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6-22 01:58张道元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餐后胰岛素泵空腹

张道元

天津市河西医院 (天津 300202)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即血糖偏高,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损导致。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导致出现全身组织器官如肾、心、眼以及神经系统受损甚至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质量[1]。传统治疗措施为多次注射胰岛素,而胰岛素泵相比于常规皮下注射及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2~72岁,平均 (47.8±4.3)岁;病程0.6个月至6年,平均 (2.41±0.69)年。试验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2~73岁,平均 (48.1±4.6)岁;病程0.5个月至6年,平均 (2.43±0.5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中关于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生活自理,无较为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 (3)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 (2)有急性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

1.2 方法

治疗前两组均进行糖尿病发病机制、危害及治疗措施等方面宣教,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及饮食指导,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同时根据患者自身血糖情况、体重指数等对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及胰岛素用量。对照组采取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三餐前进行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诺和锐,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批号:2017062542,规格:300 U/支),3针/d,胰岛素初始总量 (1 d) =体重 (kg) ×0.5,持续给药1个疗程 (2周)。

试验组采取胰岛素泵 (美顿力公司,型号:MiniMed712E型,批号:8008201981)治疗,治疗前清洁患者皮肤,准备所需器械及药物,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设置参数。设置胰岛素泵的各项参数,男性及女性选择输注部位分别于上腹部及下腹部,输注位置尽可能避开脐周4 cm左右,将软管针埋入,连续给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诺和锐,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批号:2017062542,规格:300 U/支),调整胰岛素剂量 (1/2为基础治疗量,6~8时段不同量持续皮下注射,1/2为三餐前负荷量,根据患者血糖状况对基础剂量及餐前剂量进行调整),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剂量,持续给药1个疗程 (2周)。过程中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若有异常立即检查处理。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 (采用美国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国强生稳步血糖仪,批号:2400061)情况、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其中患者空腹餐前血糖正常值为4.6~6.0 mmol/L,餐后 2 h血糖正常值为 6.1~7.8 mmol/L,若餐前后多次测量血糖值均在3.9 mmol/L则为低血糖;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即患者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即患者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所需胰岛素注射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mmol/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mmol/L,±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试验组40治疗前 12.61±3.24 16.35±5.90治疗后 4.68±0.55ab 5.68±0.81ab对照组 40治疗前 12.70±3.11 16.29±6.43治疗后 5.54±0.89a 6.82±0.39a

2.2 两组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

试验组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 (±s)

表2 两组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 (±s)

组别 例数 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 (d) 胰岛素用量 [U/(kg·d)]试验组40 4.60±1.05 0.52±0.20对照组 40 9.28±2.36 1.15±0.39 t<0.05 <0.05 11.459 9.090 P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代谢紊乱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 “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诱发糖尿病发病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Ⅰ型及Ⅱ型糖尿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特征,有1/4~1/2患者存在糖尿病家族史;同时体力活动减少所致的肥胖也是导致Ⅱ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一些病毒如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也会导致体内β细胞破坏从而诱发Ⅰ型糖尿病[2]。糖尿病患者在应激等情况下会出现病情加重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症状,而慢性糖尿病则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如四肢麻木或性功能障碍、反复感染等,譬如泌尿感染或皮肤感染等症状,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3]。

胰岛素作为目前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药物,可皮下多次注射用药,但易出现胰岛素注射量不均衡等情况,导致患者三餐前胰岛素用药量不一致,使其治疗效果不稳定[4-5]。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胰岛素的注射量,并保证其可不断对患者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以模拟正常人体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可见对早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胰岛素泵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和胰岛素用量。

猜你喜欢
餐后胰岛素泵空腹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空腹喝水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