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辅助治疗孤独症患儿的临床效果

2019-06-22 01:58张英华解丙坤洒盼盼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压氧例数患儿

张英华,解丙坤,洒盼盼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泰安 271000)

儿童孤独症是一类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沟通障碍、兴趣受限、刻板与重复行为为主要特征。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方法较多,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方法,近年来应用广泛,但是少见严格的科学调查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孤独症患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康复科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5例孤独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 (31例)和对照组 (34例)。试验组男25例,女6例;年龄3.0~6.3岁,平均 (4.87±1.43)岁。对照组男 29例,女5例;年龄2.5~6.0岁,平均 (4.98±1.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临床多表现为多动、不听指令、注意力不集中、固执、易发脾气、睡眠障碍、交流障碍及联合注意力障碍等,认知变化包括语言障碍、智商和推理障碍等。入选标准:经三级医院明确诊断为孤独症患儿,无高压氧禁忌证。排除标准:接受高压氧治疗少于6个疗程的患儿;无法配合研究的患儿;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对患儿采用结构化教育训练,根据儿童孤独症能力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训练,内容包括语言训练和感觉系统训练。(1)语言训练:主要是引导患儿口部运动及口部发音,提高患儿的模仿能力,认知能力,语言理解能力。(2)感觉系统训练:主要以感觉器材为主要治疗工具,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患儿进行粗大运动、精细运动等训练患儿的感觉系统。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应用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制造的YLC/1.5型婴幼儿氧舱,压力为0.18~0.20 MPa(绝对压),治疗总时间约1 h,氧浓度80% ~95%,1次/d,10~15 d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隔10 d,患儿至少接受高压氧治疗6个疗程。但高压氧治疗前医护人员要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高压氧治疗的原理及作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多数患儿进舱后出现烦躁、多动、啼哭等表现,操舱护士可用对讲机给患儿唱儿歌、讲故事,或让其听音乐等方式安慰患儿;密切观察患儿在舱内的活动情况及身体、情绪上的细微变化,经常询问患儿是否有不适感;调节好氧流量,缓慢加压,多询问患儿情况,如有不适应暂停加压。

1.3 评价方法

(1)由3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CARS)评定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ABC评定总分<31分可以排除自闭症,53~66分为疑似自闭症,总分≥67分确定为自闭症;CARS总分为60分,评定总分<30分初步判断为无孤独症,30~60分为有孤独症,其中30~37分为轻中度孤独症,38~60分并至少有5项评分高于3分为重度孤独症。当评价结果不一致时,协商解决达成一致结果。(2)疗效评价:ABC及CARS评定总分降低10分以上为显效,降低5~10分为有效,降低5分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BC和CAR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BC、CA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ABC、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C和CAR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C和CAR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ABC CARS试验组31治疗前 68.20±12.32 38.20±17.30治疗后 19.38±9.26a 20.30±11.27a对照组 34治疗前 66.31±16.24 41.38±15.60治疗后28.41±10.45 28.29±18.2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该病治疗方式多样,目前主要以康复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可使用高压氧治疗孤独症儿童[1-2]。高压氧对急慢性缺血缺氧性疾病和因缺氧引发的继发性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但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还处于研究阶段,临床意见尚不统一。Granpeesheh等[3]研究认为高压氧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El-Baz等[4]研究认为高压氧能够显著提高孤独症患儿的语言能力、意识、行为和社交能力。而对于高压氧治疗的压力、氧浓度及疗程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尚需要科学的设计来评估高压氧的疗效。

研究报道,孤独症患儿脑灌注不足与重复性行为、自我激励和刻板行为、交流、感官知觉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有关[5]。也有研究对孤独症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部分患儿显示有脑室扩大、基底节异常、小脑发育不良、脑干变小等迹象[6]。高压氧可以通过增加血浆和机体组织的含氧量来弥补血流量的减少,甚至可以使缺血组织的含氧量恢复正常,已经被证明高压氧可以将干细胞从骨髓动员到全身循环,增加线粒体的功能,改善神经递质异常,同时高压氧具有强大的抗感染和降低氧化应激作用,还能提高酶的含量,帮助排毒[5],以上作用对孤独症患儿是有益的。

本研究在对孤独症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ABC、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在采用有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提高孤独症患儿的疗效。

本组资料为回顾性研究,以轻中度孤独症患儿为主,由于重度孤独症患儿例数较少,未进行分类比较,尚需多中心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进行分组研究,未对单纯高压氧治疗前后进行研究,这种因果关系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

猜你喜欢
高压氧例数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更正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