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博物馆的展陈实践与探索

2019-06-22 01:10黎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

黎娜

摘 要:当前国内超5000家博物馆当中,以历史文物与古代艺术精品为主的陈列展示占绝大多数,而以展示当代城市发展为主的城市博物馆较为少见。城市博物馆的发展定位、策展角度、展陈内容及要求,均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所区别。东莞展览馆2013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典型的城市博物馆。文章对城市博物馆的展陈特点与独特思路进行探索。

关键词:城市博物馆;展陈;实践与探索

城市博物馆在博物馆学理论中并没有专门的定义。虞海明先生认为,城市博物馆有三层含义:一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指具有特定历史时期代表性、体现鲜明时代特征的城市犹如一座博物馆;二是泛指在现代城市中建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三是特指以城市历史与发展为展示主题的“城市博物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发达城市出现的一种新类型的博物馆。本文从第三层含义角度对城市博物馆展陈进行探讨。

1 城市博物馆的展陈特点

1.1 城市博物馆的陈列构建特点

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展陈相比较,城市博物馆的陈列构建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时间跨度来讲,传统博物馆的陈列重点讲述过去,大多以地方历史为基本陈列;而城市博物馆不仅展示过去,还涵盖了城市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从展示内容来看,传统博物馆的陈列以文物精品为核心,以物带史,即以文物串联历史;而城市博物馆则以城市发展主题为核心,以主题带出展品。这意味着在展陈的策划编排上有不同的顺序和侧重。

1.2 城市博物馆的展陈特点

①综合性,展览的主题决定了展陈的综合性。一座城市的发展史涵盖了城市的历史、经济、生态、民生、人文、风俗等方方面面,城市博物馆的展陈需要从这些纷繁庞杂的信息中爬梳剔抉,梳理出符合这座城市自身特点的展示体系,给观众一个综合而全面的展现。

②时代性,展览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展陈的时代性。历史是不变的,对于历史部分的陈列可以根据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局部的调整和更新。而城市發展的现状却是动态的,未来发展的蓝图也跟随着时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城市博物馆的陈列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实时更新,与时政同步,与社会同温。

③政治性,展览的受众决定了展陈的政治性。城市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形象宣传的窗口,面向的不仅是普通观众,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受众群体,就是各级党政代表团、公务考察团、商务考察团等。对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要采用官方的表述,内容要征求各单位的意见,数据要时刻更新并且精准,甚至于每一张图片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实践中要将官方的评判标准和文博业界的行业标准做到有机统一,这也是城市博物馆陈列展示当中的一大难点。

④本土性,展览的宗旨决定了展陈的本土性。城市博物馆的展陈宗旨是向观众展示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特色,让人们接纳这座城、了解这座城、爱上这座城。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有共性,展览要有自身的特色,就必须从本土文化出发,提炼出这座城市特有的发展历程、历史地位以及城市精神,给予观众强烈而有特色的印象体验。

2 城市博物馆的展陈实践

2.1 找准定位,明确展陈方向

当前国内博物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各种专题化及行业类的博物馆越来越多,观众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仅在东莞这座城市,截至2018年,各类博物馆就有54座,其中市属博物馆8座,镇(街)属博物馆10座,非国有博物馆36座。市属博物馆对东莞的特色历史文化都有展示,也各有侧重。作为城市博物馆的东莞展览馆,如何在众多的博物馆当中保持自身特色,而不被同质化?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准发展的定位,找出“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东莞展览馆是整个东莞唯一一个从历史、经济和文化多维度全面展示东莞城市发展之路的综合性展馆,是“全面推介东莞的窗口”。“全面推介东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要明确展览的方向,就要弄清楚到底要推介些什么。展示过去,推介的是城市的发展特色和历史地位,以唤醒市民的城市记忆;展示现状,推介的是城市的形象和魅力,以构筑鲜明的“东莞印象”;展示未来,推介的是城市的远见和魄力,以弘扬东莞的城市精神。由此,城市博物馆的展陈方向得以明确,即“唤醒城市记忆、传播城市形象、弘扬城市精神”。展陈如果能成功地承载这三方面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东莞展览馆作为城市博物馆的价值和意义。

2.2 深度研究,构建展陈框架

全面性、综合性是城市博物馆的特色,也是难点。反映一座城市发展的内容何其多,时间跨度何其长,在6000多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上,要说清楚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要展现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时间领域纵横交错,历史信息纷繁庞杂,内容如何进行取舍和呈现,策展需从八个字入手,即“深度研究、高度提炼”。相对于传统的历史博物馆而言,城市博物馆的策展研究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对城市历史、相关展品的研究,还要求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政策、现状以及未来规划有深入了解。在充分吸收各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千年莞邑、制造名城、活力之都——东莞城市发展之路”的展览主题,从历史、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展现和推介东莞。第一展区“千年莞邑——聆听历史回响”主要展现历史。为了突出展示主题,打破了以“年代串联、通述历史”的传统展示方式,以“五个地”高度概括了东莞的城市特色和历史地位,即“岭南文明重要起源地、粤海第一门户、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重要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为观众构筑鲜明的城市印象。第二展区“制造名城——感知经济活力”主要展现经济。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并发展至今,以“制造名城”作为东莞的城市形象进行宣传和推广尤为贴切,并同步展现以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民生、城市生态以及未来规划。第三展区“魅力东莞——品鉴文化韵味”主要展现文化。东莞是岭南人文的荟萃之地、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以及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以“人文荟萃、莞邑风情”展现东莞文化的魅力,并由此延伸出东莞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2.3 错位发展,提炼展览重点

