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务机遇上大上海

2019-06-25 10:26魏君
大飞机 2019年4期
关键词:公务机航展公务

魏君

4月的上海,已经有了些许初夏的感觉。

2019年4月16日,一年一度的亚洲公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ABACE)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务机基地拉开了帷幕。尽管2018年亚太地区公务航空市场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却丝毫没有影响制造商们积极参展的热情。

作为亚太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公务航空展,本届航展吸引了全球 150多家参展商和30余架飞机齐聚上海。与过去两年制造商相对谨慎的态度不同,本届航展主流公务机制造商的参展面积都有所增加,并且带来了各自最新的产品。尤值一提的是,在航展首日,庞巴迪、湾流等飞机制造商都有订单“进账”,而这也似乎预示着亚太地区公务航空市场的逐步复苏。

不如人意的市场

2018年,亚太地区公务航空市场有些不如人意。在这一年里,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数量几乎没有增长,这对于将亚太市场视为重要发展引擎的公务机制造商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本届航展上,亚翔航空发布的《2018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数量为1201架,相比2017年仅增长了1.4%。作为亚太地区最大也是最年轻的市场,截至2018年年底,大中华区共运营512架公务机。2018年,该区域新交付公务机33架,13架二手公务机加入机队,同时有47架公务机离开大中华区,大部分离开的飞机都进入了美国市场。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机队增长均出现放缓。其中,中国内地的公务机增长率从2017年的10%下降到2018年的-2%,香港地区则从5%下降至1%。2017年,中国内地实现了31架公务机的净增长,但是2018年却减少了6架,中国也成为亚太地区公务机减少最多的国家。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一些主要的運营商机队规模也有所缩减。亚太地区排名前十的公务机运营商的机队总数下降了约1%,从2017年的305架下降至2018年的301架。公务机运营商面临的压力普遍增大,由于长期亏损,一些运营商不得不出售资产来清偿债务。

对此,中国公务航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廖学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公务机销售总体还是比较活跃的,但2018年中期开始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这主要是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国信贷紧缩的影响。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以及中国经济触底反弹,2019年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将有望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上去。

速度与航程之争

短期来看,亚太公务航空市场的发展很难再像10年前一样出现几何级增长,但毫无疑问,这一市场依旧是全球主流公务机制造商的必争之地。相关研究表明,未来2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将成为驱动全球公务航空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作为中国市场的销售冠军,湾流宇航公司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投入可谓不遗余力。本届航展,湾流宇航的参展面积是最大的,公司首次将旗下的5款热销产品(其中包括两款最新产品——湾流G500和G600)进行了静态展示。作为G450的替代产品,G500已于2018年7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用于替代G550的G600由于在研制过程中增加了航程,因此未能在2018年完成取证,预计今年将完成取证和交付工作。

过去10年,湾流连续推出了包括G280、G650、G650ER、G500和G600在内的5款新机型,可以说是超远程公务机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在本届航展期间,公司总裁Mark Burn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亚洲市场已经成为湾流宇航除北美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场,亚太市场拥有超过330架湾流公务机,其中有近200架在大中华区运营。此次,公司将所有新型号飞机悉数带来ABACE,体现出湾流对于亚太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重视。

当然,其他制造商也不会轻易地将市场份额拱手相让。在完成了与空客的合作以及将公务机培训业务出售给CAE公司后,庞巴迪开始将精力聚焦于公务航空业务,重点发展高端公务机市场。在2018年亚洲公务机展上,庞巴迪带来了最新研制的环球7500飞机客舱实物模型,今年则带来了一架全新的环球7500超远程公务机。在航展现场,这架公务机中的“庞然大物”赚足了眼球,而庞巴迪也毫不掩饰地表示,未来希望借助环球7500提升在中国市场的销量。

在环球7500之前,湾流宇航的G650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航程最远的公务机。2019年1月,环球7500打破了湾流G650保持了4年之久的最快飞行速度纪录。尽管随后不久,湾流公司就表示,G650ER再次刷新了公务机飞行速度和距离的世界纪录,但毫无疑问,随着新机型陆续登场,大型远程公务机市场的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

根据亚翔航空发布的《2018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报告》,2018年湾流宇航在亚太地区共交付了24架新飞机,占该区域新交付公务机数量的44%。湾流G650和G650ER是亚太市场最受欢迎的两款飞机,共交付了17架。

在本届航展上,庞巴迪表示,相比竞争对手,2018年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新飞机交付数量(5架)明显落后,随着环球7500投入市场,公司有信心进一步扩大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

在本届航展现场,香港丽翔公务航空公司与庞巴迪敲定了18架飞机订单,包括8架环球7500和10架环球6500。其中,4架环球7500和4架环球6500为确认订单。如果所有订单最终能够实现交付,按照2018年的售价计算,这笔订单的总金额将达到11.4亿美元。

在国外飞机制造商纷纷将新产品带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本土企业也不甘示弱。本届航展,中国商飞公司首次携带CBJ公务机模型参展,吸引了众多关注。

作为ARJ21新支线飞机的系列化产品之一,CBJ公务机拥有超越同级别机型的客舱空间,可以满足12~29座的座位布局。从现场展示的剖开式模型中可以看到,这架飞机可配备VIP卧室、休息区、会议区、会客区、就餐区等相对独立的功能区间,可倾斜、330度旋转的21英寸座椅和顶级内饰、先进的交互式娱乐系统使得这架国产公务机完全不输国外同级别产品。中国商飞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目前首架CBJ公务机已处于总装阶段,已有不少国内外客户表达了购买意愿。

