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9-06-20 05:59潘丹萍高国财卢婷婷陆相朋邵明义都修波郑启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风动风池风邪

郑 宏,潘丹萍,高国财,卢婷婷,陆相朋,张 璠,邵明义,周 正,都修波,郑启仲Δ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2.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 450053)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1]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据统计,本病患病率0.4%~3.8%[2],并有逐年增加趋势。该病病程长、复发率高,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因其疗程较长,患儿常因不能耐受西药的副作用而终止治疗,中药以其具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3]的独特优势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风池气池是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因该病病程相对较长,风池气池的色泽改变相对较著,其色泽变化可反映TD儿童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盈亏和邪正的盛衰,能够指导辨证,与患儿体质有密切关系[4]。因此本研究拟探索TD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进而将风池气池色泽改变应用于儿科临床,为儿科望诊提供简单、可靠的新方法。

1 对象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4~12岁辨证为风邪犯肺证、肝亢风动证、痰热动风证、脾虚肝亢证、阴虚阳亢证的TD儿童,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TD儿童179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神经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V)[5]中的抽动障碍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儿童抽动障碍临床路径》[6]制定,儿童抽动障碍临床常见证候包括风邪犯肺证、肝亢风动证、痰热动风证、脾虚肝亢证、阴虚阳亢证。

1.3 纳入标准

年龄在4~12岁者;郑州市居民;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上述证型辨证分型标准;法定监护人及受试者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实验者。

1.4 排除标准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强迫症、精神分裂、自残行为等;伴有心、肝、肾、内分泌及血液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患儿不能合作或正在参加其他试验者。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参照《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儿童抽动障碍临床路径》制定,由3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人员负责TD儿童中医辨证分型和风池气池色泽的判断,并记录当时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匿名的评定方法,记录两位以上专家意见一致的结果。为方便统计分析,将风池气池淡黄、黄色统一为色黄,淡红、红色统一为色红,淡紫、紫色统一为色紫,最终风池气池色泽规范为无改变、色黄、色红、色赤、色紫、淡青、青紫、紫暗、色黑9种。色泽判定人员不参与数据统计分析。

2.2 统计学方法

对应分析[7-8]也称关联分析、R-Q型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简化数据结构,并根据对应分析结果绘制行列变量间的二维图,探索行列变量间相互关系,具有直观、简洁的特点。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探索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以风池、气池色泽与专家判定的中医辨证结果作对应分析。

3 结果

3.1 TD儿童风池色泽与证型分布情况

表1显示,TD儿童风池色泽与证型分布情况。

表1 证型与风池色泽对应分析比较

表2显示,三维可以解释证型与风池色泽关系97.5%的信息。

表2 对应分析的主要结果

图1显示,TD儿童中医证型与风池色泽的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风邪犯肺证与阴虚阳亢证距离较近,说明这对证型的风池色泽颇为相似;由各证型与风池色泽所划分的区域来看,风邪犯肺证和阴虚阳亢证色泽常无改变;肝亢风动证易出现淡青、青紫或色黄,痰热动风证易出现色红、色赤,脾虚肝亢证易出现淡青、青紫或色黄。

3.2 TD儿童气池色泽与证型分布情况

表3显示,TD儿童气池色泽与证型分布情况。表4显示,三维可以解释证型与气池色泽关系96.7%的信息。

图2显示,TD儿童中医证型与气池色泽的对应

表3 证型与气池色泽对应分析比较

表4 对应分析的主要结果

图1 证型与风池色泽的对应分析图

图2 证型与气池色泽的对应分析图

分析结果显示,风邪犯肺证与阴虚阳亢证、肝亢风动证与痰热动风证距离较近,说明这2对证型的气池色泽颇为相似;由各证型与气池色泽所划分的区域来看,肝亢风动证较易出现色赤、色紫、淡青,痰热动风证较易出现色紫、色赤、色黄,风邪犯肺证色泽多无改变且色红,阴虚阳亢证可见色红且无改变;脾虚肝亢证较易出现紫暗、青紫或色黑。

4 讨论

TD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主要在肝、脾,与五脏密切相关,病机为痰邪内扰、气机失调、升降失常、肝风内动[9]。风池属脾,气池属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运动之枢纽,风池气池的异常变化可反映TD儿童脏腑气血的虚实盈亏和邪正的盛衰。因TD病程较长、反复复发的特点,风池气池的色泽改变较其他儿科常见疾病显著,代表性强,可指导辨证,且与疾病的预后和复发关系密切。

