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能为古建筑保护做什么?

2019-06-21 08:43张欢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9年14期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全息古建筑

张欢

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塔尖、木质屋顶烧毁,虽然消防员努力保住了主体结构,但经历了800多年风雨的知名古建筑损毁严重。值得庆幸的是,瓦萨大学(Vassar College)艺术学院副教授Andrew Tallon,在其生前便完成了对巴黎圣母院的数字化扫描工作,保存了各个角度的建筑全景、3D和细节图片;同时,法国达索公司(Dassault)也拥有巴黎圣母院的三维数据,现在哈佛大学视觉研究院实验室可以观看,这都使得巴黎圣母院在数字世界中可以永存。

科技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谈数字化,那么数字化到底能为古建筑保护做什么呢?4月17日《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围绕这一主题,采访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副教授和刁常宇副教授。

“古建筑保护的数字化,其根本目标是对历史建筑信息进行全面记录。对信息的全面性认识,体现在数字化工作者对工作对象研究认识的水平。”李志荣指出,“这次灾难也给我们警醒。保护文物本体永远是最重要的工作,对文物的数字化记录必须赶快进行。对于世界遗产级别的文物,要真正记录到一旦损毁可复原的程度。”

现在,激光扫描技术、多图像三维建模技术、摄影测量技术、高光谱成像、X光成像、微距摄影、显微摄影以及多种物质成分无损分析技术等,已经用于以古建筑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这些新技术的介入,使得文物的“形、色”信息,也就是空间形态记录精准保真成为可能。用这项新技术进行记录,使得文物身上沉淀的古人创造它们、保护维护它们付出的智慧,都可以充分体现,这也是今天新技术对文物保护的最大贡献。新技术使更多的人看见和认识了文物所携带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科学信息。文明是全息的,数字化使全息记录文明成为可能。

在我国,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古建筑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世界遗产地的各大石窟,比如大足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龙门石窟、须弥山石窟等最早利用数字化保护文物,其中敦煌石窟和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最为显著。另外,山西省地面古建筑占全国建筑文物的70%,其在建立古建筑彩塑壁画数字化标准案例时,就使用了目前全面的数字化方法。今年3月1日,山西省也提出文物信息化战略,建立“1+6+2+1工程”,并且成立三个国宝级文物保护中心,来加强国宝级文物的数字化工作。

受多种条件制约,世界上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他们全部文物的数字化记录。刁常宇认为,濒临文物的快速记录和珍贵文物的全息记录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两大事情。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作自动化,以及记录完整性和精度的提升是数字化保护技术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有时候是矛盾的,所以根据情况不同应该有多样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数字化技术必须能够适应所有的文物类型,也包括所有的古建筑类型。但是有些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有复杂的斗拱或浮雕的中国古建筑,我们还在努力寻求便捷的技术解决方案。 数字化技术除了要留住信息,还要服务于文物保护方案设计、修复效果的仿真实验、文物演变推理、微小变化分析、影响文物变化的因素分析等,很多的技术都还在探索阶段,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巴黎圣母院全息古建筑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巴黎圣母院之殇——纪念巴黎圣母院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拯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
中国古建筑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全息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