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6-22 01:58杨玲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病毒学卡韦注射用

杨玲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天津 30010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演变为肝硬化、肝细胞癌、肝衰竭等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1]。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中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排除入院前6个月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严重合并症、病毒类感染疾病及哺乳妊娠女性;所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患者自身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8~67岁,平均 (42.5±4.7)岁;病程1~8年,平均 (4.5±1.3)年。试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69岁,平均 (44.5±4.5)岁;病程1~7年,平均 (4.2±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60058;规格10μg×10支)采取皮下注射给药,300万U/次,治疗第1~2周,1次/d,后期改为每2天1次,连续用药24周。

试验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规格0.5 mg×7片)温水口服,10 mg/次,1次/d,连续用药24周。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12、24、48周病毒学完全应答率,治疗24周后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不可检测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24周后,于清晨患者空腹时抽取5 ml静脉血,通过化学发光法对其HBeAg进行测定;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U2700)和配套试剂对ALT进行测定。病毒学完全应答率评价标准:HBV-DNA水平在500 copies/ml以下,HBeAg表现为阴性,ALT转为正常范围[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病毒学完全应答率比较

治疗12、24、48周,试验组病毒学完全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毒学完全应答率比较 [例 (%)]

2.2 两组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不可检测率比较

试验组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不可检测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不可检测率比较 [例 (%)]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

3 讨论

相关资料统计,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超过1.2亿人次,在全球乙型肝炎总患病人数中占比1/3,其中1~59岁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达到7.18%,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1-2]。当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该病毒会在患者体内出现无限复制循环,引起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目前,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主要以清除血清病毒为主,只有患者体内血清病毒浓度降低后,才能缓解患者病情继续恶化,同时减少肝脏疾病,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干扰素和核苷 (酸)类药物均属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属于免疫调节剂,患者服用后会和体内对应的受体相结合,对抗病毒蛋白基因具有激活作用,使患者体内抗病毒蛋白大量释放,细胞内核酸酶受2’-5’寡腺苷酸合成酶激活而对病毒mRNA产生降解作用,再经蛋白激酶抑制病毒复制,最终达到治疗目的[3]。尽管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但仍然存在许多缺陷,许多患者对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耐受相对较差,长时间服用易产生发热、脱发、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加之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价格偏高,患者经济压力相对较大,而给药方式仅限于注射给药,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

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 (酸)类药物,早在2005年就已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服用后会和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产生竞争,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增生和复制[5]。且恩替卡韦毒性小,不会对患者正常细胞DNA产生影响,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病毒学完全应答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不可检测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病情症状。

猜你喜欢
病毒学卡韦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的教学设计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