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陶渊明对现代人走出生存困境的启示

2019-06-20 05:58王欣羽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陶渊明人生

摘  要: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在世界诗化哲学上有所建树,其诗文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本文便对陶渊明所持守的哲学观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现代人走出生存困境的启示。

关键词:陶渊明;回归本真;人生

作者简介:王欣羽(1993-),女,汉族,辽宁营口人,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01

在文章开头,首先将陶渊明与一个人进行比较,他就是被史书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肯定有人会觉得这二人如何比较。提起“焚书坑儒”,人们会想到秦始皇;说起“桃花源”的故事,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陶渊明。秦始皇“奋六世余列”,攻城略地,斩首百万,方才当上千古一帝。陶渊明喝酒读书,写些田园诗便成“千古一人”,这美名似乎来得容易些。如若将二人放在一架天平上,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一个皇帝定要比一个诗人重得多,其实未必是那样。人们出现如此的思维偏差,是由于长期以来对社会历史的书写接受,太过注重经济政治等有形体和重量的事物,从而忽视了人类精神空间的重要价值。陶渊明的诗思与哲思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农业社会意识与潜意识的结晶,起码对于现代人走出生存困境有着一定的可借鉴性。

秦始皇是丰功伟绩的英雄,陶渊明便可称为圣人,但纵观人类历史,英雄的形象无数,圣人却少之又少。英雄成事也败事,圣人则无为无不为。因此我们的地球上光有“英雄”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圣人”。圣人不但摆脱了自我中心,也摆脱了人类中心,重新与天地自然融合为一,他们平和地对待自己的命运,追慕自我心灵的清洁宁静与社会生活的安定和谐。由此看来,圣人的精神内涵是素朴自然的,这也就是下边要说的陶渊明所持守的人生价值选择:顺遂自然——清贫素朴——回归本真。

陶渊明的人生选择,这显然是一条与现代社会发展相悖逆的路径。在万众一心大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讲陶渊明,很多人不禁在想:有价值、有意义吗?那我们下面就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谈陶渊明,围绕陶渊明诗文中的词语来分析、探求陶渊明对现代人走出生存困境可能产生的启示。例如:“樊笼”一词,象征被限制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在诗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这里的“樊笼”指:囚禁自己的樊笼。在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中,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者人类的现实生存,但又却将自己束缚其中而不得自由。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房子越来越多,汽车也越来越多,同时造就千百万的“房奴”和“车奴”,豪宅与名车逐渐也与身份的象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也全都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形与无形的牢笼。又例如近年的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争着到政府机关做官,一个小小公务员的职位竟会动辄千人竞争。这样的现象还有更多,而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哪呢?就在于他在一千多年前就看穿了这一点,“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对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走出生存困境最好的启示之一。牢笼固然是可恶的,但更可怕的应该是失去“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第二个词“回归”:是指返回的道路。在陶渊明的诗中“归田”、“归人”、“归心”、“归鸟”、“归空无”屡见不鲜,因此陶渊明的名字总是与“归”联系在一起。回归,就是返回,就是退返。这与现代人牢固信奉的“进步论”恰恰逆向而行。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可是起码从地球生态的尺度考虑,是不足以证明的。因为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是不能够完全知晓的,便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想前进,没有人愿意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现实就是这样,大家都是积极向上的,彼此鼓劲向前,没有哪个人会说:“停下来吧,向后退一步”这样的话。然而,陶渊明则是一个例外。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无论是诗词“樊笼”也好,“回归”也好,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人间”如若已然成为束缚自由的牢笼,那么回归园林就等于从牢笼中逃脱。在回归的道路上历来都是人迹寂寂,现在更是如此。现在,众多拔地而起的新校区,汹涌而至的大学生,与急剧贬值的教育产品是完全脱轨的,大学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在社会上都很难找到一个相称的工作职位。仅凭这一点即可证明,高速的发展并不是预期希望得到的结果。因此,人们应该思考如此的前进是否可以称之为急功近利,是否应该放慢脚步、应该回过头、向后看,找回最初内心里的初衷以及将事情办好的方法!

人类的进步向前一定是好事情,但是凡事又讲究一个度,过度的急功近利必将使人陷入“樊笼”,有时候不是说让人们停止不前或是后退到过去,而是人们在努力前进的同时想想过去,想想最初的心。当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问题,有时候都可以借鉴陶渊明的人生价值选择:顺遂自然——清贫素朴——回归本真。人类生存的困境,“回归本真”这一人生价值选择乃是重中之重,这一番话也作为对渐行渐远的陶渊明幽灵的一次“招魂”。最终也希望中国伟大诗人陶渊明,“魂兮归来”!人与自然的相处更加融合,世界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曾繁仁:《文艺美学的生态拓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6):99-100.

[2]岳友熙:《生態环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33-36.

[3]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0):77.

猜你喜欢
陶渊明人生
你好,陶渊明
人生中的某一天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陶渊明 饮酒》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