当前,具有展示功能的文化场馆越来越多,除了前文所述的各类博物馆,还有规划展示馆、非遗展示馆等,各场馆的展示不可避免地在内容上有交叉和重复。要特色立馆,应错位发展,区别于其他馆来提炼展览重点。因此,基本陈列的每一个展区和各篇章的展示并非都是平均用力。例如,在“千年莞邑——聆听历史回响”的历史展区,选取了其他馆未曾展示的东莞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作为重点,“改革开放先行地”成为这个展区占比最大的部分,占据了历史展区30%的空间;在“制造名城——感知经济活力”的经济展区,重点围绕“制造”这个主题,呈现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和发展的城市特色,“国际制造名城”的展示占据了经济展区50%的空间;在“魅力东莞——品鉴文化韵味”的文化展区,选取了其他馆少有展示的东莞人文作为展示重点,占据了文化展区30%的空间。

2.4 创新突破,攻克调陈难点

2.4.1 针对精品文物的匮乏,采用“回忆”方式“唤醒”

①使用大量珍贵历史影像,唤醒记忆。在缺乏精品文物和实物展品的情况下,大量使用珍贵的历史影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直接作为展陈的素材,还是作为展厅氛围的营造,都能体现年代感和亲和力。展厅设计了一个“历史瞬间”照相机,存放了300多张东莞老照片,从相机按钮的使用和更换频率来看,它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一个互动展项。将珍贵的历史影像融入到展览的内容与设计当中,或反映一段历史,或讲述一个故事,或营造一种氛围,熟悉这座城市的观众被唤醒记忆,感慨万千、历历在目,而不熟悉的观众被自然地带入和感知,进一步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

②精选经典怀旧物件及场景,讲述故事。经典的怀旧物件承载着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共同的记忆,其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年代故事。例如,“三转一响”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共同向往,甚至成为那个年代姑娘们择偶的标准。展览精选了当时广东流行的“三转一响”经典品牌——五羊牌自行车、华南牌缝纫机、红旗582收音机以及日本精工女装手表,结合当年的方桌条凳、结婚证、老相片、旧式挂钟等辅助展品,复原了一个半家庭场景。几平方米的狭窄空间让很多观众都会在这里驻足回想当年,甚至结合展品开始讲述自己儿时的记忆。再如经典电影画报的系列展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画报、电影票上列出的当年影剧院播放的剧目,也是伴随一代人成长的记忆,很多观众亲切地说出画报封面人物的名字,怀念起那些年曾经一起迷过的偶像(图1~图4)。

2.4.2 针对展览空间的局限,通过“局部”方式“唤醒”

①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巧妙更新融合。在原有的空间和形式不能变动的情况下,需要从内容着手,进一步调整内容层次,将已有的设计形式融入到新的内容框架中。如东莞展览馆历史展区“岭南文明重要起源地”部分,未能纳入到重点升级改造中,原有的雕塑和场景都要保留。因此,在内容上进行深化,巧妙地将原有的“莞香动态画卷”“莞盐制作”“烟花爆竹制作”场景融入到“岭南海贸要区”的内容中,调整显得顺畅自然,并在灯光和喷畫材质等细节上加强处理,淡化新旧衔接的痕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②空间不够用的情况下,精心布局展线。由于现在城市发展的研究论述不断丰富,展品也不断增加,城市博物馆的陈列更新经常面临着空间不够用的问题。此种情况下,展线的设计至关重要。如东莞展览馆的“改革开放先行地”展区,空间并没有增加,但是展示内容却是之前的两倍。为突破原有空间和展线的限制,展览设计了“经济先行”和“城市蜕变”两条展线,中间以一条时间飘带作为指引,分阶段展示东莞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就和城市化历程,两条展线的场景和展示内容有重点地错落布局,内容相呼应,形成一条完整的参观走线(图5)。

③有层高限制的情况下,设计延伸空间感。许多博物馆因为建筑结构的限制,层高不一,难以满足不同规格展品和内容展示的需求,陈列更新也会经常面临层高限制的问题。如东莞展览馆的三楼展厅,最高处达到14米,最低处不到3米,一部分空间过高,一部分空间又太矮,空间感的设计和氛围的营造就显得特别重要。高处空间展示的是东莞人文,设计汲取东莞学宫建筑元素,采用极简风格的竖条木简屏风,融入大幅的莞人书画(如容庚的《沧州逸趣图》)作为背景氛围,空间处理较为自然,也渲染了雅致的文化氛围。矮处空间展示的是东莞非遗文化,不到3米的高度空间里面,放置了一条14米的龙舟并制作了“粤剧场景”,龙舟背后设计以宽阔的水面,在视觉上延伸空间感,“粤剧场景”则与公园的曲径凉亭背景自然融合,同样也达到空间的延伸效果(图6)。

