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进化视角下体育教学的思考

2019-06-20 03:29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5期
关键词:趣味性动作技能

杨 斌

(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李杰凯教授曾指出,体育教学内容以运动项目为主题,因此必须使源于广义进化的运动兴趣与情感体验融入运动项目教学原理之中,使教学原理不但能够科学化解释体育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不懈追求,而且能够解释运动技能学习中个体本能生物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相互融合。由此可知,运动乐趣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本文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出发点, 探讨运动项目的自在趣味性强化、非自在动作规范强化、自然追求与技术理性相关内容,旨在为今后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1 运动兴趣的链式循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良好的兴趣,你才会产出强大的内驱力,来促使你把这件事情做好。智力心理学把兴趣看作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与需求相关联,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运动兴趣和情感体验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不然。现在的体育教学与早些年相比,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观念,人文关怀在体育教学中被提升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基于此,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与情感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变得更加重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运动兴趣主要是从身体练习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的,一旦建立了情感体验,身体练习就会不断得到强化,长时间的身体练习会产生运动的愉悦感和身体的成就感,进而促进运动习惯的养成。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运动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认知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最终促进正确体育运动观念的形成。由此可知,从运动兴趣到体育运动观念是以链循环的方式存在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基础,以对教学内容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手段,以体育习惯和运动观念的形成目标,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提升从运动兴趣到运动观念之间各个环节的层次水平,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运动兴趣与情感体验是运动项目系统进化过程中价值观的体现,学生体育运动实践行为是以价值观为指导的,运动兴趣与情感体验是价值观在体育实践中的具体诠释。人在体育运动中追求运动快乐与获得运动快乐都是在项目进化中逐渐形成的特性,通过运动能带来机体上的强壮与快适,由此就会产生运动成就感和心理上满足,所以说体育运动总是能够带给人以愉悦感和幸福感 。

2 运动项目的趣味强化

运动项目对运动者多种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来获得的,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有存在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事件。这些事件是运动项目进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教师、教练员、运动者的主观意愿所改变,是竞技方式和竞技结果的必然反映。就像我们在篮球运动中学习投篮一样,只要是投中了我们就会很开心;在跳高中每次成功跳过,就会使我们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在网球和乒乓球练习中,只要能准确地把球击到对方场区我们就会很兴奋。在体育教学和运动场上,我们常常会见到这种状况,只要拿到篮球首先想到的就是投篮,无论动作正确与否、难看与否,最终只要把球投进,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快感。这充分说明初学者大多追求的就是操作目标的实现,我们所说的自在趣味性强化作用事件就是那些与操作目的、操作结果相关联的由运动项目本身作用于练习者,使练习者产生兴奋作用的事件。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内外2个方面,内在的表现是内心的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外在的表现是技术操作的成功。由于每个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和运动方式不同,所以自在的趣味强化作用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所教的运动项目认真进行分析和识别,然后反过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不得不说的是自在的趣味性强化是有正负之分的,与成功相对应的是正强化,与失败相对应的是负强化。正强化对运动的操作行为具有加强作用,负强化对运动项目的操作行为具有减弱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设计教材、教法和教学内容,使练习和强化结合起来,当学生技术动作完成较好时,要及时给予正强化,当学生的技术动作出现错误时,要减少强化作用,并给予负强化,使学生在得到正确的信息反馈中建立正确运动技能的结构,最终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正确、深刻地了解自在的趣味性强化在练习中的表现形式,从而在课堂正确加以调节和应用,最终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运动项目的非自在动作规范强化

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除了具有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事件,还有一个就是非自在动作规范强化作用事件,就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同学的助威、术科考试的检验成绩。非自在动作规范强化作用的存在其实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具有巨大的关系,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技术方法和要领归根结底就是人类体育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理论。例如,正确的起跑姿势、正确的投掷技术、正确的跳高技术、正确的投篮技术等。这其实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运动项目技术进化的产物,与此同时它们也是运动项目的价值评价体系。对于某一运动项目,教师对具体运动技术做出规范化的技术动作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加以练习之后,不能获得较高的心理成就感和愉悦感,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慢慢对这种项目失去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自身原有的技术动作与规范化的技术动作之间的冲突得到化解,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需要付出强大的意志力,但最终如果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大价值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正确的符合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技术动作方法,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要求学生达到动作规范的技术要求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运动愉悦感和运动满足感,使师生在合作的基础上真正地互动交流起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

4 运动项目的自在趣味性强化与非自在动作规范强化的有机结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将自在的趣味性强化和非自在的动作规范强化优化整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优化整合实际也就是自然追求与技术理性的结合。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恒常的自然追求寓于体育教学中表现为技术理性。技术理性实际就是指人们在多年的技术实践中,通过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理性化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之所以称之为理性,是因为它是实践之后得出的,不是人为的主观臆造。在体育教学中,要使自然追求获得更好满足,必须通过技术理性的学习与提高。在运动技能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在的趣味性强化和非自在动作规范强化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自在的趣味性强化,学生的运动兴趣就难以建立,学生没有运动兴趣,那么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就会没有激情,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如果没有非自在技术规范强化,那么在技术动作练习时就会陷入混沌、盲目、杂乱的状态,就不能形成正确技术动作。

所以在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将这2种强化作用有机结合。作为教师,必须严格遵循和适应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与非自在运动规范强化作用的发展规律,使自然追求与技术理性有机结合,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 不同曲线组合的教学分析

如图1可知,在运动技能学习初期,为了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方法,防止错误运动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非自在的动作强化为主,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为辅。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逐渐提高,自在的趣味性强化慢慢占据主要地位,非自在的动作规范强化作用则会减弱,使努力按照规范技术动作练习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让生物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加快统一程度,使所学的运动技能在两种强化作用下更好、更快地形成。如图2可知,在运动技能学习初期,为了培养同学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自在的趣味性强化占据了重要地位,虽然非自在的规范化强化作用较小但也在加强,随着学习的推进,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达到最小值,非自在的动作规范性强化达作用达到最大值,但是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又开始逐渐加强,非自在的动作规范强化作用也慢慢减弱,运动技能的趣味性达到最大,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愉悦感和运动满足感的活动就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个曲线图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可能与运动参与者的年龄、运动参与者的技能水平、运动参与者的动机等因素有巨大关系。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不同的曲线组合,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图1

图2

6 启 示

以上内容基于广义进化规律对运动兴趣、运动项目的自在趣味性强化、运动项目非自在动作规范强化、自然追求和技术理性以及不同曲线组合等内容做出简单介绍与分析。由此得出,运动项目的学习,我们应以运动兴趣的培养为第一前提,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让学生真正地投入运动项目的学习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感,逐渐达到“运动成瘾”的高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基础、以学生运动的情感体验为手段、以体育习惯的建立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为目标的链式循环。在运动项目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和非自在的动作规范强化作用,这2种强化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处理这2种强化作用,尊重其发展规律,趋利避害,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使自然追求和技术理性有机结合,进而达到统一的状态,为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效益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趣味性动作技能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下一个动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以画之名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