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019-06-18 08:27王婷
文教资料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凯瑟生态女性主义

王婷

摘    要: 《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的代表作,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视角,解读女主人公在西部拓荒中的艰苦奋斗历程,揭示人类中心主义、男性世界观中的等级思想和二元论思想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控制和贬抑。作品中,女主人公对自然的热爱和强烈的生态意识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薇拉·凯瑟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女性主义是由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结合起来,为应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社会文化思潮。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是造成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只有改变这种观念,把妇女与自然从被动、从属的地位解救出来,才能使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啊,拓荒者》主题清晰,特别是人物与土地、人物与人物,以及人物自身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蕴含了强烈的生态思想,是众多生态女性主义者推崇的一部经典小说。

一、土地与人类

土地孕育着世间万物,只有尊重土地,人类才能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1.人类征服土地失败

在“男性中心主义”世界观中,男性一贯是绝对力量的化身,是胜利者的形象,但在《啊,拓荒者》中,作者塑造了两类拓荒失败的男性形象,一类以自身死亡画上对抗自然失败的句号,另一类是放弃对抗自然,逃离荒原的男性形象。

约翰·伯格森在漫长的十一年里在他开垦的野地上并没有留下太显著的印迹,这块土地依旧桀骜不驯,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发脾气,又为何发脾气。他的庄稼时不时收成很糟,两个男孩都夭折了。他只有四十六岁,当他总算从债务中挣扎出来时,又要死了,倒在征服荒原的路上。在拓荒时代,时常有人带着发家致富的梦想来到荒原,也时常有人拓荒失败而逃离荒原。经过三年大旱与歉收,全村人都很沮丧,负债累累的农民只好放弃土地。卡尔的父亲拓荒失败,生活越来越艰难,当得知烟厂会恢复他的工作时,他决定不管什么价钱都要把地卖了,只为能够快点逃离让他失败的荒原。

带着征服的欲望开垦土地,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这种失败意味着,人类如果不尊重土地,只想着征服土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奉献,结果就是注定的——以失败告终。

2.人类与土地和谐共存

面对始终保持着桀骜不驯野性的土地,女主人公亚力山德拉默默地忍受着艰辛的折磨和考验,感受着大自然的强壮、青春和野性,最终和土地和谐共存,生活越來越好。

亚历山德拉的成功,源自她对土地的深情眷念与尊重。伯格森死后三年,“分水岭”经历了三年大旱与歉收,当很多人逃离的时候,亚历山德拉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顽强、自信、百折不挠,坚守着土地,坚信土地本身是值得拥有的,土地中蕴含着希望,能让人们富裕。她请教艾弗如何养猪避免瘟疫,并接受其建议,给猪喂粮食和干净的饲料,让它们离开又脏又臭的猪圈,住在视野开阔环境优美的高粱地,在河边的农村和女人们聊着如何喂养鸡鸭,花一天时间与一个在外上过学的青年谈庄稼。在回家的路上,亚历山德拉痴情地饱览着“分水岭”的土地,用爱和渴望面对它,于是,那伟大、自由的“分水岭”之神终于俯首于一个女人的意志,让亚历山德拉认识到土地的美丽、富饶、强盛和荣耀。

亚历山德拉带着“爱和渴求”的意愿耕种土地,最终让她成为富裕者。这种成功源于她对土地的深刻领悟:人类不能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意愿征服土地,而应该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改变自己,只有尊重和热爱土地,才能实现人类与土地和谐共存。

二、男性与女性

在传统“男性中心主义”世界观中,女性没有独立地位,被视作私有财产附庸于男性,甚至女性自身也认同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啊,拓荒者》中,凯瑟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女性形象,颠覆了父权制下普遍的受压迫的女性形象。

1.颠覆传统的家庭关系

父权制家庭关系中,男性是至高无上的家长,统治着其他家庭成员,女性必须服从于丈夫或父亲。

弗兰克和玛丽亚代表着父权制家庭关系,最终以悲剧收场。弗兰克小气、自私,对一切都猜忌警惕,特别是对美丽的妻子。玛丽亚年轻漂亮,性格开朗活泼,每个人都喜欢她。在天主教堂,玛丽亚和大伙儿握手,十分兴奋与快活,弗兰克却沉着脸站在她后面,恨不得要活吞每一个人。弗兰克的控制欲望使他和邻居关系不怎么友好,但玛丽亚觉得这是她自身的问题。玛丽亚认为自己在家娇生惯养,做事任性,说话刻薄口无遮拦,太轻浮,不该对世上其他任何人感兴趣,如果不是自己,弗兰克就应该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活得有滋有味,人人羡慕。玛丽亚的自责使她感到无尽寂寞和孤独,但她又无时无刻不想到自由,为挣脱锁链而挣扎。她常想着埃米尔那里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到处是鲜花、街头乐队、满街跑着的马车。当玛丽亚追求真爱,以致牺牲生命,却无怨无悔,她的脸靠在埃米尔的肩头,脸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她的双唇微启,双目轻轻合着,像在做白日梦或只是小息片刻。