2.4.3 针对部分展览内容的“乏味”,采用巧妙技术“唤醒”

①演示类展项的设计应用。3Dmapping技术的应用:为了突出展示全国第一座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桥梁——高埗大桥,展览提取了高埗大桥的元素,制作了桥身的一小段,和馆藏的东莞第一辆皇冠车相结合,运用3Dmapping技术,让人感觉皇冠车能在高埗大桥上行驶起来,穿越时代。皇冠车后面的墙幕投放出影片,演绎大桥建设的背景、过程、影响,并穿插东莞时代的变迁,通过震撼的视觉体验,带动观众走进那个时代,了解高埗大桥对于开辟我国“以桥养桥、以路养路”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的重要意义(图7)。机器人的应用:为了突出展示东莞实施“机器换人”的举措及成果,我们设置了机器人导览、机器人跳舞以及机器人表演书法三个环节,全面向观众展示了服务型机器人、娱乐型机器人以及工业机械手臂。机器人导览的内容及舞蹈动作和书法表演的精细度,让观众感受到各类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数字投影技术的应用:东莞木鱼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用东莞话演唱的盲老歌,老艺人演唱木鱼歌的片段很多观众听不懂,展览将木鱼歌非遗传承人翻译出来的部分唱段投影在竹简上,歌词的放映与演唱同步,让观众既能感受到木鱼歌的韵味,又能听懂唱词。

②互动类展项的设计应用。3D立体画的应用:为突出展示城市30年前后的沧桑巨变,展览突破新旧照片对比的传统展示,将同一个地方30年前后的照片制作成3D立体画,让观众在同一个画面里,从不同的角度就能看到不同年代的照片。这并不是新技术,80后小时候的文具盒上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立体画,也正因如此,许多观众在互动的时候很有亲切感,可以唤起童年时的一些回忆。VR技术的应用:为了突出展示东莞重点高新技术技术园区——松山湖产业园的发展,展览制作了松山湖产业园区的模型,并展示松山湖的重点企业。有许多观众对企业并不太感兴趣,于是配合模型制作了VR影片,通过VR体验去吸引观众了解这些企业,了解松山湖产业发展的概况。体感技术的应用:为了突出展示东莞的城市绿化和绿道,设计了体感平衡车,选取了东莞几条主要的绿道制作成模拟绿道供观众选择,让观众体验在东莞绿道上的骑行,感受东莞绿道的风景和城市的变化(图8)。

3 城市博物馆的展陈更新

3.1 紧密结合时政,确保“新”

因展览内容与政策关联度很高,策展人员必须紧密跟进时政动态,一方面要认真研读政府相关工作报告,调研报告、产业规划等方向性、决策性文件,了解时政发展的最新动向。另一方面要每天浏览官方媒体的新闻资讯,拣选出与展览相关的内容,结合现场进行适时更新,确保陈列长期处于最“新”的状态。主要的更新点包括新的统计数据、新的政策提法、新的重要事件、新的科技产品等。

3.2 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准”

因博物馆的权责所限,并不能快速拿到时政信息的第一手资料,需要与相关单位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对展示内容进行资料搜集和内容核实,确保陈列的准确性。如针对重要的统计数据,需要与统计局、经信局、工商局等单位进行沟通核实;针对重要的政策信息,需要与政策研究室、党史办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核实;针对展览需求量最大的图片,需要与报社、摄影家协会、档案馆进行沟通核实。可以说,相关单位的配合度直接影响到展览所呈现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十分重要。

3.3 高效团队运作,确保“快”

基本陈列的与时俱进,必然对陈列更新的速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一个高效的陈列更新团队必不可少。团队包括内容策划人员,负责及时搜集时政信息和调整陈列大纲;内容审定人员,负责及时审定修改的内容;翻译人员,快速翻译修改内容的英文版,馆内如果没有翻译人才也可以长期外聘相对固定的翻译人员;设计人员,根据修改的中英文内容快速调整好版面并形成小样;中英文审校人员,在拿到小样的第一时间对版面进行快速审校;版面喷绘及安装人员,建议馆内自备小型喷绘设备,如无设备也可与相对固定的公司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如果团队配备齐全,小范围内的修改一般可在当日完成,确保陈列更新时效之“快”。

4 结语

城市博物馆在全国的博物馆中占比不高,但它所展现的城市发展史以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透视出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精神,对于城市形象的宣传、优良传统的弘扬、城市精神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博物馆的探索与实践也将成为文博行业一块新的研究领域。

【作者简介】黎娜(1981—),女,汉族,湖南岳阳人,本科,东莞展览馆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陈列展览。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刍议小学语文语感培养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企业“三议一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物理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民办本科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