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热达坂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2019-06-24 11:34李建江张燕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2期
关键词:达坂变质金矿

李建江 张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 昌吉 831100)

1 地质背景

伊热达坂金矿区大地构造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Ⅱ(Ⅰ级)准葛尔-巴尔喀什微板块Ⅱ1(Ⅱ级)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Ⅲ级)内,区域上出露地层为滹沱系兴地塔格岩群、下志留统乌勇布拉克组以及中泥盆统萨阿尔明组地层。早石炭世碳酸盐侵入岩位于区域北西部,中性岩脉集中早石炭世侵入岩中,石英脉主要在区域南部志留系下志留统乌勇布拉克组中出露较多。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广泛发育,分布较广,动力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次之。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发育在区域南部,为伊热达坂低绿片岩变质岩相带,该套变质岩经历明显变质改造,岩石构造变形,片理十分发育,整体岩层层理不清。该套岩石U-Pb同位素测年样年龄值373±4Ma,变质年代为中泥盆世末。爪山-小尖山-孔雀沟断裂是区内主要导矿构造之一,断裂上下盘发育韧性剪切带,呈狭长带状与断裂破碎带、构造角砾岩带共生。断裂构造主要以伸展构造为主,后期由一系列左行断裂铲断构成,具多期次活动特征。区内及邻近区域发现的矿(化)点、矿床多产与断裂附近,发育伸展构造为岩浆侵入、成矿热液的形成和运移,成矿元素活化、迁移,成矿物质的最终沉淀、就位成矿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为区域主要导矿构造。褶皱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和形态,矿体明显同步褶皱弯曲,褶皱活动,加剧了成矿热液的二次迁移富集,形成富矿体。韧性剪切带构造,促进了低温热液的形成和迁移,并在适当的空间沉淀成矿,为区域内孔雀沟金矿、光明金矿、回归金矿、爪山金矿、小尖山金矿以及金源、开屏、白石滩金矿点成矿的典型模式。成矿单元位于孔雀沟一带库米什-卡拉乔Au、Cu成矿区带(Ⅳ)内中带。

2 矿床地质特征

区内金矿化均产于构造蚀变破碎带,破碎带呈宽度较大的带状分布,呈北西-南东向近平行分布。带长3060米,宽300~420米,局部有膨大呈爆破瘤状的突起,断裂带内片理化强,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较普遍。沿着破碎带岩石中次级裂隙常充填脉状、网脉状石英脉,局部有Cu矿化显示。分别在北西西向F1、F2断裂带和北东向F3、F4断裂带中,圈出3条金矿化带。

在金矿化带中进一步圈定11条金矿体,其中地表出露了7条,深部圈出4条盲矿体。矿体呈脉状,长40~612米不等,厚度0.80~8.56米,品位变化较大,平均品位2.14g/t,矿体产状190°∠65°~85°,为陡倾的脉状体,局部近于直立,总体向南倾(见图1)。其中L1-1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位于23线~36线之间,地表长612米,厚度0.80~5.89米。控制最大垂深100.6米(4线),控制最大斜深110米。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1.00 g/t~5.62 g/t,矿体平均品位2.23g/t,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74.27%,厚度变化较稳定;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53.84%,品位变化均匀。矿体在走向、倾向上较为连续,为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形态复杂程度中等的矿体。

矿石结构为粒状结构、碎裂结构、包含结构、脉状充填结构,矿石构造为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或网脉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金属矿物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绢云母、少量的绿泥石、长石等。矿床中硫、砷为有害组份。伴生有害元素为砷0.12~0.36%之间、硫0.16~0.31%之间。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细脉型矿石和蚀变型矿石,矿石矿物组合类型为褐铁矿-金-石英组合类型、黄铁矿-金-石英组合类型、金-石英组合类型,属易选矿石。

图1 伊热达坂金矿矿体分布示意图

3 控矿因素

伊热达坂金矿位于拱拜子大构造带以南的乌勇布拉克早古生代前缘盆地,往南的彩华沟和卡拉乔构造带均已发现若干金异常及金矿床(点),且大多沿构造带呈带状分布。区内外受拱拜子太断裂及其岩浆活动影响,往往发生脆-韧性变形,显示出一套变形较强、变质较弱的构造地层。以阿尔曼太断裂为界,北东侧为滹沱系兴地塔格岩群,南西侧为志留系、泥盆系陆源碎屑夹碳酸盐岩、片岩以及浅变质碎屑岩。志留系、泥盆系组下部正常陆源碎屑岩Au等主成矿元素背景值普遍较高,处于相对富集状态,构成金矿化的重要主岩和可能的矿源层。

(1)地层、岩性因素:区内含金石英脉、金矿(化)点主要产于下乌勇布拉克组浅变质正常陆源碎屑岩中。矿区内矿体均产出于下志留系乌勇布拉克组变质岩屑砂岩、变质粉砂岩中。

(2)构造因素:伊热达坂金矿即位于拱拜子构造带南西段附近,断裂的大致走向120°~300°,向北东陡倾,为矿区成矿边界断裂。受其影响在矿区内形成两条较大脆-韧性构造蚀变带,构造特征明显,呈NWW向近平行分布。北带位于矿区中部,宽约300~400m,东西延出矿区,两侧为性质不明断层夹持,与边界断裂呈一定夹角近平行展布,目前圈定的11条矿体位于该带中。南带与北带近平行,宽约200~300m,延出矿区,目前已圈定多条金矿(化)体。两侧断裂的大致走向90°~110°,倾角陡,约65°~85°。矿(化)体均赋存在矿区南北这两条NWW向脆-韧性构造蚀变带中。

4 找矿方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矿区找矿前景较好,进一步找矿方向应有以下几个:

(1)寻找隐伏的北西西向主干构造中的矿体;

(2)北带主矿体南东段延伸部位及深部进一步找矿;

(3)南带已圈定矿体的走向延伸部位以及深部找矿;

通过进一步找矿勘查,矿床有望成为中型。

猜你喜欢
达坂变质金矿
我想记下这个夜晚的风(三首)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变质
采用稀土-B复合变质剂提高ZG30MnSi力学性能
沉寂的布喀达坂“魔鬼城堡”上的青海第一高峰
通往伊犁盆地的达坂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