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2019-06-22 01:58罗润沛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普瑞酮浅表性奥美拉唑

罗润沛

佛山中医院 (广东佛山 528000)

慢性浅表性胃炎指的是胃黏膜发生的慢性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1]。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上并未完全明确,但医学上普遍认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治疗方法主要包含修复受损黏膜、胃黏膜保护因子及抑制胃质子泵等[2]。研究证实,单一用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较差,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3]。本研究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4~77岁,平均(45.36±4.67)岁;病程2~18年,平均 (10.34±2.67)年。试验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3~76岁,平均 (45.41±4.71)岁;病程2~18年,平均 (10.29±2.7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与胃镜检查确诊;治疗前1个月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存在异常;心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器官疾病;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对本研究用药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 (天津君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020)治疗,20 mg/次,2次/d,口服入药,于早晚服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 [卫材 (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治疗,50 mg/次,3次/d,于三餐后口服入药。两组治疗过程中均不可服用其他治疗胃炎患者的药物,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临床评价

(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清晨取患者静脉血5 ml,以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包括CD3+、CD4+、CD8+等细胞。(2)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疗效评估:显效,患者经治疗,各项症状均消失或者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各项症状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轻微症状;无效,患者经治疗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

治疗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 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 (μ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 (μl,±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CD3+ CD4+ CD8+试验组41治疗前 712.39±87.16 462.87±70.34 320.14±81.64治疗后 1709.48±92.44a 992.41±92.36a 835.97±80.59a对照组 41治疗前 712.04±86.97 463.25±70.55 321.49±80.75治疗后1 009.61±89.53 842.67±82.21 467.22±79.18

2.2 临床疗效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试验组治疗期间出现恶心1例,腹痛1例,其他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恶心2例,腹痛1例,其他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0,P=0.693)。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因多种原因所致的一种慢性胃黏膜炎症反应,患者通常有食欲不振、胃胀、胃痛及恶心等表现,严重影响其工作及生命质量。针对该病患者多选择药物治疗,通过修复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及消灭幽门螺杆菌达到治疗的目的[4]。

奥美拉唑及替普瑞酮均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常用药物,但临床应用发现,单一应用某一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虽可一定程度上减轻临床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5]。奥美拉唑是一种ATP酶抑制药,抑酸作用较强,能够调节酸液接近中性,降低酸液对于胃黏膜的侵蚀与损害,进而改善上腹部疼痛等症状[6]。奥美拉唑在临床上常与抗生素共同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通过抗生素消灭致病幽门螺杆菌[7]。申杨等[8]研究指出,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替普瑞酮属于萜烯类药物,用于人体有助于促进胃黏膜上皮的合成,同时可促进磷脂、分子糖蛋白、前列腺素,以及重碳酸盐等物质合成,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提示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可提升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此结果与申杨等[8]研究结果相似。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水平的提高代表人体的机体免疫力增强,证明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可进一步加快病情好转。从用药安全角度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种药物联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可提升T淋巴细胞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普瑞酮浅表性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的效果及价值体会
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萎缩性胃炎运用普瑞酮的预后效果研究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替普瑞酮对胃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