肝肺居于上中二焦,肝属木主升发,肺属金主肃降,肝肺二脏左升右降,起调节上中二焦气机升降运动的作用。刘弼臣[10]认为,本病“病发于肺,本源在肝”。本病病程初期风邪犯肺证多与感受外邪有关,病邪轻浅,风池气池色泽浅淡,颜色多无改变或色红。本病本源在肝,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喜条达,现代社会对儿童的学习压力、情志不遂等精神心理因素日益凸显,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亢风动,风池气池以淡青、青紫为主。

王素梅[11]认为,本病病因病机“风痰内扰,抽掣挛动为其标,土虚木亢,五脏相关为其本”。小儿脾常不足、嗜食膏粱厚味,或寒凉药物损伤脾胃,或肝失疏泄、木郁土壅等均可导致痰浊内生。痰邪内扰、气机失调,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日久化热,内蕴脾胃而见痰热动风证,此风池气池色泽鲜艳,多表现为色红、色赤、色紫。脾胃亏虚、土虚木旺、木克脾土而见脾虚肝亢证,此风池气池色泽晦黯,多表现为青紫、紫暗、色黄。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或素体阴虚导致肾水不能上承滋养肝木,引起阴虚阳亢证。此证患儿抽动反复发作,病程缠绵难愈,气血不足不能上荣,风池气池色泽隐而难现。

图1显示,风邪犯肺证风池色泽常无改变,或色泽浅淡,提示病情轻浅或病邪在表,变化不著;肝亢风动证可见淡青、青紫或色黄,由肝失条达、木郁土壅、气血郁结所致;痰热动风证多见色红、色赤,多由痰热内蕴于脾胃,显现于风池气池所致;脾虚肝亢证多见淡青、青紫或色黄,色泽较肝亢风动证更著,提示土虚木乘、病邪入里;阴虚阳亢证风池色泽多无改变,偶见淡红。本证抽动反复发作,日久肝肾阴虚,津血亏耗,色泽浅淡,隐现于外。

图2显示,风邪犯肺证气池色泽多无改变或色红,本证多起病急、病程短,多由感受外邪所致,病情轻浅、气池色泽浅淡;肝亢风动证可见色赤、色紫或淡青,木失条达可见淡青,肝郁化火而见色赤、色紫;痰热动风证以色紫为主,亦可见色赤、色黄,色泽鲜亮,由痰火内扰所致;脾虚肝亢证以紫暗、青紫或色黑为主,色泽晦暗,提示久病脾虚、木旺乘脾所致;阴虚阳亢证可见淡红、淡紫或无改变,色泽浅淡不易观察。由上述结果可见,随着疾病的发展、病邪的深入,病性由实致虚,风池气池色泽呈现浅淡、鲜亮、晦暗的演变规律,反映了病情的轻重、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可作为辨证依据之一。

风池属脾,气池属胃,脾胃一表一里、一阴一阳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纽。朱丹溪曰[12]:“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它脏病变可伤及脾胃,脾胃病变也会累及它脏。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不同证型、病机不同,风池气池会呈现不同的色泽变化。气池色泽变化出现的早,且较风池更著;随着病邪的深入,风池渐渐出现色泽改变,但其色泽始终较气池浅淡。由此说明,风池气池色泽深浅与疾病的演变和预后善恶关系密切,尤以风池晦暗的患儿病程缠绵难愈,临床应加强巩固治疗,以防复发。

不同证型TD儿童风池气池色泽变化具有特异性。肝亢风动证、脾虚肝亢证风池均可见色青、色黄,然前者色浅,后者色暗;痰热动风证、脾虚肝亢证二者风池气池色泽一鲜亮、一晦暗,构成鲜明对比。肝亢风动证由木失条达、化火生风所致,多见于疾病初期属实证;脾虚肝亢证为久病脾虚、肝木乘土,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属虚实夹杂证;痰热动风证病情较重,多由痰火内蕴脾胃所致属实热证。

《幼科铁镜》[13]中说:“小儿惟以望为主,问继之,闻则次。”小儿肌肤娇嫩,反映灵敏,故脏腑病证、气血阴阳变化更易形诸于外。本文通过整理分析TD儿童风池气池的色泽变化规律,发现风池气池色泽变化对于临床辨证用药具有指导意义。然本研究病例有限、病种单一,进行多中心、多病种、客观化的研究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客观量化的望诊系统建立对于风池气池望诊的推广及中医诊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风动风池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枯叶蝶(外一首)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波动性高血压之“风动”“痰结”思辨与论治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风展红旗过大关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五)
墨风池诗词选
风动流槽实际问题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