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鲜活故事让“一带一路”倡议更聚中东人心

2019-06-20 18:47刘陆
对外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东国家中东地区中东

刘陆

中东地区连接亚、非、欧三大洲,包括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的国家,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还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中东地区是中国能源主要来源地,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合作方,中国与中东的联系日益紧密。

虽然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民间反美反西方的情绪浓厚,但是由于西方多年深耕,中东媒体报道依然亲近西方。而西方媒体在中东地区的报道刻意回避中国积极影响和贡献,还不时抹黑中国,很容易导致中东国家民众对中国产生误解,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我们要在中东地区大胆宣传中国声音,提高涉华报道比例,扩大报道效果,提升国际话语权。

中国与中东国家素来有着传统丝绸之路的友谊。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关系被纳入了更宏大的战略框架。据统计,中东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多持积极的态度,抱有较少的偏见,对双方合作带来的发展机遇有着乐观的预期。近年来,频繁的高层互访也是促成报道量上升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华社、《中国日报》、人民日报英文网、中国国际电视台等中国媒体不断加强中东地区涉华报道,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在涉及“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中东国家经济文化合作等领域时,频繁援引和多段转载中国媒体的稿件,使越来愈多的中国声音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认可。

面对中东地区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对中东的涉华报道仍有深入的挖掘空间。为了更好地在中东地区传递好中国声音,笔者分享几点思考。

抓好主题,提高报道站位

国际新闻对外报道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中东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我们进行报道时,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好国家政策,客观而平衡地进行报道,构建与我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由于中东地区各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国家对于“一带一路”有着不同的期许。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以色列、摩洛哥等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关注度很高,希望“一带一路”倡议给双方带来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机会,包括加强石油领域的合作、拓展非石油领域的发展等。伊朗、埃及、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也对“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关注,他们的关注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政治文化交流、打击恐怖主义、提高安全合作等。

针对不同的主题,新华社记者走访了一批“一带一路”项目,播发中英文稿件《中埃建设者携手落实埃及新首都梦》《探访中沙经贸合作典范延布炼油厂》《中国建设者助力摩洛哥能源结构调整》《中国员工坚守岗位确保阿尔及尔大清真寺早日建成》等稿件,以扎实的采访和鲜活的事实,讲好故事,充分宣介“一带一路”新贡献和新成就,以树立中东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中东地区报道中,我们在选词用词时要多加注意,涉及宗教的报道,要本着尊重的态度去处理。乱用词语会被认为是亵渎宗教,从而引发误解和抗议,引发纠纷。例如,报道中不能说穆斯林“杀羊杀牛”,“杀”字要用“宰”字替代;不把任何涉及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报道与“猪”“狗”“恶魔”“邪恶”等说法列在一起,以免引发误解;在提及伊斯蘭教习俗的报道中,不要指责伊斯兰教歧视妇女,不把伊斯兰教等同于恐怖主义等。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驻中东地区国家的大使馆联合当地政府举办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今年是猪年,在对外稿件中,我们要避免说“the year of pig”,使用“the new Chinese year”即可,以表示对宗教禁忌的尊重。

讲好故事,挖掘报道内涵

我国在中东地区的国际形象呈现稳步提升的势头,借助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方法,反映“一带一路”倡议给中东国家带来的变化。通过小人物、小细节来落实宏大主题的呈现,加之深入的解读,实现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

新华社2018年8月播发了稿件《中国投资助力阿尔及利亚工业振兴》,以一位中国投资者在阿建管材工厂的故事为开头,讲述了“中国制造”如何帮助阿政府节省外汇,减少其对欧洲高端管材的依赖。文章随即引入陕汽集团与阿经销商一起兴建汽车组装厂,将中国技术和改革开放中积累的市场经验带入当地,赢得了阿方的信任。

2018年3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举办开工仪式,该项目将在五年内竣工。建成后,可以有效缓解埃及首都开罗的交通和服务压力,打造新的政府区和居民生活区。埃及《金字塔日报》对该项目进行了追踪报道,表达了埃及高层官员的高度重视和埃及民众对此项目的期待,高度赞扬了中埃合作。针对该工程,新华社也进行了追踪报道,播发了消息稿、特写、新闻分析、聚焦等系列稿件,把更多细节展现在读者面前,生动体现中埃合作的美好前景。新华社稿件《中埃建设者携手打造埃及新首都》,透过一名埃及建筑工程师的眼睛,从一处小的建筑工地展开,慢慢延伸至项目背景,最后谈及双方合作,展望“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美好愿景。

在国际新闻对外报道时,我们还要善于“借嘴说话”,借助中东官员等“大人物”,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注重海外落地和海外影响,提高对外传播效果。新华社耶路撒冷分社对以色列外交部亚太司司长哈盖·沙格里进行了专访,于2019年3月12日播发稿件《以色列官员期待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更好的贸易关系》,阐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以色列期待与中国开展更深层次经济合作。沙格里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充满远见的长期计划,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毋庸置疑,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市场将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展开更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是双赢的。

我们除了要在中东地区涉华事件中积极发出中国声音,针对西方报道刻意回避的地区问题也要深入现场,用事实说话,以增加国际话语权。

2018年4月,美英法三国以叙利亚政府在国内冲突中使用“化学武器袭击”为由对叙动武,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新华社大马士革分社记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发回现场直击稿件《假如真有化武,我们怎么可能还站在这里?——来自叙利亚人的追问》,通过在轰炸现场对科研中心制药和化学工业发展部主任等亲历轰炸人士的采访,指明西方三国的恐怖袭击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该篇稿件短小精悍、立场鲜明,被海内外媒体广泛采用。

做好传播,拓展报道角度

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合作有力展开,中国对外人文交流不断加速,领域持续扩大,方式更加多样灵活。我们在报道中,也要挖掘新颖主题,从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等多角度进行报道。

捕捉到这一特点,新华社记者就中东地区多领域进行了细致的采访,以新颖的立意和鲜活的故事,播发系列中英文特稿,有效地传播了中国声音。《春天里的“东游记”——中国改革开放的中东故事》讲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浪弄潮的中东人的故事,他们参与了中国的发展,带着中国经验回国,分享合作红利;《歆慕而往 学有所用——“一带一路”的中东故事》,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讲述了在中东地区学习汉语、研究中国的百姓故事,表明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中国文化也深入中东百姓心中;《向东看,阿拉伯世界新选择》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为契机,描述了中阿国际合作的新范例;《延续丝路情 贸易气象新——中东国家热盼进博会》描述了中东公司和商人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良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加速多元化贸易合作;《守护“一带一路”上的绿水青山》以“绿色”为主题,突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的生态保护合作,表达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谱写绿色环保的动人故事。

借着中东地区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应继续加大涉华报道比例,抓住西方媒体刻意回避的问题,及时报道中国贡献,突出合作共赢机遇,以强化中东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保持中东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态度和期待。

猜你喜欢
中东国家中东地区中东
深化传统友谊共谋安全合作创新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探究
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中东政治伊斯兰运动与教派权力冲突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基于证据理论的中东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演化分析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