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份机采血小板的效率和安全性

2019-06-22 01:58林雯雯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捐献者机采血常规

林雯雯

泉州市中心血站 (福建泉州 362000)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血方式为成分血输注,随着临床上用血量的不断增加,单份机采血小板的需求量也在随之增长,但血小板采集捐献率不高,因此,如何平衡临床用血量与血小板来源不足的问题十分关键[1-2]。双份机采血小板是目前改善血小板供应不足的主要方式,其可提升捐献者血小板利用率,但目前临床上对于双份机采血小板的安全性仍不明确[3]。本研究主要对单份机采血小板与双份机采血小板进行对比,以明确双份机采血小板的效率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行机采血小板捐献者94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名。对照组男38名,女9名;年龄22~45岁,平均 (33.26±4.75)岁;体重46~78 kg,平均 (62.15±5.38)kg;身高151~178 cm,平均 (164.37±7.32)cm。试验组男 39名,女8名;年龄23~44岁,平均 (32.94±4.62)岁;体重47~76 kg,平均 (61.89±5.24)kg;身高 152~176 cm,平均(164.11±7.25)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份机采血小板,试验组采取双份机采血小板,选用美国Trima-Set血液成分分离机及配套管路进行血小板采集,程序设置为单针采集,采血速度设置为80~100 ml/min,回血速度设置为100~120 ml/min,血小板预设值为5.0×1011/袋,采血速度及回血速度与仪器内部参数根据捐献者体格进行调节。采集时,密切监测捐献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等,分别于机采前及机采后5 min,抽取6 ml静脉血,以10.8 mg乙胺四乙酸二钾作为抗凝剂,利用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型号为BC3000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捐献者血常规,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临床评价

对比两组机采血小板的合格率、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血常规指标 [白细胞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 (HCT)、血小板 (PLT)]。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献血时生命体征

献血时,两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均稳定,捐献者未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经检验,单份机采及双份机采血小板成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为100.00%。

2.2 血常规参数

机采前,两组WBC、RBC、HGB、HCT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机采后5 min,两组 WBC、RBC、HGB及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机采后5 min,两组RBC、HGB、HCT及PLT与机采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机采后5 min,试验组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机采前后血常规参数比较 ±s)

表1 两组机采前后血常规参数比较 ±s)

注:与同组机采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机采后5 min比较,b P<0.05

组别 人数 WBC(×109/L)RBC(×1012/L)HGB(g/L)HCT(L/L)PLT(×109/L)对照组47机采前 6.32±1.58 4.22±0.43 139.75±12.48 0.50±0.04 275.43±32.54机采后5min 6.71±1.34 4.89±0.64a 146.21±13.26a 0.59±0.05a 232.69±27.34a试验组 47机采前 6.13±1.64 4.35±0.52 143.39±12.63 0.49±0.03 280.69±33.15机采后5min 6.59±1.26 5.13±0.72a 150.73±13.42a 0.61±0.06a 191.52±26.28ab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机采血小板方法有两种,包括单份机采血小板与双份机采血小板,其中单份机采血小板是指一次采集的血小板量仅为一次治疗量,而双份机采血小板是指一次采集的血小板量足够两次治疗量[4]。双份机采血小板虽可提升血小板供应量,但其对捐献者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仍不明确,且所采集的血小板成品是否达到国家标准仍需进一步探讨。

机采血小板主要指在无菌密闭的环境下,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血小板的过程,具有浓度高、输血传染率低、输血反应少等优势,还可降低输血者同种抗体发生率,提升采血效率[5-6]。目前,血小板输注在成分输血中的应用量逐渐增加,已成为成分输血的主要内容。但受到血小板捐献的传统观念、安全性等因素的影响,血小板捐献率仍较低。因此,加强对血小板捐献安全性的研究、减轻捐献者的疑虑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献血时,单份机采及双份机采血小板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均稳定,且血小板成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为100.00%,充分证明单份机采与双份机采血小板均属于安全有效的方法。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机采后5 min,两组PLT均超过100×109/L,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表明单份机采与双份机采血小板对捐献者的PLT无明显影响。而试验组机采后5 min PLT较对照组低,表明与单份机采相比,双份机采血小板的采血效率更高;同时,机采后捐献者PLT仍处于正常范围,表明捐献者的止血功能未受影响。WBC在人体细胞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影响机体免疫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机采后5 min,两组WBC对比无明显差异,充分证明机采血小板后不会影响捐献者的细胞免疫系统。本研究结果显示,机采后5 min,两组RBC、HGB、HCT及PLT均处于正常范围,提示机采血小板的安全性。但需注意的是,机采血小板前应根据国家标准对捐献者进行严格选择,严格按照采集规范进行,机采血小板过程中还应密切关注捐献者的生命体征[7]。伍娟等[8]研究指出,定期双份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而言是十分安全的,还可提升血小板采集效率,为临床提供充足的用血量。

综上所述,双份机采血小板可有效提升采血效率,且对捐献者的血常规及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捐献者机采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血常规解读
一例机采频繁报警献血者的护理
哥伦比亚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原因分析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