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专科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6-22 01:58王小敏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肺泡专科呼吸衰竭

王小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福建泉州 362000)

呼吸衰竭主要是由各种因素造成肺通气或换气功能异常,气体交换无法正常进行,导致机体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嘴唇发绀等,且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人口老龄化加剧,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但在治疗过程中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并发症,延缓患者康复进程[3]。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专科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5~76岁,平均 (64.13±2.45)岁;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29例,重症肺炎21例;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学历19例,高中16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5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4~78岁,平均 (65.27±2.64)岁;疾病类型,COPD 28例,重症肺炎22例;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学历20例,高中17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3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1)可正常交流;(2)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2)免疫、神经系统障碍;(3)严重不配合。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 (澳大利亚瑞思迈呼吸机Stellar 150)。

对照组给予常规疾病健康知识讲解、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

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专科护理。(1)心理干预:于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加强与其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耐心听取患者的心理诉求,给予其合理化的建议,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列举临床上治疗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2)呼吸机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适宜的呼吸机面罩,维持呼吸机湿化器的水温32~35℃,指导患者呼吸方法,告知其减少吞咽动作,以降低腹胀发生率,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3)吸痰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呼吸道发生堵塞、淤积等情况而引发感染;且护士在进行吸痰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准确、快速,避免患者发生咳嗽,以防损伤黏膜,同时于吸痰处理后,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防止细菌滋生。(4)临床护理: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处理,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坠积性肺炎、褥疮的发生;注意患者的眼球是否干燥,以防出现角膜溃烂。(5)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指导其进食能量较高、营养素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均衡,且采用患者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增加患者进食的兴趣,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1.3 评价指标

(1)呼吸状况:比较两组心率 (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2)呼吸机并发症:比较两组面部压伤、排痰困难、胃胀气、漏气、口干舌燥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呼吸状况

观察组HR、RR均低于对照组,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呼吸状况比较 (±s)

表1 两组呼吸状况比较 (±s)

组别 例数 HR(次/min) RR(次/min) PaO2(mmHg) SaO2(%)对照组 50 116.27±3.84 32.18±4.26 56.41±5.22 84.83±3.35观察组 50 103.46±4.85 24.65±3.82 65.74±3.29 96.84±3.12 t 14.643 7.081 9.558 18.55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呼吸机并发症

观察组呼吸机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机并发症比较 [例 (%)]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病,而无创呼吸机在其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呼吸肌的运动状况,提升肺泡内压,预防肺泡萎缩,同时可预防肺水肿、液体外渗,确保肺泡氧成功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到达毛细血管,进而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但若患者在治疗时不能接受到合理化的护理干预,则将对其康复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4-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状况较好,呼吸机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施以专科护理,可优化患者的呼吸状况,预防呼吸机并发症发生,利于预后。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患者因对疾病、医疗费用等的担心,加之较长时间的呼吸机治疗,导致其心理上产生诸多心理压力,配合度较低,应激反应较大。因此,于患者入院后,告知其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相关知识等,积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负性情绪,可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利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便于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6]。此外,强化患者的呼吸机、吸痰等方面的护理,可避免因呼吸机操作不当、除痰不及时而引发的并发症。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受自身呼吸困难等因素影响,易造成机体能量消耗较大,营养状况不佳。因此,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确保患者营养摄取充足,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时给予专科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呼吸状况,降低呼吸机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性高。

猜你喜欢
肺泡专科呼吸衰竭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