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希金诗歌《我曾经爱过你》

2019-06-20 05:58杨轶群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普希金爱情诗歌

杨轶群

摘  要: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被称为俄国诗歌的太阳,其作品精炼的文字,优美的韵律,炽热深切的情感都深深地印刻在读者心中。普希金的一生仿佛就是在诗歌与爱情之间游走,其触动人心的诗歌中最为著名的一首便是《我曾经爱过你》。

关键词:普希金;诗歌;爱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2

?Я Вас любил?

Я вас любил: любовь еще, быть может,

В душе моей угасла не совсем;

Но пусть она вас больше не тревожит;

Я не хочу печалить вас ничем.

Я вас любил безмолвно, безнадежно,

То робостью, то ревностью томим;

Я вас любил так искренно, так нежно,

Как дай вам бог любимой быть другим.

我曾經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戈宝权译)

(一)诗歌为谁而作

普希金的爱情诗十分丰富且多面,在19世纪成为诗歌中的标准风格,他的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情感。诗歌《我曾经爱过你》篇幅虽短,却也不例外。很难在俄罗斯爱情诗中找到这般完美的诗歌,该作品是诗人对其所倾心之人的告别诗。然而,这首诗到底为谁而作,对此历史学家们至今也无法达成一致。普希金没有留下丝毫暗示,但仍存在几种推测。

其中一种说法是这首诗是写给社交界名媛卡罗丽娜的。1825年南方流放期间诗人客居在她基辅的家中。她比诗人年长几岁,但她的美丽动人心魄,诗人为之恋慕。

另一种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这首诗是献给安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奥列尼娜的,她是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之女。诗人在彼得堡与她相识,为她超群的智慧所倾倒并为之深深着迷。奥列宁的家被称为彼得堡主要的文化沙龙聚集地,克雷洛夫、茹科夫斯基、格利鲍耶陀夫、布留洛夫、米茨科维奇、谢德林以及许多十二月党人都曾来过这里。奥列尼娜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她的美丽与智慧惹人喜爱,给许多前来拜访的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格涅季奇、莱蒙托夫等人都曾为她献诗。奥列尼娜和普希金接触之后,曾表白说:普希金是“当时她所见到的最有趣的人”,普希金对她也充满了情意。他们一起在沙龙见面,在郊外野游,在彼得堡夏园约会。1828年夏天,普希金希望同她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却遭到女方父亲的拒绝。遭拒后,普希金很快就离开了彼得堡。《你和您》、《美人儿啊,不要对我歌唱》、《她的眼睛》、《豪华的京城,可怜的京城》、《唉,爱情的絮絮谈心》等等这些普希金1828年的爱情诗歌大都与奥列尼娜有关。后来,普希金与奥列尼娜一家大大疏远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她的父亲奥列宁越来越靠近沙皇,而且这位要人对社会上流传的普希金的讽刺短诗极为不满。据奥列尼娜的孙女说:1833年普希金在《我曾经爱过你》这首原来写在祖母纪念册上的诗下边,用法文加了一句话:“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另一位女士安娜·科恩将这首诗归于自己,积极散布有关她与普希金事件的流言。他确实对她非常着迷,但仍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首诗属于这位美丽的俄罗斯贵妇。

(二)主人公形象与内容赏析

这本是一首无题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女主人公至深的爱恋。《我曾经爱过你》的首句便直接表明这是一首失恋诗。它是普希金最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因为其所体现出的爱恋的纯真、心胸的广博感动了无数人,有许多痴情的男女在失恋之后,或将这首诗抄写给往日的恋人,或在对这首诗的反复吟诵中追忆逝去的爱情。

普希金向我们刻画了一个感情得不到回应的男子形象。他真诚地祝愿她幸福:“愿上帝保佑,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我们的面前呈现出这样一个善良、真挚且忠诚的人,真心为了所爱之人甚至不求博得对方的爱。对于女主人公,我们只能猜测其形象,因为这一形象实在难以捕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年轻漂亮又高傲的女人,还有很多追求者(抒情主人公为此而吃醋嫉妒)。

在诗中作者并没有通过任何的景物或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抒情主人坦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虽是单相思,但这深切而温柔的爱恋更衬托出主人公的忧愁和对爱人的关心。他还祈求上帝保佑她,愿姑娘能得到另一个和他一样爱她的心上人。或许,这字里行间也隐藏着诗人苦闷的讽刺,诗人暗指女主人公再也不会遇到像自己一样如此真诚的追求者,但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罢了。

整首诗渗透着真挚的爱情,作者甚至排斥一丝利己主义,这也正是普希金爱情诗歌的特点。本诗采用五音步抑扬格写成,尽管普希金更常使用他心爱的两音步抑扬格。诗人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省略所有不必要的事情。虽然那时普希金开始倾向于现实主义,但这节小诗却是纯粹的浪漫主义。抒情主人公在作品中展示了他生命中的双重世界:一方面,爱情的滋味使他欢欣鼓舞,仿佛是在天堂;另一方面,单恋的苦楚让他痛苦绝望,犹如身处地狱般的深渊。他的情绪只取决于感情而非理智,这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人物形象:在爱情面前陶然心醉,情深意切却又卑微到尘埃。

