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被动运动机联合早期康复指导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9-06-22 01:58林鸳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活动度交叉韧带

林鸳

于都县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230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属较常见的损伤类型,手术是治疗该病患者的首选方案,可重建关节的稳定性。但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未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功能训练可对膝关节活动范围造成直接影响,导致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1]。持续被动运动 (CPM)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对改善关节活动度具有良好成效,是改善关节强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2]。而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可避免患者术后肌肉萎缩,保障手术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旨在探讨CPM机联合早期康复指导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11~73岁,平均 (50.39±5.72)岁;病程 2~35 d,平均 (21.39±4.09)d。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11~73岁,平均(50.41±5.69)岁;病程 3~35 d,平均 (21.40±4.1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纳入标准:经相关检查及诊断确诊;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入院前未经其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均意识清醒,未出现语言障碍;患者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存在后交叉韧带损伤;伴有血管与神经损伤;存在严重骨质增生或下肢骨折;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骨关节炎及严重器官疾病;患有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及功能恢复相关教育等常规护理联合传统功能恢复训练。

观察组采用CPM机联合早期康复指导。(1)CPM机康复训练。仪器选用浙江金华博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100型下肢CPM关节运动器,术后患者采用弹性绷带或穿弹力袜固定膝关节,通过自控镇痛泵实施CPM机被动屈伸锻炼,根据患者大腿及小腿长度调整,维持膝关节及器械夹角水平,关节锻炼最初角度为0°~40°,每次锻炼1 h,2次/d,后每日增加5°~10°,最终达到患者最大耐受度。(2)早期康复指导。强化心理疏导:实施早期康复锻炼前,对患者讲解术后锻炼对康复的作用,以获取患者配合。早期康复锻炼:术后6 h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及足趾锻炼,6~8次/d,20下/次,若患者未出现明显疼痛则尝试进行小腿肌肉收缩训练,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4~6次/d,20下/次;维持患肢处于伸直状态,不活动膝关节,引导患者在疼痛可承受范围内做抬腿运动,4~6次/d,10下/次。

1.3 临床评价

(1)记录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度。(2)以Lysholm评分[3]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量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佳。(3)以健康调查简表 (SF-36)[4]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时的生命质量,量表共包含36项内容,总计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恢复

干预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比较 x±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比较 x±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膝关节活动度 (°) Lysholm评分 (分)观察组31干预前 28.39±5.18 45.36±6.29干预后 129.37±14.96a 69.11±7.59a对照组 31images/BZ_183_606_2173_608_2174.png干预前 28.41±5.22 45.44±6.31干预后101.25±12.14 60.35±6.97

2.2 生命质量

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分,x±s)

3 讨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一种影响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及前向稳定性的膝关节结构,该部位损伤后会造成膝关节不稳,而对膝关节功能造成影响[5]。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则易反复发生扭伤事件,导致肌肉萎缩,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等继发损伤,严重可致残疾,降低患者生命质量[6]。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是治疗该部位损伤的主要措施,可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稳定性,避免形成创伤性骨关节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需积极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以免肌肉僵硬,出现关节粘连现象,通过科学的锻炼恢复患者关节的活动度及稳定性,改善肌力[7]。早期康复指导是用于早期术后康复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帮助患者踝关节、足趾、股四头肌及腿部肌肉得到锻炼,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且能够预防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等[8]。但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受疼痛等因素影响,功能康复锻炼的主动性较低,康复训练配合度不高,康复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提示CPM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指导可改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患者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助于生命质量的提升。原因在于通过模拟患者自然免疫性运动行为,激发患者恢复能力,有效锻炼膝关节;通过CPM机进行被动运动可促进滑膜液的分泌及关节液的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并且对软骨修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因此,早期康复指导联合器械下持续被动训练可提升膝关节功能恢复进程,对术后恢复有利。

综上所述,CPM机联合早期康复指导可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活动度交叉韧带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连数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连一连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