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门街:“自我造血”互联互动

2019-06-25 04:59蒋筱青
四川党的建设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服务公司社区服务养老院

蒋筱青

打开手机扫一扫生鲜自助服务柜上的二维码,包装好的新鲜蔬菜即刻拎回家;扫一扫图书借阅柜上的二维码,书籍随时免费借阅;“银发族”需要照料,社区养老院提供康养服务……

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便民服务不仅“便民”,还很“齐全”。不论是居民在家门口买菜的“小需求”,还是养老服务的“大需求”,都在黉门街社区的“服务范围”。

黉门街社区是成都市南一环路内侧城市人口密集区,0.7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常住居民近两万人。居住人口多,需求也多,这给社区“两委”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为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近年来,在黉门街社区党委带领下,黉门街社区在全省率先成立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增强社区党委服务能力、提升社区居民和企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让社区“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聚合资源,构建社区发展“共同体”

去年3月30日,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这成为黉门街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这家社区企业可以发现,宜邻居民服务公司不仅有武侯资本集团、四川都市阳光农业集团入股,还有黉门街社区和社区居民入股。

看似“复杂”的股本结构,投射出各方资源的聚合。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介绍:“宜邻居民服务公司的成立体现了社区、社区居民以及社会资源三者的聚合。在政府主导下,让资本、企业等社会资源和社区居民参与,弥补了社区发展缺资本、资金、项目以及团队的不足。”

聚合资源,出发点在服务社区居民上,落脚点也在服务社区居民上。社区里的新零售点、社区养老院、流动书屋等各类便民服务,都是社区党委在走访时了解到的居民需求。如今,这些需求通过宜邻居民服务公司变成了现实。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大变化,那就是社区居民身份的转变。以往社区居民处于被动接受服务的“服务末端”,现在社区企业有了居民的入股参与,居民一下子身处投资社区服务和参与社区服务的“服务前端”。目前,社区已经有28位居民入股社区企业,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

宜邻居民服务公司主任周中容说:“社区、社区居民以及社会资源的参与减少了企业发展的风险,让企业实现了轻成本和轻投入,能够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项目运作,推动社区服务长效化

中午12点,黉门街社区的居民逐渐往家里赶,准备用一顿丰盛的午餐犒劳自己。87岁的魏茂秋不用顶着烈日去菜市场买菜,也不用围着厨房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社区养老院为她提供的健康午餐已经摆上了餐桌。与她一同用餐的还有五六位入住社区养老院的老人,大家一边吃着各自的午餐,一边拉着家常。

“养老院照顾得好,活动也很多,早上我还跳健身操呢。”魏茂秋婆婆一脸慈祥的笑容,她指着餐厅外的平台说,“你看,那里就是我们跳舞的场所”。

与其说是社區养老院,不如说是社区老年人的“袖珍生活馆”。远离社区车水马龙的喧闹,这个“隐藏”在社区中可容纳93个床位的两层楼建筑显得宁静而温馨。在这里,老人们除了能得到饮食起居的照料,还可以进行康养恢复训练、参加各类文娱活动等。

成都长者乐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营社区养老院,公司负责人周丽介绍说:“去年我们与宜邻居民服务公司达成了合作,并成功拿下了社区养老院项目。今年5月份才开始运行,已经吸引了魏茂秋等十多位老人入住”。

将社区服务项目化是黉门街社区党委运用“市场思维”推动社区发展的方式之一。申民辉介绍,以往社区的发展主要靠政府,现在他们转变了思路,以市场化思维推动社区服务,这不仅能够吸引长者乐生这样的专业公司参与社区发展,更能形成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

除了社区养老院,宜邻居民服务公司通过落实项目,建成了健康管理中心以及共享书屋。周中容介绍,依托靠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区位优势,健康管理中心不仅有公益讲座,还整合了优质医疗资源,方便社区居民看病问诊。公益书屋作为打造书香社区的载体之一,每月书籍更换率达到70%以上,居民借阅度也不断提升。

?公益“反哺”,提升居民认可度

在黉门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间摆满了各类日用品的“小超市”很引人注目。在这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内,一件件商品以“5分”“10分”这样的方式标注“价格”。如何“购买”这些商品呢?只要社区居民通过志愿服务积累足够多的积分,就可以兑换洗衣液、香皂、牙膏等生活用品。

在黉门街社区,社区志愿服务站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回馈给志愿者温馨的物质奖励。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成为社区志愿者,不仅仅是社区志愿服务站,宜邻居民服务公司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开展公益服务“反哺”居民。

申民辉认为,社区居民投入了资金、参与了社区的建设发展,就应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不仅有社区对居民在精神层面的认可肯定,还要有实质性的回报。作为社区企业的宜邻居民服务公司有市场属性,也有公益属性。社区企业应当通过发挥公益作用,让居民真正享受到社区发展带来的成果。

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在黉门街社区党委带领下,社区成立了黉门街社区公益基金,宜邻居民服务公司将20%的盈利投入社区公益基金,作为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的补充。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黉门街社区开展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社区居民及子女教育等公益项目,这让服务居民需求有了“源头活水”。

周中容介绍:“宜邻居民服务公司才运行一年多,已经能够实现自负盈亏,这对刚成立不久的新企业是件不容易的事。随着今后不断发展,相信社区公司能够为社区公益服务提供更多支持。”(责编/余娜)

猜你喜欢
服务公司社区服务养老院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论油田服务公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