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的异同及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2019-06-19 11:08相九芮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异同对分课堂翻转课堂

相九芮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模式涌入到教学中,为提升教学效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是目前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对比,讨论其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异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01-02

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引入在我国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各教育层面得以运用推广。而2014年复旦大学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以一种全新的本土教学模式出现在教育领域中,经过4年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1]。两种教育模式各具特点,在教学中发挥不同作用。

一、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最先由美国人提出,而后在全美国得以推广并很快席卷全球,在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传播。这种教学模式进入我国后,迅速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国内也掀起了翻转课堂的运用热潮。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颠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主要以灌输式授课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学生接受并在课后根据所讲知识完成相应的作业,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课前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知识并查阅大量的文献,找出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并带到课堂,在课堂中与同学进行讨论和总结,教师给予相应辅导并解决问题[2]。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局面,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微课的设计和拍摄使用也更好的促进了翻转课堂的有效进行。

(二)对分课堂

所谓的对分课堂,由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于2014年提出并試用于学生,该教学模式的产生是针对高校扩招而引出的对教学改革的探讨,该教学模式集合了传统课堂、讨论式课堂的优势,通过对分课堂的实施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具体来说,对分课堂将课堂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讲授阶段、内化吸收阶段及课堂讨论阶段。前半节课,要求教师将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讲授给学生,课后学生通过自学,深化吸收教师所讲内容,过几天或一周后,由学生在课堂中再进行

讨论。

二、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相同点

对翻转课堂及对分课堂两者之间相同点分析,主要体现在师生角色、考核方式两方面。

(一)师生角色

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翻转了传统课堂师生角色。课前,学生需要进行预习,在课后通过作业自主学习,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3]。这种模式与传统教学顺序相反,也决定了师生角色也必定发生转变。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也改变了传统被动接收知识的身份,改为主动学习。这种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特点。

而对分课堂也致力于改变传统课堂中的师生角色,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尽管这种模式下,教师还需要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列出总体题纲,重要的内化吸收环节,需要交给学生在课下进行。而在讨论阶段,教师进行督促、指导,并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加以点评。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灌输,其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更加明显。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课堂模式下,都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角色定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考核方式

考试作为高校教学重要的内容,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对分课堂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平时成绩,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化考核模式,注重学生能力考核。

在对分课堂的实施中,每一周教师都会根据所讲内容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教师所讲内容内化吸收,并将吸收成果体现在作业中。而每次作业都会设置一定的分数,得分主要依据以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完成情况等。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教师能够通过自媒体终端发送并接收作业,及时批改后发还给学生,整个过程十分透明,亦能够起到一定的督促学生作用。学生在这种考核模式中,会加强对平时学习、积累的重视。

而翻转课堂模式也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对学生日常考核,考核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情况都会被教师记录在案,及时给予评分,将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而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也可通过抽查学生笔记、个别谈话、临堂测试等方式实行。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以便于调整微课视频内容。

三、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不同点

(一)教学顺序不同

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事先制作好微课视频,让学生课前进行观看,在课堂中经过讨论深化知识内容,便于学生吸收。这样的教学顺序体现在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也是翻转课堂的由来。这种模式下,更加侧重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但由于一些学生自学能力差,缺乏自控,尽管教师将微课视频发放给学生,但有部分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很好的预习,仅仅是大致播放一遍,依然是听取教师讲课为主,翻转课堂流于形式。

而对分课堂教学顺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同,是教师先交、而学生后学。由教师在课堂中先将知识结构、重点与难点讲解给学生,然后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内化吸收。当然,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教师讲授并非和盘托出,而是采用提纲模式,为学生列出单元知识框架,并对重点难点加以讲解。这种模式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大学生现状,并没有完全交给学生自学,而是给予更多的引导,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教学工具不同

翻转课堂以微课为主要模式,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尽管目前我国已然进入现代化信息时代,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依然是困难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4]。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翻转课堂实施较为困难。

猜你喜欢
异同对分课堂翻转课堂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