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德育教育之我见

2019-06-20 08:27王金武
中文信息 2019年7期
关键词:挖掘教材第二课堂立德树人

王金武

摘 要:作为德育教育的排头兵—历史学科,如何落实学科素养,实现“立德树人”,要在思想上重视,教材上挖掘、同时要更多关注学生。并且要把时代主题融入到教学中,努力完成历史学科的使命。

关键词:立德树人 社会功用 挖掘教材 时代主题 第二课堂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1

2017年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经公布,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作为德育教育排头兵的历史学科,在这时代发展的潮头,应如何发挥出社会功用的价值,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合格接班人,我认为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历史的教育作用,警示作用,古人早已告知了后世的人们。古人云:不读书者鄙,不读史者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历史教师更要认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把历史课打造成起到强烈震撼,具有灵魂的课堂,正如有些学者所说,要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受益者,学生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我们需要民族的脊梁,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思想性强,建构历史教学的精品课堂。同时历史老师更要懂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什么是责任、事业?体会教师的一份教育的情怀。

二、要深入挖掘教材

通过运用典型人物事迹和名人名言,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升华自己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学养。如讲近代维新派在国家面临亡国灭种,民族危机严重时,展开维新变法,宣扬维新变法思想,就可以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作为激发学生发奋读书,报效国家的素材,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激励每一位学生。讲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可以运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把具有担当的林则徐展示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还可以把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课堂中根植于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三、要有主动性

首先把历史德育教育要建立在与学生的互动上。课堂、课下有针对展开,如对一些学生不爱学习,不思进取,习惯不好。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历史上的一些典故“凿壁借光”“程门立雪”中主人公求学心切的精神感化学生。运用诸葛亮《诫子书》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格言,激励学生胸怀天下,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其次,要注重观察了解所教学生的志趣,与班主任老师老师合作,发挥学科教育优势,培养有远大理想的学生。切忌,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事不关己,不去作为。再次,通过开展历史第二课堂,定期举行一些讲座,就学生关心的话题,如长城文化、红色文化、国际关系中的中美关系等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依据文史不分家,还可以与语文老师合作,通过诗词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诗词中品味历史,如 屈原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要关注时代发展主题

鉴往而知来,激励作用,明确了历史学科的时代性。作为历史老师更要成为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者。纵观历史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发展的主题,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组精神的组合,革命时期的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长征精神、大国工匠精神。以精神为激励,把时代的主题融入到课堂。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中国建设,积极与学生展开讨论、对话交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党和国家政策的科学性,感受我们身边的变化,从内心深处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形成自己的家國情怀。

总之,历史教学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去努力,把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赋予历史学科更多的思想情感,在核心素养的落实上才能践行新课标“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新时期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让我们以“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精神,完成历史学科的社会使命,让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教育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史扬.浅谈有效构建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2016年18期.

[2]朱光明.浅析常用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特点[J].历史教学2001年05期.

[3]王芸香.关于中学历史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教育革新2016年02期.

猜你喜欢
挖掘教材第二课堂立德树人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培养审美能力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纵观全局 把握细节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