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呼吸机治疗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作用

2019-06-22 01:58吴薇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脱机呼吸机通气

吴薇

赣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江西赣州 341000)

机械通气 (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易导致焦虑、恐惧、呼吸机依赖等的发生[1-2]。若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呼吸机依赖等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早日脱机。本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在呼吸机治疗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收并经呼吸机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83岁,平均 (67.42±3.88)岁;病程1~3年,平均 (2.06±0.65)年。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4~86岁,平均 (67.44±3.91)岁;病程1~4年,平均 (2.05±0.6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符合呼吸机治疗适应证,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病变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有精神类疾病以及存在明显沟通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呼吸机相关护理、健康教育和生命体征监测等。

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临床护理人员在患者撤呼吸机 [澳大利亚瑞 (ResMed)双水平多功能呼吸机,型号ResMed VPAPIV ST,规格11.2 cm×16 cm×14.5 cm]前,协助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康复锻炼,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情况;观察患者的面部神色、表情,采用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点头、摇头、眨眼等,及时评估和了解患者的感受,采用理解、同情、关心、鼓励、支持等方式对患者表示关怀和安慰,提高患者对撤机的安全感,告知患者脱机过程是呼吸机治疗的重要步骤,采用握手、轻拍等方式鼓励患者,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配合脱机顺利进行。(2)暗示性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脱机的目的、脱机的过程等临床医学知识,明确告诉患者长时间进行机械通气易引发的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促使患者自觉地配合脱机。(3)亲情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鼓励1~2名患者家属在患者撤机时陪伴左右,以协助患者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缓解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安全感,此外,鼓励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护理人员采用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及时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尊重、理解、同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降低患者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呼吸机脱机。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次数、机械通气时间、脱机全过程所需时间、脱机成功所需次数及脱机耐受程度。(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测量量表,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80分及以上;比较满意,评分60~79分;不满意,评分6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脱机情况比较

两组机械通气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脱机全过程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脱机成功所需次数少于对照组,对脱机的耐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脱机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由于缺乏对呼吸机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对脱机过程不能正确认识,负性情绪较重,配合脱机的依从性较差,严重干扰了脱机的进行[3-6]。而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脱机的依从性,促进成功脱机,改善预后。

临床护理人员忽略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容易导致脱机过程延长、脱机次数增加,不利于患者预后。近年来,心理护理将临床心理学的理论、技巧和护理方法应用到呼吸机治疗患者脱机过程中,积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安慰、鼓励等心理辅助治疗方法,消除患者负性情绪;给予患者语言、表情、行为、护理措施等暗示性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采用亲情心理护理方法,利用家属的鼓励,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成功脱机;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拉近临床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从而促进其配合脱机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脱机过程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呼吸机治疗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作用显著,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脱机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通气的鼻孔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