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武术运动的技击视觉文化审美呈现研究

2019-06-25 03:51韩方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

韩方健

摘  要:从视觉文化理论和审美呈现的视角,对域外武术运动的技击视觉文化审美呈现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学理讨论。研究观点认为,使用武术技击的技术特质问题来重新定义我们对审美的理解,并融入我们可能想象的美学经验中。武术技击照片记录的是技击的瞬间,而不是连续的审美画面。如果审美在历史上是一种关于身体和主体性的话语,那么武术技击与美学的结合也可能产生理解美、道德、力量和情感之间融合的新模式。武术技击摄影的静止问题始终是对现实世界中运动节奏的承认,武术比赛中的决定性的时刻,对于摄影照片以及对于它在运动中抓住和修复某一时刻的视觉图像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域外武术  技击审美  视觉文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b)-0234-02

目前学界对于武术技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哲学方法论、美学与审美、文化发展方面[1-11],从视觉文化理论和审美呈现视角的研究还偏少。本文尝试从视觉文化理论和审美呈现的视角,对域外武术运动的技击视觉文化审美呈现问题进行深刻地学理讨论。

1  域外武术运动技击图像的审美解析

《艺术与武术美学》一书解析了武术的内在审美特质,但是在几乎所有这些叙述中,都假设武术美学的范畴是给定的,美学的意义是被理解和分享,并且它仅仅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或涉及视觉愉悦。事实上,西方思想中的审美历史是漫长而矛盾的,其含义远远超出了“有点像艺术”的认知范畴。正如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研究“美学的意识形态”中所表明的那样,这个术语既可以解放也可以作为一种压力,它可以为社会力量和感性冲动而努力。因此,当审美本身的含义模棱两可和具有争议时,谈论武术技击的美学品质或“不可避免的审美化”,这绝不是一件直截了当的事。使用武术技击的技术特质问题来重新定义我们对审美的理解,并融入我们可能想象的美学经验中。如果审美在历史上是一种关于身体和主体性的话语,那么武术技击与美学的结合也可能产生理解美、道德、力量和情感之间融合的新模式。

显而易见的是,“橡胶脸”图像解析模式创造了一种武术技击的视觉文化类型,而这种视觉文化类型已经并将继续在摄影媒体上呈现。然后,在其最基本的形式中,武术技击照片记录的是技击的瞬间,而不是连续的审美画面。它记录了一个完全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并从历史时间的连续性中提取出来的审美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静态照片从叙事语境中“解开”了照片,它是武术技击叙事流程中的一种延迟或停顿,它使观众能够沉浸在冲击力对面部的影响的照片中,并从战斗本身的暂时性中得出的不同反应。

2  域外武术运动的技击视觉文化审美呈现研究

武术运动击打头部的照片(或静止照片),从它的正常设置和孤立与其通常的审美经验,走向了表达技击的动感特质。在这种程度上,照片的静止被理解为它与叙述和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活力的比较,以及从它之前或之后的图像审美特质。叙述是这场武术技击的核心元素。一轮比赛的开始是通过铃声的敲响来启动的,这也标志着时间权威的开始。比赛的结构和空间是通过时间和叙事的部分来定义的,即通过动作、休息、数秒来定义。这样就可以看到武术比赛的驱动力类似于叙述性电影的驱动力,并且它可以将武术照片本身的性质与静止或特写与从叙述流中提取的技击照片进行比较。

武术比赛中的决定性的时刻,对于摄影照片以及对于它在运动中抓住和修复某一时刻的视觉图像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技击摄影的静止问题始终是对现实世界中运动节奏的承认,但在武术运动中,有那么一个时刻,即运动中的元素保持平衡的时刻,摄影必须抓住这一刻并保持不动的平衡。这是在拍摄照片中抓住的那一刻吗?或者,它不是去保持运动节奏的平衡,而是去固定一个可怕的不确定时刻。武术技击的印记会延长疼痛并延迟打击的可能后果吗?摄影照片的这些不可思议的影响已被许多摄影理论家描述,例如,令人不安的生命存在于其持续时间的某个时刻停止,然而,艺术的声望却并非如此,因为摄影不会像艺术那样创造永恒,它会巩固时间,仅仅通过适当的腐败来拯救它。这张精彩的照片记录了武术技击叙事中最激烈的时刻之一,这是一个武术高手防御失败的瞬间,他被对手击中身体最脆弱的部分。头骨、大脑、眼睛、嘴巴、下巴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力,最终可能会被击倒。这些都是拳头,导致削减结束一场战斗或脑损伤,以结束职业生涯和现实生活。照片中面部的扭曲是武术技击的危险性和野性的一个突出标志。

武术技击的身体扭曲肌肉和肌腱所显示的疼痛,亦即通过脸部的静止表情变形,代表着痛苦的程度,使观众能够对作品进行冷静和独立的沉思。雕塑家所选择的那一刻静止,使观众心中的高贵,并允许观众以沉思作为其观看形式。把握住雕塑家的意图,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武术技击的图像。闭上眼睛,然后迅速地睁眼和闭眼,使整个作品开始在眼前运动起来。因為它是一道固定的闪电,就像一道波浪停下来变成了石头。换句话说,通过再现武术技击的视觉文化条件,观众使艺术作品中最初的生命和武术技击图像变得生动起来。在描述的时候,观众认识到的是激进的审美延展,而不是停缓的审美趣味。观看武术技击图像的最好条件是在夜间通过燃烧的火把闪烁的灯光,或通过迅速眨眼达到这一视觉审美呈现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审美在历史上是一种关于身体和主体性的话语,那么武术技击与美学的结合也可能产生理解美、道德、力量和情感之间融合的新模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视觉图像记录了武术技击叙事中最激烈的时刻之一,这是一个武术高手防御失败的瞬间,他被对手击中身体最脆弱的部分。照片中面部的扭曲是武术技击的危险性和野性的一个突出标志。武术技击摄影的静止问题始终是对现实世界中运动节奏的承认,对于摄影照片以及对于它在运动中抓住和修复某一时刻的视觉图像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伟业,李晓红,刘文武.电影武打动作设计对武术对练创编的启示——兼论武术对练的逻辑遗失[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1):87-92.

[2] 黄璐.运动哲学杂志(JPS)简介[J].体育文化导刊,2008(4):108-109.

[3] 张文福,鲍宇.武术套路美学钩沉[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5):68-71.

[4] 王飞,宋加强,王维,等.武术民族性弱化现象的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4):80-82.

[5] 侯胜川.神话、神化:对武术神秘性的解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4):84-90.

[6] 黄璐.运动电影崛起的社会实在意义[J].浙江体育科学,2009(1):12-15.

[7] 邱丕相,王震.中国武术的回眸与展望[J].体育学研究,2018(3):55.

[8] 宋同顺,苏奕敏,汤立许.武术电影的历史地位与责任担当[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9-54.

[9] 黄璐.跑者人生哲学[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1):14-19.

[10] 刘鹏,孙刚.中国武术技艺之内劲的审美评判[J].体育学刊,2018(3):23-26.

[11] 王岗,韩金清.原点阐释:中国武术的“动起静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8(2):103.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探究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涂鸦艺术的城市视觉文化表现
城市规划视角下现代化铁路枢纽站的视觉文化传播
当代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反思
一种艺术化现象:论象形拳的文化归属