伯格森死前没有把家庭大权交给儿子,虽然他更愿意交给儿子,但儿子们的软弱无力让他没有办法,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局面。当人们纷纷逃离“分水岭”时,洛和奥斯卡也想着逃离,但亚历山德拉作为一家之主,看到了希望,决定卖掉牛和老玉米,用一半宅地做抵押借款,尽可能多地买地。亚历山德拉的坚持获得了回报,当人们穿过田野,那里有许多棚子和外围建筑,简直就像一个小村庄,任何人都会告诉你,这里是“分水岭”上最富的农场,农场主是一个女人,名叫亚历山德拉·伯格森。亚历山德拉的成功有力地冲击了父权制思想,女性应该解放自己,不做男性的附庸,追求与男性之间的地位平等。

2.男女角色置换

父权制社会中,男性是绝对主体,而女性则以客体身份存在。男性常常被赋予强大、勇敢、自信的光辉形象,而女性则被赋予柔弱、胆小、自卑的普遍形象。凯瑟批判这种男女角色区别化,主张女性角色的独立自主。

《啊,拓荒者》中,亚历山德拉被成功塑造成一个反传统的、光辉的女性形象。有别于以往的女性形象,她个子高挑、健壮,穿着男式长外套,走路又快又稳,做事胸有成竹。当埃米尔的小猫爬上电線杆,亚历山德拉发现不可能叫下小猫时,果断掉头,寻求卡尔的帮助,毫不拖泥带水。面对父亲病重时,默默地承受不利困境,定神看着阴冷的街道,无论困难多大,都要聚集力量面对它、处置它。亚历山德拉十二岁前,父亲就开始依靠她的智谋和判断力,并认为她拥有祖父意志坚强、思维敏捷的特点。与之对比,男性被鲜明地刻画成了附庸形象。卡尔廋弱、单薄,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苍白,面对困境他会唇角微曲,露出一丝苦涩与质疑。洛和奥斯卡虽然很勤劳,却不会多用脑子。奥斯卡有着强壮的身体和非凡的忍耐力,他喜欢按惯例与程序办事,不论是不是有效,乐意以最苦的方式干活,不管时节早晚,喜欢在同一时间开始种玉米。洛做事没有安排,总是完成最无关紧要的部分,当麦子熟透,需要人手时,他却会先去修篱笆或者补马套子。

三、自然与女性融合

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是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重点之一。

亚历山德拉刚出场时,无论外表、性格都带有父权制思想中男性形象深深的烙印。她压抑着自己的感情,继承父亲的观念,成为土地征服者中的一员。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亚历山德拉对土地有了新的认识。透过秋天冰冷的空气,看着灿灿闪烁的星星,她想到了自然界伟大的运行,想到这背后的规律,感到了个人的安全感。那个夜里,她感受到大地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大地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第一次发现土地对自己的重要性,她开始深深热爱这片土地。埃米尔死后,亚历山德拉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与自然融合。在一天夜里,亚历山德拉被暴雨淋湿后,感受到雨淋到身上的甜蜜,有娃娃时曾有的那种感觉,不再感到害怕。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亚历山德拉认识到土地是永恒存在的,是属于未来的,人永远只是匆匆过客。只有真正热爱土地、珍惜土地的人,才能让土地敞开胸怀,最终被接纳。

四、结语

《啊,拓荒者》通过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解构,挑战父权制社会中男性优于女性的偏见,表明女性获得幸福的前提,就是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取得独立;表明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谱写了一曲生态女性主义的赞歌。

参考文献:

[1]薛小惠.《啊,拓荒者!》:一曲生态女性主义的赞歌[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4).

[2]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2003(1).

[3]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课题: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KY2015LX351)。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凯瑟生态女性主义
薇拉·凯瑟地域书写中的流动主题研究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薇拉·凯瑟小说《啊,拓荒者!》的生态解读
从《驯悍记》看凯瑟丽娜的“悍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