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06-22 01:58史媛媛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预见性胆囊炎胆囊

史媛媛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 (天津 300300)

近几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胆囊炎、胆囊结石等患者的治疗中得到普及应用。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技术之一,具有创伤小、疼痛程度轻、术后患者康复快等优势,备受患者的青睐。但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降低了患者生命质量[1]。基于此,在对患者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过程中,对其采取适当、合理的干预措施,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预见性护理是指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分及综合预判,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护理人员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反应力等,及时对患者采取准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一种干预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4例采取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54~76岁,平均 (66.2±1.4)岁;疾病类型,结石性胆囊炎19例,慢性胆囊炎12例,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6例。观察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51~81岁,平均 (67.1±1.1)岁;疾病类型,结石性胆囊炎16例,慢性胆囊炎13例,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已在手术知情书上签字。排除标准: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精神异常患者[2]。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手术用品的准备、手术过程注意事项的交代,以及患者体征变化的观察;鼓励患者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遵医用药,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情况;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为其制定运动方案,鼓励其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等。

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1)预见性风险评估:以医嘱为参照依据,协助患者完成术前的基本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检查,并结合患者的检测指标对其风险进行评估。(2)手术前预见性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加强腹腔镜系统的检查,如检查腹腔镜系统的完整性,包括电源、设备等,并查找其保养记录,保证腹腔系统无异常,可以正常用于临床手术治疗,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可以采取 “一对一”“面对面”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压力。(3)术后预见性护理:手术后主要针对疼痛、并发症进行预见性干预。患者手术结束后,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预防疼痛;对于出现疼痛的患者,则需要先评估疼痛程度,并对疼痛程度分级,轻度疼痛患者主要通过采取转移注意力方式减轻疼痛,重度疼痛患者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减轻疼痛。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腹部引流情况,一旦出现渗血、渗液,则立即报告医师;判定腹部引流液颜色及患者皮肤、巩膜等情况,一旦出现黄染,则需要优先考虑黄疸的发生,并及时进行处理。胆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为预防胆瘘的发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并监测其白细胞计数,一旦出现体温、白细胞计数升高,则需要考虑胆瘘的发生,此外,在拔出引流管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对胆管造成损伤,增加胆瘘发生风险。

1.3 使用器械

本研究使用史托斯腹腔镜,型号为26003BA,产地德国,斜视镜,广角,直径10 mm,长度31 cm。

1.4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 (包括感染、黄疸、胆瘘)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组别 例数 肠功能恢复时间 (h) 住院时间 (d)对照组37 22.16±1.35 7.54±1.11观察组 37 19.27±1.06 6.08±0.76 t 10.242 6.602 P 0.000 0.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22<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对人们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即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头高脚低位,采取三孔法治疗,常规建立二氧化碳气压,在腹腔镜下观察患者胆囊结构,解剖胆囊三角,切分离粘连组织,明确胆囊部位后,完全摘除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操作安全、对患者损伤小等特点,但该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插管,建立气腹等,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患者术后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预防性护理是指科学、合理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根据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对患者实施对症干预措施,从而提前做好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问题的认知,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胆瘘发生率,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患者对该护理模式十分满意[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证明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有效。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其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预见性胆囊炎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