(三)诗歌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的描写。诗人描述了一个对爱情感到绝望的男人形象,他时而被嫉妒折磨,时而因胆怯而苦恼。在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基督徒谦卑的主题。男主人公爱得如此真挚、温柔且专一,尽管姑娘有可能并不知道他在爱着她,也可能姑娘早已另有所爱。“我”曾经毫无指望地爱过你”,忍受着“羞怯”、“嫉妒”的折磨,却不愿再去打扰。正如台湾诗人洛夫所说:“我曾爱过的,真的,海涛们的滔滔可以作证;夹在旧书中的,一片小小的蝴蝶翅膀可以作证”。主人公宁愿忍受羞怯和嫉妒的折磨,也不愿意去打扰她或者使她悲伤,在诗中,诗人把自己一往情深的爱情和坚强自制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了深深的眷念和真诚的祝福,充满了感人的艺术魅力。虽然作者说“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是他透过这些诗句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字里行间都在诉说着自己的失败、忧郁和苦闷。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写下这封告别信,致以再也不会相见的她。作者竭尽所能,一笔一划地细细描绘了基督徒牺牲所爱的理想,他认为爱情的意义在于付出而非索取回报。他把真心交予心上人,但并不要求以真心换真心,为了她的平静,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因此,在詩中普希金揭示了单相思的爱恋问题,从而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的忧愁与渴望,同时普希金也想告诉读者:爱的本意不是占有,是尊重对方,是希望对方幸福。

(四)艺术表现手段

作者通过动词:“爱过”(любил)、“消亡”(угасла)、“打扰”(печалить)、“悲伤”(тревожит)、“成为”(быть)传达了诗歌主旨,在这些动词的帮助下,建立了整个故事的逻辑链——单相思的故事。主人公并不指望自己的感情能够得到回应,他放手的原因是女孩的心永远不会被他征服,他完全屈从并接受这一点。

除此之外,很容易注意到“我曾经爱过你这一句”的头语重复,它的重复仿佛是为了一次又一次地延续这首诗的主题。叠韵的使用也引人注目,起初作者使用柔和的软辅音“л”,这给人一种悲伤之感:

Я вас любил: любовь еще, быть может

В душе моей угасла не совсем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然后柔和的л被尖锐硬辅音的р所取代,这清楚地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无望的处境,打破了上一行诗的温和:

…То робостью, то ревностью томим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诗歌被分为两节,带有复杂却准确的韵律。每一句诗中间的第四个音节之后都有停顿。所有偶数句的韵脚都是音“м”:совсем – ничем,томим – другим,而奇数句韵脚是“ж”:может – тревожит, безнадежно – нежно。为了正确的押韵,普希金放弃了“безнадёжно”这个词的传统发音,用更柔和的元音“e”取代了重读的“ё”。内韵为这首诗赋予了更强的表现力:“безмолвно、 безнадежно”,“то робостью, то ревностью”。只有头语重复“Я вас любил”“破坏”了严密的节律,但这种重复并没有影响这首诗的美妙音韵,反而更加突出了它的主要思想。

在这首精致的抒情小诗中普希金还完美地使用了倒装句:“быть может”,“душе моей”,“печалить вас”,“любимой быть”。倒装句法的使用让我们更容易领悟主人公感情的深度。整个第一节都是关于爱情的隐喻,“爱情在我的心里还没有完全消亡”(угасла не совсем);“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больше не тревожит)。成语“但愿上帝保佑你”(дай вам Бог)的使用丰富了诗歌艺术手段的表现方法。修饰语以副词的形式出现:“默默无语”(безмолвно)、“毫无指望”(безнадежно?)、“真诚地”(искренно)、“温柔地”(нежно)。普希金还成功地使用了同音法,在第一节中,音“л”占主导地位,传递出悲伤和柔情,在第二节,音“p”和“в”处于支配地位,象征着分离。

另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许多作者都使用过“书信”这一写作手法,但并没有太多人可以达到只用几行诗句就能传达出主人公复杂情感的目的。言语的这种“吝啬”也值得我们去思考。主人公陷入如此深的绝望之中,以至于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用言语来表达。他知道言语的无足轻重,因为他们无力影响自己的命运。因此,作品的篇幅大小也是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手段。表达手段使用的简洁性有助于深化诗歌内容。“短短几句,但是……它们却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一切”,尼古拉·果戈理如此赞美这首永恒的爱情诗。

《我曾经爱过你》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真情实感,读到这篇作品时,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渗透着的都是普希金本人的感情,作者使你处于与他本人相同的境地,这才是伟大诗人的伟大诗歌。

参考文献:

[1]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3.

[2]吴晓都.俄罗斯文化之魂——普希金[J].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普希金爱情诗歌
诗歌不除外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