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2019-06-24 05:40谢秉宸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供给侧高校教育创新创业

谢秉宸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现有客观条件的限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朝着趋同化方向发展,加大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难度。基于此,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提出几点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措施建议,其中包括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全面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尽快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及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产学研用体系的顺利构建。

关键词:供给侧;高校教育;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3-0175-03

引言

自从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利召开以后,供给侧改革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掀起了一股新的改革浪潮。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分析,随着时代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校不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且还需要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这正好与需求侧的理念不谋而合。基于此,在日后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当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大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在西方發达国家中,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常态,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发展战略目标紧密地关联到一起。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阻碍,国家政府也在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努力推行大众创业,并为当代大学生创造出了非常多的优越创业条件。高校作为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摇篮,其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向当代大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时,还需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以及创业能力,让他们在正式进入社会之前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竞争能力的目的。在新时代的改革浪潮中,高校要以创新为要素,以教育为目标,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原则

1.价值原则。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改革工作的过程当中,高校应当不断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能力、有水准的“三有”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同时考虑到“职业”与“素质”的完美融合,在践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基于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原则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义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核心,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建立新观点,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高校需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来进行自主创业,并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保护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同时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创业灵感。

2.个性原则。高校需要重新调整与学生之间的相处状态,从多个角度入手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与财务理念,尽快打破以往的管理模式,采用令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促进他们转变创新思维。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即为喜爱新鲜事物且接受能力强,因此作为一个个性鲜明且充满活力的年轻群体,高校需要照顾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着重强调个性化教育,允许学生在合理范围内的“特立独行”。同时,依托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选择。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出社会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在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的领导下,与地方企业之间尽快形成合力,以校企合作与基地建设项目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自己身上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方向和重心。

3.共享原则。目前,国家政府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要牢牢把握住机遇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此方面,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相继推出了诸如“三位一体”“广谱式”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而且还成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相较于发达国家来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要妥善运用好互联网这把利剑,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为“主体参与协同,同和潜入共享”搭建新平台。为了能够顺利达成此项目标,地方政府要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国内高校组织创新创业联盟,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培育机制,以此来实现社会资源的高速共享。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

(一)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刻板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是一种多元化教育体系,其中包含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等多个要素。由于我国高校相较于发达国家来看起步较晚,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实践经验积累上存在着很多不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上仍存在很多问题。

1.高校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融洽。教育者并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诉求,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创新创业教育所强调的精神培育、个性培育以及差异化培育。但目前绝大多数教育者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创业教育培训,本身所掌握的自主创业知识也比较匮乏,难以调整好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受阻。

2.教与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存在失衡问题。目前,高校虽然在积极践行功能由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相关要求,但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有关于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度仍然不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阶段的教育大纲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不仅主旨不够明确,课程方式也大多以选修为主,并且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死板,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教育者所采用的教学技巧也只是停留于表面,难以引导学生成功将知识内化为生产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科技含量偏低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素即为创新二字,创新意味着脱离现有舒适区,在科技驱动力的推动下,创造出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因此,在当前的高校双创教育模式下,最重要的是要凸显出科技创新理念。然而,纵观教育现状,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只是停留在最表面的理念灌输层次中,整个创新创业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很多教育者更是简单粗暴地将教育成效与创业收益、企业数量之间画上等号。在这一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申报数量似乎有了明显提高。但归根结底,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核心竞争力以及科技含量却没有多少增长。事实情况是,很多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成功转化智力成果与技术优势,导致创业项目长时间处于行业末端,严重打击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制度体系是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缺少制度,不仅会导致大学生创业大军成为一盘散沙,而且还会大大削弱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最近几年来,国家政府面向这一领域相继推出了诸如《关于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这在无形当中为高校双创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推动力量。但由于这部分文件内容过于宏观且笼统,在具体实践中难以顺利操作,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施行缺乏明确规定。除此之外,由于各地方的经济水平、发展环境以及教育资源都有所差异,因此导致政府的供给制度过于片面,与教育理念难以达成一致,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深化。

三、供给侧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离不开创新力量的支持,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更加需要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浪潮中发挥自身驱动力,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高校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永远不缺引擎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国家政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为各个行业都注入了新鲜活力,让草根创业不再成为一句口号。基于此,高校应紧跟住时代的发展脚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资源,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内网等方式来向大学生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并将成功范例和优秀榜样宣传出去,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高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将创业理念根植于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中。

(二)全面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

供给侧改革十分重视提高教育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当中。为了能够在供给侧改革浪潮中占据一席之位,高校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提高对人才质量的重视度,基于当前教学现状来不断调整、优化教育手段,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当局限于传统课堂中,而是要与大学校园生活合二为一。高校除去要设置专业课程以外,还要鼓励大学生举办创业社团,帮助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此外,高校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的动态化表现,将创业文化与他们的创业行为紧密关联到一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优化课程体系。在供给侧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系统教育体系的支持,确保创业人才可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和先进的创新理念。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程体系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其中包括专业教育、实践教育、通识教育、协同教育等等。在日后,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来贯彻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让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驱力量。

3.建设师资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高校目前应首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在接触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很多事物都令其感到非常陌生,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在旁引导,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同时,让他们可以积累更多的宝贵知识,为其日后的顺利创业打好基础。高校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学术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专职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强化他们的正确创业观念;外聘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更多实战经验带给学生。

(三)尽快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出校内外资源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尽快搭建实践教育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首先,建设实验平台。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创业方向来建设创业主体实验室,并且要深入到各专业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创业需求,多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开拓在校师生的创业眼界。其次,建设实战平台。高校要尽快摸清现阶段的行业发展走向,凸显出学科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当地优秀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符合高校特点的创业园区。最后,营造创业生态环境。高校要尊重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一次为切入点来搭建三位一体式的创业园区,要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创业需求,同时为在校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产学研用体系的顺利构建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技含量,高校要立足于当前的教学情况,尽快完成理论研究、实验创新、实践推广的三级跳跃,让学生可以全程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活动中,借助于社会力量来攻克技术难关,整合多方资源来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创业力量。地方政府需要顺应供给侧改革所指出的新方向,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实际支持,适当放宽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同时,面向高校师生提供项目咨询、专利申请以及技术帮助等多头服务,引导高校尽快挣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宿玉,李兴兴,胡静娴.精准供给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7,(5):99-102.

[2]  張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7,(1):33-39.

[3]  严子淳,赵桂红.供给侧改革驱动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2):190-192.

[4]  黄明亮.大棋局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路径及价值[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8-103.

[5]  黄明亮.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面临的矛盾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8,(2):26-29.

[6]  焦美莲.“精准供给”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应对[J].商贸人才,2018,(3):183-185.

猜你喜欢
供给侧高校教育创新创业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