空客在此次航展展出了一架由台湾长荣航空运营的AC319公务机。在新一代A320neo已经投入运营3年后的今天,这架AC319公务机已经没有太多新意,但是“当公务机遇上爱马仕”这句广告语被打出之后,AC319依旧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本次参展的这架AC319飞机可以搭载19名乘客,法国著名奢侈品品牌爱马仕参与了飞机客舱内饰的设计,因此,“爱马仕橙”成为这架飞机客舱内饰最显著的特点。当然,除了这架“爱马仕”飞机之外,空客还重点宣传了其最新的ACJ320neo系列公务机。公司表示,该系列公务机已经开始交付客户。此外,采用VVIP客舱构型的ACJ330neo公务机和A350XWB公务机也可供客户选择。近年来,相比竞争对手波音,空客在亚太地区的公务机保有量处于劣势,未来空客是否有望借助ACJ320neo扭转这一态势,十分值得关注。

此次航展,波音除了带来一架BBJ公务机之外,还展示了一架BBJ MAX7模型。2018年,波音在全球共收获了14架BBJ订单。航展期间,波音公司表示,未来大中华区和中东市场将是公司重点关注的对象。

不在中国市场掉队

与大型超远程公务机市场异常激烈的竞争不同,中小型公务机市场显得要平静一些。在这一领域,制造商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捍卫好现有的市场份额,不在中国市场掉队。

达索航空CEO埃里克?特拉皮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是达索在中国市場的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他表示,从几年前达索猎鹰7X在中国的热销到如今销售量停滞不前,达索航空几乎完整经历了中国公务航空市场“过山车”式的发展,但他同时也很庆幸,达索坚持了下来。在本届航展,达索带来了其最新的猎鹰8X公务机。尽管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些订单被陆续取消,但达索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市场对于猎鹰系列公务机的需求也将被重新激活。

相比达索的乐观,巴航工业则持有更加谨慎的态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关东元认为,目前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处于逐渐复苏的状态,但是还未完全走出低谷。他指出,未来中国公务航空市场有待开发的领域在于中轻型公务机市场。事实上,关东元的这一分析不无道理。过去十多年,我国大型公务机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领先于中轻型公务机。未来,随着消费者对于公务机的需求变得更加理性,中轻型公务机市场将迎来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

本届航展,美国德事隆航空也带来了旗下的多款产品,其中包括塞斯纳系列最新的“奖状”680A纬度公务机。凭借丰富的产品和本土化服务,近年来专注于中型和轻型公务机领域的德事隆航空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8年,德事隆航空向天骄通用航空(苏州)有限公司交付了两架塞斯纳“奖状”纬度公务机,向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校验中心交付了3架“奖状”XLS+公务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奖状”XLS+公务机是由德事隆航空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珠海中航塞斯纳飞机公司交付的。该合资公司自2014年11月交付首架飞机以来,已经向中国客户交付了6架“奖状”XLS+公务机。可以说,德事隆航空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已经初见成效。而面对中国及亚太市场对于大型远程公务机的旺盛需求,德事隆航空目前已经在“奖状”680A纬度和“奖状”700经度之外,开始研制更大客舱、更远航程的新机型。

全球产业链的整合

与销售市场几乎为外资独占不同,在公务机运营和服务保障等领域,起步之初,国内企业就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如今,随着国内公务航空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希望参与其中。

与往届航展不同,本届航展参展的维修企业数量众多,除了大量的国内维修企业之外,德国汉莎等老牌企业也纷纷参展,同时公务机制造商们也在不断加大对售后市场的渗透力度。

目前,国内主要公务机维修企业大都采取与飞机或设备制造商进行合资合作或授权维修的经营方式,而诸如金鹿航空、中一太客等具备一定维修实力的飞机运营公司则与制造商进行双向选择,分别建立了达索、庞巴迪的授权服务中心。

航展期间,庞巴迪表示,计划将设在新加坡的服务中心规模扩大4倍,使其成为一站式服务中心,每年可为2000架次的飞机提供服务。根据计划,该中心将在2020年完工,届时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中华区的客户。

国内老牌飞机维修企业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则在航展期间获得了一架空客AC319豪华客舱改装订单。过去几年,AMECO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公务机维修能力,2017年公司被授权成为波音公务机BBJ MAX的授权完工中心,同时也是BBJ公务机的官方保修服务中心,这也是亚洲唯一一家可以为客户提供BBJ完工和保修服务的MRO企业。

除了售后维护市场,本届航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国外公务机运营商的参展数量有所增加,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海外公务机运营商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公务机运营市场。

2014年,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全世界最大的公务机运营商利捷(Net Jets)私人飞机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成为首家在中国提供公务机包机业务的国外运营商。紧随其后,英国公务航空运营商伽马航空(Gama Aviation)宣布与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伽马航空和记控股有限公司,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开展亚太地区公务机托管和包机业务。本届航展,除了Net Jets、GAMA Aviation之外,瑞士的Vista Jet和Global Jet等知名运营商也悉数参展。

在航展期间,瑞士Jet Aviation还宣布收购澳大利亚霍克太平洋公司,这一消息成为本届航展最重磅的新闻之一。据了解,这笔收购还包括霍克太平洋与上海机场集团的合资公司——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上海虹桥机场FBO的运营方,上海霍克是中国市场最早涉足FBO业务的合资企业。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国外一些综合性包机公司开始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查浦曼航空包机公司。该公司2004年率先通过货运包机业务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设立了办事处。近几年,随着公务包机业务的增长,其在华的客运业务已经与货运业务持平。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国内外资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也将逐步升级。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只有紧跟行业发展节奏,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发展模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公务机航展公务
在宋代擅用“公务马”要严惩
“数”说中国航展
空客公务机收获ACJ319neo公务机订单
2015中国富豪与他们的公务机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第44届巴黎航展掠影
巴黎航展精彩镜头
巴黎街头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