学业压力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他生命的精彩程度。他隐约透露出来,实际上他决定录取这个学生,是因为这个孩子曾经参与保护了一把历经百年的小提琴。所以,我们理解的成功者,拥有好成绩是必要的,但只有成绩是不充分的。

自人类社会开始就有造假

V:申请学校材料造假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石国鹏:申请美国大学不是只有中国人造假,这个偏见必须要扭转。人类社会曾经具有某些丛林的特色,你问我造假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那大概自有人类就开始了。

但是,中国对造假的定义,跟美国造假定义不太一样。很多在中国不是作弊的事,在美国可能都是作弊。哈佛大学2014年的一门考试,老师宣称是开卷考试,可以带任何学习资料进到考场去。有些学生复印了学习最好的学生的笔记,发给大概140多个人。大家拿着同样的笔记去考试,最后这成了一个作弊案,大部分学生被要求强制休学一年。

第二种是明知道是作弊而作弊,比如出假成绩单、假出勤率、假课程、假推荐信。这种事情我见得太多了。曾经有一个学生家长,很激动地跟我说,很多学校高三都是不上课的,成绩单照给,为什么孩子准备申请资料这么忙,你还要求他们全负荷去上课?

V:美国学校那边,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了吗?有没有一些针对性措施?

石国鹏:早就注意到了。美国有很多大学招生官对我说,他们很苦恼,怎么能够让中国内地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不知道提供的材料真假时,他们只能更相信标准化考试的成绩,但他们又认为只是分数高,不是他们想要的学生。所以有时候增加校友面试环节,有时候要求提供一套完整的学生档案,以备参考。

V:打算冲击名校的高中生,他们每一天是怎么过的呢?有哪些特色课程?

石国鹏:举例来说,每周八节体育课必须上,因为没有强大的体力,你根本就支撑不到最后。我们也看到不少这种报道,实际上即便上了常春藤学校,也有25%的中國孩子无法按时毕业。

特色课程有很多,比如,我要求在高中阶段,学生必须修英语戏剧。虽然申请时不考英语戏剧,但是它能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另外,学生的自信、听说读写表达能力、肢体动作和谐性、团队协作意识,都可以通过戏剧来实现。

V:公立学校国际班和私立民办国际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石国鹏:公办学校不可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办国际项目,高中阶段只有三年的时间,而美国大学申请就要用一年时间,说白了,真正的准备时间只有两年。也就是说,不管是多么优秀的孩子,他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把绝大部分精力优先放在应试上。

私立学校往往可以在小学初中阶段就融入国际化的素材,为孩子提供国际化培养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把教育时间拉长,让老师、孩子跟家长一起,能够更从容地成长,这是符合教育根本规律的。

V:像家长、学生、學校或者是社会,除了盲目“爬藤”,在留学方面,还会陷入什么其他的误区?

石国鹏:考名校,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想法。有些家庭为了考名校,就要去刷题,提高分数,但为这些事情花全部时间,不如拿出一点来做一个好的志愿者。别忘了,SAT满分的人,遭到哈佛拒绝有的是。这种误区会导致家长在时间安排、金钱投入上,对孩子进行误导,甚至是强迫。

我宁可不去“爬藤”,也要让孩子有精彩的与众不同的高中生活。事实上证明,这样有与众不同生活的孩子,往往都是申请顶级名校最成功的孩子。

Percy:一心去哈佛念游戏设计,会成为一个笑柄

北京鼎石学校升学指导,原北京十一学校升学指导

V: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获得藤校认可?

Percy:藤校最重要是录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特点。我知道,市场上或者家长很爱听某个成功的故事,某某的爸妈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秘诀,家长们就趋之若鹜,但我觉得有很多故事不能复制。

爬藤成功还有很多运气的因素,如果招一百个人,可能一千个人都符合要求。你让同一个大学同一拨招生官选择,问他十次,可能会选完全不同的一百个人。成功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V:藤校招生官也肯定运气的存在?

Percy:对,首先他们都相信自己招的是优秀的,但肯定还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没有录取。大学招生官都在找录取一个孩子的理由,而不是找拒绝一个孩子的理由。

“没有学校是神奇的”

V:为什么每年录取结果出来,大家发现藤校录学生最多的总是那几个学校,比如说南外、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

Percy:我没有数据做这个判断。不过,整体来说上海最多的肯定不是公立学校,或者名气更响的不是公立学校。我感觉,上海家长倾向于选择私立学校,北京的家长倾向于选公立学校。

北京很多私立学校历史相对公立学校来说并不悠久,发展本身慢一些,绝大部分顶尖优秀的学生和家长会选择一个保险的、出名的公立学校,比如四中这类高考名校,选择去这样的学校有可能两条腿走路,部分还可以高考。

公立学校招的生源本身就好。我经常会说,是学生成就了升学指导和好的学校,并不是学校和升学指导成就一个学生,没有人是神奇的,没有学校是神奇的,很大程度上,优秀的学生在哪儿都优秀。

V:感觉常春藤越来越热,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Percy:人云亦云,因为大家除了常春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如果全世界观念是只有进北大清华、进牛津剑桥、进常春藤才算成功,那这个社会就是畸形的。常春藤最早就是个体育联盟,甚至连学术联盟都不是。

有家长说,想去哈佛本科读商科,但实际上他不知道,哈佛商学院不对本科开放。有的人想去哈佛学游戏设计,至少在美国很多业内人士听起来会觉得很奇怪,犹他大学是全美国游戏设计最顶尖的学校。一心去哈佛念游戏设计,会成为一个笑柄。

V:这几年家长跟你咨询的问题有没有一些新的变化?

Percy:有。一是对美国安全的担忧。虽然高等教育机构传递的信息还是比较欢迎国际学生,但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对国际学生不那么友好。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申请期间考虑更多的国家。

再有一个趋势是对心理健康的考虑。我前阵子在美国访问,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招办主任告诉我,在美国,大学生焦虑的比例越来越高。

留学是在拼爹妈眼界和心态

V:有一种说法,出国留学最终还是拼爹拼妈。

Percy:我也同意。拼爹拼妈并不是说仅仅是拼钱,而是拼心态和眼界。

出国留学是一种教育选择,就像我常跟学生家长打比方,你去一个目的地,可以坐出租、专车、地铁,你也可以坐公交汽车,都能到目的地,没有哪个方式是最佳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要试图拿别人的方式标准去要求自己。

猜你喜欢
常春藤公立学校哈佛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85%哈佛新生反对特朗普
常春藤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讲堂里的狗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一株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