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君子之道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019-06-20 05:58唐逸轩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摘  要:《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1]作为“有德者”的君子形象在《论语》中占据很大的论述比重并极具张力。君子形象的张力源于其对君子之道的追求。君子之道即君子对于“仁”的追求道路。君子之道的根源在于“务本”。“不病、不愠”是君子之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之道

作者简介:唐逸轩(1999.4-),男,汉族,上海人,大学本科,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01

一、引言

“君子”是《论语》刻画得最为完整具体的形象。《论语》中的其他形象,如“圣人”,该词总计出现4次,而“君子”一词则出现多达107次。此外,《论语》在描述君子的行为时往往同时列举小人的行为加以正反对比,构成“君子xxx,小人xxx”的论述形式,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驕而不泰”(《子路》)。极多的笔墨描绘加上鲜明的正反对比使得君子这一形象在《论语》中变得鲜活形象了起来。《论语》中的君子形象具有着一种张力,而这一张力源于其对君子之道的追求。本文将阐析《论语》中君子的形象的张力、君子之道的本质及君子之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二、君子形象的张力与君子之道的本质

《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众多形象,其中圣人、仁人与君子三个形象之间存在着先行后续的紧密联系。三者皆以“仁”为德,具有高尚的德行。然而,圣人“生而知之”(《季氏》),生来便具备“仁”,仁人通过后天的努力修行已经具备了“仁”,而至若君子,《宪问》载:“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该句点明君子中亦有不仁者,由此可知,相较于圣人、仁人,《论语》中的君子这一形象并未完全达到“仁”的境界。《论语》一书中,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体系并不是单纯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他立足于社会现实,通过跟学生对话告诉我们仁的实现是需要个体内在积极地追求实现的。[2]而尚未完全实现“仁”的境界的君子,便正处于这一个体内在地积极追求“仁”的道路之上。

君子形象也正因此具有了一种张力:相较于已达到“仁”这一至高境界而变得静态的圣人与仁人,君子仍处于一种动态地追求“仁”的变化过程之中。在君子这一形象上,既有着求得“仁”通向升华的可能,也存在抛弃“仁”步入堕落的几率,他既有可能最终实现了追求蜕变为仁人,也有可能最终背离了追求沦落为小人,既有可能无限接近于“仁”,也有可能无限远离于“仁”。

关于君子形象所正在行走的这一追求“仁”的道路,可称之为君子之道。而关于君子之道的具体实践方法,《论语》在全书开篇《学而》中便对之进行了最为精确的提炼:“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之道,其根源在于“务本”。而这是由“仁”的性质所决定的。

君子之道的追求在于求“仁”,仁是最高的精神境界[3]。然而,作为一种虚无缥缈的、最根本的精神存在,“仁”的达成要求君子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感悟和修习。对“仁”的感悟需要君子在物质世界中探求物质世界的本源,从而一次次在物质世界的实践中,通过物质对意识的作用力来不断逼近并最终抵达仁的彼岸。故而君子之道的根本实践方法便在于“务本”

三、“务本”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不病、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此二句意在阐述面对生活中才华不得赏识,有识无法济世时君子应保持的态度。孔子对君子提出的标准是“不病”、“不愠”,即自省和不怨。可将《论语》中另两则论述面对同样境况时的态度的句子放在一起分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四则句子存在着明显的三层递进关系。一、二则要求人自省而不怨恨,既不要怨恨当下无所作为的现状,亦不要怨恨不赏识任用自己的他人,而要摆脱怨恨的情绪自省自身能力的不足。第三则原文未注明是形容哪一种人,不过从第四则句子的语境中(“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不难看出是仁人。其态度首先从“不病”、“不愠”上升为“不患”,即从自省自身能力的不足而不怨恨当下不受任用的境况上升为不因自己不受任用的境况而感到忧患。后半句更是对前半句做再次升华,由不怨恨他人不赏识自己推己及人,上升为为他人同样不得赏识的境况而担忧,由此又可再引申出因为他人得到任用而喜悦的暗含义。仅仅通过克己自省而“不愠”终究是通过主动压抑来达到“不病”、“不愠”,而因他人得到任用而感到的喜悦则不仅是将“不病”、“不愠”的境界上升为喜悦的境界,更是通过被动产生的喜悦而自发的、不自觉的消除怨恨,从而真正完全的达到“不病”、“不愠”的境界。第四则句子原文明确指出是圣人的境界,是对第二则句子中阐述的句子的进一步升华,做到将他人的利益放于自身利益之上的境界,自己被任用要以他人被任用作为前提,自己上达天听同样要做到以他人已经上达于天听为前提。

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首先“不病”、“不愠”,再由“不病”、“不愠”升华为“不患”并推己及人为他人同样的境况而生出意识上担忧,最终再将意识层面的担忧化作为物质层面的实践,作出立己先立人、达己先达人这一“仁”的行为。

“不病”、“不愠”的“务本”体现在,通过多次遭受“人不知”的境况而克制自省不怨恨,心平气和的对这一境况加以思考从而体会到“人不知”是人生常态,由此不再对这一常态心生怨恨并推己及人,联想到他人同样面对这样的常态而为之担忧从而在“务本”中逼近并最终达到“仁”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2.

[2]郝好.试述《论语》中的“仁”[J].文化学刊,2017(12):112.

[3]冯友兰.对于孔子所讲的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J].孔子研究,1989(3):3.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