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校园篮球特色中学教练员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19-06-20 03:29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5期
关键词:年龄结构校园篮球教练员

来 博

(山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 晋中 030801)

山西省为提升校园篮球运动的水平,2018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中学的申报工作,最终全省范围内有30所中小学申报了“2018年校园篮球特色中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普及。在校园篮球特色中学的发展中,教练员的数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篮球运动的水平和质量。教练员在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中扮演着设计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对校园篮球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教练员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青少年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成绩和运动水平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8年山西省篮球特色中学的45名篮球教练员为调查对象,对山西省校园篮球特色中学教练员现状进行研究。其中,45名篮球教练员分别来自山西省小店区大营盘中学、杏花岭区中学、东涧河中学校、万柏林区第七中学校、晋源区实验中学、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太原市第四十九中学校、太原市实验中学等学校。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练员的年龄结构

教练员年龄结构分布情况与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教练员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

由表1看出,年龄分布在29岁以下、30~39岁、40~49岁以及50岁以上的篮球教练员的比例分别为18%、37%、27%和18%。篮球教练员的平均年龄为38岁。调查对象中包括体校篮球教练员和中学篮球教练员。对体校篮球教练员来讲,大部分为专业篮球退役的运动员;对中学篮球教练员来讲,大部分为高校刚毕业的学生。从目前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优秀的篮球教练员的年龄为27.8岁,在33.1岁时能够初步取得成绩,在38岁左右则能够教练事业的巅峰水平。从调查结果来看,山西省篮球特色中学的篮球教练员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30~39岁 ,表明目前山西省篮球特色中学的篮球教练员年龄结构相对较为合理。

表1 教练员年龄结构

2.2 教练员的学历结构

从表2来看,山西省校园篮球特色中学篮球教练员的学历主要以本科为主,其中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学历的比例分别为4.44%、44.40%、48.90%和2.22%。可见山西省篮球特色中学篮球教练员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只有2名研究生,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训练技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园篮球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训练技巧。

表2 教练员学历结构

2.3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

由表3看出,教练员中体育院校毕业生、体育中专生、退役队员和业余体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为35名、6名、2名和2名。在校园篮球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求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的篮球教练员,同时对篮球教练员的训练经验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直接决定了校园篮球的发展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太原市教练员中山西省篮球特色中学的教练员运动经历相对专业运动员较少,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教练员的技术、技巧、竞技战能力欠缺,专业度有限。

表3 教练员来源统计

2.4 教练员的能力结构

从表4可以得出,教练员在科研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山西省篮球特色中学的篮球教练员对个人的管理、教育和训练能力具有较高的自信心。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教练员通过教学实践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表4 能力结构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山西省篮球特色中学的教练员年龄结构分布相对较为合理。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中、青年教练员占据较大的比例,但是这部分教练员由于从事篮球教练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这部分教练员的工作经验相对较为欠缺,因此在篮球特色中学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提升教练员的训练能力和综合水平。教练员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训练技巧。从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分析来看,80%以上的教练员来源于体育院校和中职院校毕业的毕业生,专业运动员较少,专业度有限。目前山西省校园篮球特色中学在篮球运动训练的内容和手段相对校对较为单一,篮球训练的科学程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篮球运动的发展

3.2 建 议

山西省篮球特色中学可以成立由省市体工队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和部分教练员组成的教练组,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提升教练员水平和训练质量高,重点以年轻教练员为主,大力培养年轻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篮球训练水平,充分发挥和调动篮球教练员在校园篮球中的功能和作用。

猜你喜欢
年龄结构校园篮球教练员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中学校园篮球的困境和发展对策
校园篮球文化的育人机理与构建策略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高校校园篮球联赛的社会学分析
基层组织增活力“两学一做”促发展
基于人口红利缩减的我国经济增长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