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照片前的沉思

2019-06-20 09:06许晨
党建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岛德国日本

许晨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那场轰轰烈烈、“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革命运动。——编者

这是一个巧合?还是某种历史逻辑的必然?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习近平主席出访的照片,心情犹如窗外大海的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蓦然间,不知怎的,眼眶里一阵湿热,泪水情不自禁地滑落……

这是公元2019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法国首都巴黎,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会晤。这条新闻同时配发了记者拍摄的一幅照片:会场大门前的台阶上,四位领导人面带微笑,友善、合作、共赢是照片背后传递给我们的讯息。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蓦然闪出了另一张照片,不过它要追溯到整整100年前。

画面上同样是四个人,他们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四人身穿当时流行的黑色西装晨礼服,脖领上系着整齐的领带或领结,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望着前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是100年前影响全世界的巴黎和会中的一幕。经过四年多的激烈拼杀,由以英、法、俄、意、美为主的协约国战胜了以德、奥为主的同盟国,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决定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世界和平大会”,简称“巴黎和会”,处理战后事宜。中国本是协约国的一员,属于战胜国,当时的北洋政府也派出代表团,准备在会议上提出收回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走的对山东的各项权利。

万万没有想到,巴黎和会竞标榜通过媾和建立永久和平,实际成为帝国主义者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大会”。以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等为首的“四巨头”操纵会议,竟然听从日本政府的胡搅蛮缠,要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理由是中国虽说宣战,但未出一兵一卒,无权分享战争成果。

事实真是如此吗?非也!

按说,一战的交战国和战场主要在欧洲,甚至有时直接被简称为“欧战”,远东地区的中国离此十万八千里。然而且慢,我们的旁边有一个“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家伙儿——通过甲午海战获得清朝大量赔款正野心急剧膨胀的日本,其胃口越来越大,对侵占我国的辽东半岛、台湾等地并不满足,又垂涎于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的青岛良港及整个山东半岛。

德国于1897年利用所谓的“巨野教案”强租胶州湾,日本人打心眼里不自在,对此耿耿于怀,一直千方百计寻找染指山东半岛的时机。如今看到战火在欧罗巴大地上熊熊燃烧,欧洲各国都无暇顾及远东殖民地,德军只有区区5000兵力驻守胶州湾。哈,日本大喜,伺机乘虚而入。

1914年8月15日,日本以“维护远东和平”为名义,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立即从中国海面撤走德国军舰,无条件把德国所租借的胶州地区移交日本当局,将来再归还给中国。这纯粹是瞒天过海、强词夺理,为侵占寻找借口。8月23日,日本没有得到答复,便正式向德国宣战,派出数万陆海大军进攻青岛,我们美丽的山东半岛顿时陷入战火之中。

其时,国人已洞悉日本企图霸占青岛乃至全山东的险恶用心,打算借助英、俄、美等的力量,遏制其狼子野心,进而从德国手中收回胶州湾,于是中国于1917年加入协约国,正式向同盟国宣战。

虽然中国没有直接派遣军队前去作战,但实施了“以工代兵”方案:组成浩大的中国劳工大军,远涉重洋,打了一场惊心动魄、贡献巨大的别样战争。

当时的一个奇特现象是:一战的远东主战场在山东半岛,日后也是因归还山东主权问题引起轩然大波,而代表国家奔赴战场的主要是北方人,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山东。当时在威海、青岛等地专门设立了劳工训练营,英、法军官从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编号登记,签订合同,继而远赴重洋。

这些纯朴勤劳的汉子,命运多舛。他们不是军人,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但听指挥、能吃苦、不怕死,承担起挖战壕、修工事、运伤员、送军火的工作,与军队的战勤兵并无二致。前前后后,共有14万人奔赴欧洲,被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为一战胜利与战后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曾这样赞扬华工:“他们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然而,艰苦危险的战争环境,使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客死他乡、埋骨异地……

本来,与协约国一起浴血奋战、最终夺取胜利的中国人,理所应当收回战败国——德国侵占已久的青岛、胶州湾、胶济铁路以及沿线矿山、城镇主权。如果当时世间真有公理在,任何人对此不得提出异议。然而,中国那个猖狂的“邻居”又跳了出来,以所谓早有中日“二十一条”为证,以出兵出力为由,竞公然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它!

弱国无外交。尽管中国公理在握、奋起呼号,可在日本的威逼下,在列强私下勾结、相互利用的交易里,巴黎和会还是通过了符合日本利益的决议,把中国领土像商品一样地出卖了!外交失败,强权战胜公理,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怒,矛头直指西方列强、凶恶的强盗日本和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北洋政府。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的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有人慷慨陈词声泪俱下,有人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进而发生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等令人拍手称快的爱国行动。很快,怒火燃遍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影響中国历史进程的“五四运动”。她极大地震撼了北洋政府和居心叵测的官僚集团,同时也声援了在法国的中国外交代表团。

1919年6月28日,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和平会议”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位置是空的,没有一个人出席,我们拒绝签字!虽然中国的外交努力失败了,但“拒签和约”的气节令人称许。它开辟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对列强说“不”,也为几年后中国正式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主权埋下了伏笔。

时至今日,五四风云已经过去整整100年了,可那熊熊燃烧的光焰,依然闪耀在历史的天空;那如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永远回荡在世人的耳畔。她不仅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真正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我的思绪又回到今年3月下旬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旅。他此行应邀访问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每到一处,都受到该国首脑和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

3月25日正式访问法国时,习主席的专机刚刚飞入法国领空,早已升空等候的法国空军战机就赶来伴飞护航。专机抵达法国首都后,总统马克龙打破惯例,在巴黎凯旋门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骑兵列队护送、民众夹道欢呼、军乐队高奏欢迎乐曲。在第二天举行的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开始前,马克龙、默克尔和容克早早等候在会场门前,迎接习主席的到来,也就有了本文开头那张意义深远的合影。

两幅照片,相隔百年,反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中国遭列强肆意欺凌、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想,后一幅照片的出现,在时间上或许是偶然,可在国家命运走向上却是历史的必然!所以,我才会面对着它们感慨不已、心潮翻飞,甚而潸然泪下。这照片背后埋藏着多少风雨坎坷、多少悲欢离合啊!从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直到今天的习近平,他们带领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付出了无尽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以及全世界的尊重!

一前一后,百年沧桑,两幅照片默默无语,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它让我想起了毛泽东那首雄浑壮阔的诗作:“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责任编辑:王碧薇)

猜你喜欢
青岛德国日本
探寻日本
“梦梦”“娇庆”德国行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日本神社
美丽的青岛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