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西陵,感受山与水的“圣洁之恋”

2019-06-24 03:28颜士州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天柱山夷陵楠木

颜士州

“西陵山水天下佳”,这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诗句。西陵峡,是长江三峡第一峡,也是三峡中最长最美的一峡。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游客慕名而来,或溯江曲折而上,或扬帆顺流而下,无不为峡中的奇观胜景所倾倒。然而,峡底行舟竟感慨至此,若能驰车于峡峰,居高临下一览全峡风光,其感受将如何呢?

自从西陵峡口的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以来,长江西陵峡北岸一条新旅游路线应运而生了。它全长21公里,像一条彩链,把这段“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变成了通途,使游客能在两小时内大饱眼福。同是游览西陵峡,在这条云中之路上驰车观光,同峡底行舟相比,简直另是一番天地,更加妙趣无穷。

最近,我有幸乘车一游,观山看水,访古问今,不禁为沿途的奇异风光而一惊三叹!

葛洲坝  古夷陵  三游洞

汽车西出宜昌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葛洲坝水电工程的宏伟场景。当汽车驰过望洲岗、夜明珠、黄柏河大桥,登上“雄当蜀道,巍镇荆门”的南津关顶,放眼东望,只见长江第一坝像横空耸立的门扇紧锁长江,巨轮在闸门间上下来往,高压电塔把强大电流输往最需要的地方。回首西顾,两岸矗立的陡壁,把江面挤成一个狭窄的巷道,万里长江汹涌飞泻的激流在这里夺关而出,汇入坝内平湖区,化作浩渺的碧波。高插云霄的峡山,逶迤起伏而下,在这里与江汉平原接壤。我想,古时称宜昌为夷陵,大概就得名江到此为夷,山到此为陵的地势。我曾经多次乘船进峡观光,但只有此时此地,才深深感到这一带山河变化之奇特和葛洲坝之雄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写下的名句,如今已成为一幅活生生的图画。

车过南津关,便进入西陵山的层峦叠嶂之中,汽车随着山势起伏,左弯右拐,在流云飞霞和绿树浓荫中奔驰。这一带深谷幽静,悬崖绝险。要不是新建的公路和桥梁跨山越峡,可真像李白《蜀道难》中描述的那样“猿猱欲度愁攀缘”了。一到下牢溪公路桥,便见左边危崖绝壁间有一古洞,名叫三游洞。洞中现存唐宋以来的诗词、散文、题记等碑刻40余件,其中包括唐代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北宋苏轼的梅、竹、松石刻。洞右侧有一石板小道可登至山顶,山上临江有一座石台,传说这是蜀将镇守夷陵时所筑的擂鼓台。当年,刘备在这一带联营,与东吴相持半年之久,后被吴将陆逊用火攻破,连拔40多个营寨,灭蜀兵8万余人。这场夷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守为攻、以少胜多的战例。夷陵山,既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要道,又是古今的游览胜地,悠久的历史,奇异的风光,怎能不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游客呢!

天柱山  黄鳝洞  仙人桥

当汽车蜿蜒而上,来到海拔600多米的石门时,顿觉峡洲宽阔,天高地远,耳目一新。浩浩长江像一条长龙,从峡底穿过,群山层层叠叠,插入天际。山势若切若削,若走若奔,半空飘浮的云雾变幻无穷,给峡江山水增添了神异的色彩。喇叭一声长鸣,车身突然向下滑去,正在忘情欣赏的游客,心头一阵紧缩,在这样不到500米的山坡上,公路落差竟有300多米。我从窗口西望,前面就是直插云霄的天柱山,這是三峡中的又一奇观,和巫峡神女峰齐名。

汽车急转直下逼近一壁陡崖,游客正疑前无去路,忽然车灯齐明,汽车连续穿过三道长隧洞—— 黄鳝洞、天柱山洞和木鱼槽洞,总长1073米。在下临长江、上接云霄的绝壁上凿洞开路,其工程之艰险可想而知。这时,我忆起了第一道隧洞下边,有一个齐江面的古洞——黄鳝洞。相传鲁班修当阳玉泉寺大殿时,巨大的楠木无法运去,黄鳝仙子便从这里打了个洞,因此叫黄鳝洞。玉泉寺使用的楠木,都是从这个洞流送到玉泉寺的楠木井,楠木井里至今还横有一根楠木。这个故事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想开山凿洞,疏通道路,缩短山水间的距离。这个美好的愿望只有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才能变为现实。

在天柱山东侧,有一道横跨山谷的山梁,名叫仙人桥。行舟从江面上看,好像彩虹凌空,气势宏大。乘车从上往下看,只见桥下悬崖陡绝,江涛汹涌,船帆像树叶在江波上起落。相传,这座桥是一个仙女的裙带化成的。古时候,有个仙女爱上了天柱山上的一个忠实的樵哥。仙女便下界引领他离开尘世苦海,当走到这道深谷边,仙女飘然而过,樵哥却过不去。仙女便解下裙带,化为一道桥梁,樵哥大喜,便上桥和仙女飘上天了。从此便留下了“仙人桥”。但是,仙人桥虽然壮观,却比不上人造的长虹巧夺天工。汽车穿过隧洞后,便驶上了高悬在峡江北岸的干溪桥。这座石拱桥雄伟中透着俏丽,几乎激起每个游客感情的浪花,人们对它的赞誉,已非仙人桥所能比拟的了。

笔架山   三把刀   灯影峡

汽车徐徐驶向江边,只见大江对岸那如玉的“笔架山”,白如利刃闪光的“三把刀”,裹着淡烟轻雾争雄媲美。东头,有四座奇石伫立,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当地流传一段顺口溜:“孙悟空开路在先,猪八戒牵马过山,唐三藏合掌端坐,沙和尚经囊上肩。”还有一段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从此路过,江里有一个龟精,驮他师徒过江。龟精请唐僧在佛祖面前美言几句,让它脱壳成仙。等到唐僧取经回来,龟精听到因作恶太多不能成仙的消息,一怒把佛经掀进大江,吞进肚内。孙悟空一棒砸在龟背上,乌龟就把经书吐了出来,从此龟背上就有了裂纹,晒经的地方名叫晒经台。为了镇住乌龟不再兴风作浪,悟空拔下猴毛变作他师徒四人的形象,伫立在青峰顶上。这里日照长,加上山色白亮生辉,唐僧四人的奇石像灯影一样,因而得名灯影峡。郭沫若同志游此,吟有“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的诗句。

猜你喜欢
天柱山夷陵楠木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奇峰出云含美意——天柱山掠影
茶盘洲的楠木王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金丝楠木不神奇
红旗招展天柱山
夷陵之战(下)
夷陵之战(上)
雨雾中登天柱山
七律·登天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